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乱糟糟的都市里,我时常会想起关中平原的家。
在我生长的年代,家是父母用尽全力从土里拱出来的栖身之所。乡人所居多为土墙瓦房,砖块和木头是叫人稀罕的玩意儿。在这样一个用黏黄土版筑起来的院子里,只要有土炕和土锅灶,日子便能过下去了。与土的间隔仅仅在炕上,用枕席把身体与泥土抹平的炕面隔开。
全家人最珍视的宝贝是粮食,在上房顶楼做成粮仓,四周用席子包起来,再撒上一圈老鼠药。夏秋两季,把队里分下来的麦子玉米一麻袋一麻袋吊到上头;吃粮时,再一斗一斗提下来。院子里打了地窖,存放红薯和白萝卜,歉收年月,连玉米芯红薯秧子都要储存起来。大地是丰饶的,满地的收获却被国家一车车拉走,支援我们一辈子也见不着的“同志加兄弟”。
继父在院子四角各种了一株泡桐,我负责每天浇水。
猪是最舒服的,每天在圈里哼哼着要吃的。偷偷饲养的几只母鸡,“咯咯咯咯”叫唤,带着下完蛋的骄傲,向主人邀功:再给一把米吃,明天还能为你下一只更大的蛋呢。
老鼠夜里出来,它们躲在厨房案板下,有的钻进风箱里,弄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我一跺脚,他们便安静了。
梧桐枝桠伸开,便有鸟驻足,不时掉下气味熏人的排泄物来。据说,屎掉到谁头上,谁就会有霉运,弄得谁也不敢往树荫里去。等鸟儿们的屎铺了一层,父亲才让我去把它们铲干净,倒到圈里,在树下重又铺上一层新土。
有一年,来了一对喜鹊,它们来回打量了上房屋檐好几圈,遂决定筑巢安居。一家人面带喜色,好像要添新人一般,走路说话压低嗓门,生怕惊动了贵人。喜鹊夫妻叽叽喳喳,嘴里衔着从地里捡来的细枝,进进出出,真是一对心里盛满喜悦的可人儿。
家里也有神灵。母亲在东屋供奉了神仙,香火常年不断。木刻的神灵,白天只是一堆杂乱的线条,到夜里却让我害怕。好多次,感觉它们有了生气,睁开眼,从墙上走出来,蹑手蹑脚朝我扑过来,甚至把手放到脖子上。
最欣喜的是傍晚时分。一家人坐在院子中央的石桌前,桌子中间位置摆放一碟凉菜,凉拌胡萝卜或白萝卜丝,无非是浇一勺醋,放半勺辣椒。继父坐在尊位,旁边会给母亲留出位置,我和妹妹弟弟们围坐其馀三边。母亲把稀饭和馍挨个分发到大家手里,等父亲夹起一筷头菜后,我们才敢伸出筷子。很快,就响起“吸溜吸溜”的吞嚼声,因为食物单调,吞咽声也像民乐一般简单。粥稀馍碎,牙齿使不上劲,有时不免咬到舌头。
那时候无人说话,大家专注于滋味的品尝,生怕一张嘴,好味道就溜走了。因饥饿而来的幸福感,就在这无声的响动里。碗一定被舔得干干净净,如果谁有未吃饱的表示,母亲就从自己碗里倒一些,或者把手里的馍掰一块递过去。她总是最后一个吃,吃得很慢,现在想来,她是在等孩子们的呼唤。
饭后喂猪,我和大弟弟将猪食抬到猪圈里,还未倒进食槽,猪就呼呼扑过来。中午放学回家,我会习惯地把手伸进鸡窝,一般会摸到一只蛋,运气好时会有两三枚。鸡蛋在手里热乎乎的,让我感到母鸡的辛劳。这些鸡蛋大都卖给了城里人,母亲只把那些品相欠佳的留下来,在谁过生日时煮熟卧到碗底下。
夜里,村子安静了。劳累一天的人和牲口都疲乏了。我们几个就着煤油灯,读读课文写写作业,就熄灯睡了。父母在上房里说些闲话,我们也听不出那些暗语似的句子,我们只管读书,一切都有他们安排。
胡思乱想着,迷迷糊糊沉入梦乡。起夜时,月色正好,父母的呼噜声有节奏地呼应着,好像眉户小戏里的男女对唱,让人踏实。
远处,从陇海线那边传来火车轮子与钢轨的摩擦声,“哐嘡哐嘡——哐嘡哐嘡”,那是天籁般的声音,长大了,我就被它带到远方,开始自己的生活。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期待被风吹走,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高一那年,中秋节晚上,看着圆润的月亮,我突然想家了。独自溜出校门,沿高干渠往东疾走。河水激越,发出“咕咚咕咚”的欢叫声,我心里盛满了思念,一口气爬上了双庙坡。
月色里的村子,非常安详。家人在做什么?
推开虚掩的大门,窝里的鸡扑腾一声便又安静了。一家人的身影映在窗棂纸上。
母亲说:有人进来了?
父亲说:你听错了吧?这会儿会有谁呢?
我回来了,妈!
