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4日 23:12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作者:蔡铁鹰
西游记
流沙不是“河”摄影/孙志军
这是目前国内最早的唐僧取经故事壁画之一,现存于甘肃安西榆林窟内。绘于西夏,早于明代小说《西游记》数百年。摄影/孙志军
当年在这条路上经常可以看见堆堆白骨,而那些白骨也就成了从八百里大流沙通往西域的路标。摄影/孙志军
当年在八百里大流沙里有五座烽火台,每座相距百余里,里面有唐朝军队把守,专门拦阻私自西行者。这是第五座烽火台遗迹。摄影/易水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7—10公里,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褶皱低山。主要由侏罗、白垩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摄影/郝沛
硫磺沟位于天山北麓,连绵百余里,是新疆面积较大的煤田火区,因地下煤层燃烧产生的硫磺气味而得名。摄影/Jeremy Horner/c
鹿野苑是当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之后第一次说法收徒的地方。玄奘曾到此地参拜,并在《大唐西域记》写道:“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古朴而自然的达曼克塔是鹿野苑遗迹中最大的一座,也是鹿野苑的象征。摄影/Lindsay Hebberd/c
那烂陀寺遗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东南90公里处。19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及附近出土的碑铭,进行了初步的勘查发掘。20世纪初,考古人员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现遗址达100万平方米,中央是一座四层的砖石结构的大殿。东边是僧房,西边是佛塔、佛殿。室内有供休息的石床和安置佛像、经书的石龛。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捐资在那烂陀寺附近修建了一座玄奘纪念堂。摄影/李学亮
这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的奥依塔克河谷。当年玄奘一行在归国途中,在塔什库尔干地区的一条无名河谷(史无确切记载)里遭遇盗贼,跟随玄奘从印度驮经而来的大象因惊吓掉入激流溺死,部分经卷被打湿,玄奘在于阗(今和田)逗留了一段时间,《西游记》里的晒经故事即起源于这段史实。摄影/翟东风
西域古道上,一直都有玄奘晒经的传说,可考证的资料可以追溯到明代前期。至今传说中的晒经台遗址至少还有甘肃高台县台子寺村、甘肃天水市棠社镇、甘肃临泽县土桥村、甘肃夏河县大夏河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开都河边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大桥边等6处。图为玉树晒经台遗址。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