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怎么理解这句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漠    时间: 昨天 09:45     标题: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怎么理解这句话?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怎么理解这句话?                                                                       
2025-11-02 17:37                                        

发布于:天津市
   
        过年期间走亲访友的时候,我和一些亲戚聊天时,听到有人抱怨说:现在的人心越来越势利。如果你生活得不错,家里常有宾客光顾;如果生活不好,家里几乎门可罗雀。这真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写照。我听了之后并没有太多感触。与其整天抱怨亲戚朋友势利,不如尝试自己努力去改善现状,才是更有意义的做法。  这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出自《增广贤文》,大意是说:家境贫寒的人,即使住在热闹的城市里,也很少有人来关心;而家境富裕的人,即便住在深山里,也会有远方亲戚上门探望。  

对于这句话,通常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而最健康、最客观的理解方式是第三种。  第一种角度是从穷人的视角来看。这句话似乎印证了穷人眼中的现实,让人感到有些悲凉甚至愤懑。穷人之所以贫穷,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对世界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存在偏差,有时甚至比较极端,总是从主观立场出发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缺乏客观理解。他们觉得很多人势利、世故,看不起穷人,遇到穷人就避而远之;而对富人则尽力巴结、讨好,想方设法接近。因此才有了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的说法。  第二种角度是从富人的视角来看。在富人眼中,这句话往往体现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意思。他们认为那些抱怨的人自私、偏狭、缺乏能力,明明是因为自己懒惰、不努力,没有积极寻求改变生活的办法,才导致困境。富人觉得,这些穷人总把生活的不如意归咎于别人,而不是反思自身。他们需要做的是调整观念,积极寻找改变处境的方法,而不是整天抱怨有钱的亲戚或朋友不帮忙。否则,只会继续哀叹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人更看不起他们。  第三种角度是从客观的视角来看。这句话确实有些偏激。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和处理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现象。中国有句俗话叫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从现实角度讲,高收入的人和低收入的人难以建立深厚交情;大学教授和小学老师之间的兴趣和交流方式也有差异;省长和乡长的圈子不同,自然交往有限。人与人之间形成圈子,是因为经济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相近,这样交流才能产生共鸣、互相帮助和补充。如果非要让不同圈子的人深度交往,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折磨。这里并不是贬低乡长或者巴结省长,而是客观分析人以群分的合理性。因此,不应将人类社会正常的圈层现象偏激地理解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