妹妹和大弟弟出来迎我。
掀开帘子,土炕中央的大红被子上,放了果盘,里面盛了瓜子、花生和苹果。父亲让我上炕,削了一个最大的苹果给我。
接下来才是妹妹弟弟们,最后一个苹果,父亲削好后从中间切开,将半只递给母亲。
我留恋这温情的气氛,但隐约感到,自己就像长成了翅膀的大雁,很快就得飞走了。心里有沉重的感伤:学校里每个人只是学习机器,既无深厚的友谊,也乏异性抚慰,我们的心灵处于干涸状态。集中营式的求学生涯,几乎令人发疯,内心里早就渴望逃出这囚笼般的生活。生活注定在远方,能飞多远,就看你的造化了。
回家,只是为了获得一丝滋润,重回父母遮掩的屋檐下,体会被呵护的感觉。
飞翔的那一刻越来越近了。
三十多年前飞走,我尽管可以一次次回家,但在梦里才能回到那个贫瘠、温暖的院子。
我多想待在父母的屋檐下,他们不老不病,我们也不长大,就那样一直生活下去。
老屋后来被一条路踩碎了。三层楼的新屋阔大气派,却颇显萧索。妹妹和大弟小弟相继离开,在他乡成家。二弟在西安做工,大侄子在杨陵高中校外租房,全力准备高考。家里剩下二弟媳妇和读初三的小侄子。母亲病了,陪床的父亲只好睡在医院里。
曾经的家,一到晚上,父亲手植的三棵杏树和柿子树发出和悦的声响。院外的几株老杨树,每年都会把它那永远也散不尽的白絮落到院子里,胆大的会透过塑料窗帘钻进父母的屋子。陪伴两位老人的,除了催眠药般的“新闻联播”,还有秦腔折子戏和“动物世界”。
近几年,想家了便回去,以为会找到幼时围拢在父母身边的感觉,可当与父母睡在一个屋子里时,浮上心头的却是难言的滋味:日子老了,父母终将离我们而去,一次次见面不过是人世的告别罢了。前半生在期盼好日子,当有条件“好”的时候,“分别”却不知不觉站在我们之间。
父母心
老贾今年已60,可儿子还不满20.。说起儿子老贾可没少费事。起初,是老婆不争气,连生两个女儿,第三个还是女儿,只好偷偷送人。当时计生风声又紧,罚款又重,弄得老贾都没了信心,可家族门人不行,亲戚六人不行,老婆更是不行。不孝有仨,无后为大,生!非生出个儿子不可。
话虽如此说,老婆倒不是传种接代思想重,而是看到老贾身单力薄,老了干不成活,一家人生活都有问题。就算女儿有孝心,老两口病了女儿能背动吗?农村的活路那一样离了男人能行。你可能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话能说事没人干就不行。因此,两口子只好东躲西藏当超生游击队,为儿子同村干部捉迷藏。当然村干部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由着他们去偷生。
苍天不负有心人,用老贾的话说;“咱没亏人!”他们终于生出了儿子。看到他们成功,乡村干部齐上阵,学文件,兑现政策,等一系列工作做完,老婆节了扎,屋子能卖钱的东西都顶了罚款,只剩下5个人和一个空屋子。好在农村人命硬,吃糠咽菜都能活。看着这一切,老贾到不悲观,反正有了儿子,有了户口,从头再干就是了。好的是房子还没被拆走,还能活下去,一家人便有走上了创业路。
老贾乐呵呵的借了些钱,买了只奶山羊,让女儿辍学放羊,先顾儿子,再穷也要给儿子吃好。在外,两口子日夜操劳,有活就干,只要能弄碗饭吃,就算兼了。在家里省吃俭用,能吃两顿绝不吃三顿,就这样,总算将孩子拉扯成人。在这个阶段,虽然女儿们跟着他们在田间劳作,或外出打工,但儿子却没受亏欠,从小学上到了高中。儿子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学,老贾花了三万多元,供儿子上了私人技校。毕业后去了南方。
我同老贾是因牛相识的。他养牛买奶,我给牛看病,自然就碰到一块了。老贾家中三间瓦房,一明两暗,一间住人,一间做仓库,并设有一床,供孩子们住。中间一间既是走廊,有兼做零时仓库。房前搭了一间简陋的石棉瓦房做厨房。房后院搭了两间石棉瓦房做奶牛棚。他养了两头奶牛,每天早上4点钟去10多公里外的城里买奶。可以说是,一年收入能满足家中的日常开销。用老贾的话说日子还能过得去。同他闲聊才知,老贾还有大理想,一是把屋子翻修翻修,二是给儿子娶媳妇。他的依靠就是把牛养好,多买些奶攒钱。他所能采用的办法很古老,很原始,就是省吃俭用。
在我的印象中,老贾没有穿过一件好衣服,只吃一些自己种的旱烟。家里的饭食也很少见肉,菜也是田里产的一些大路菜,每到冬季,只能见到他吃些白菜、萝卜。就连送奶用的自行车也是买的旧货。他手很巧,家里用的东西都带有他修补的痕迹。可他们两口对儿子很好,儿子平时打扮很时髦,使人感到好像不是一家人。一次我去给他的牛看病,他向我打问电脑里面真能看见人吗。我向他介绍了电脑的好处,千里之外的人就和在眼前一样。他却连声说好,说过我也就把这事给忘了。可等我再去时,眼前的景象使我大吃一惊,老贾家里竟然把电脑安上了。我感到很不解,他要电脑干啥!
老贾告诉我,儿子出去打工两年没回来,老婆想儿子,常常偷着哭,他怕老婆想出病,就买了一台安在家里。让卖电脑的给他调好,在QQ上注册,晚上打开视频,看几眼儿子。她老婆也高兴的给我示范了一遍。直夸电脑好,这笔钱花的值。我却感到心中隐隐作痛,看看他们简陋的屋子,再看看那简单的家用物件,以及他们简单的日常生活,我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父母对儿子是多么牵挂,为了儿子他们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罪都能受,可如果见不到儿子,他们有多么痛苦。为了能看儿子一眼,他们穷其所有,来实现这个愿望。可那个做儿子的又能理解父母的心肠。
可怜天下父母心!1、妈知道我有男朋友了以后,第一句话问“多高”,第二句“长的怎么样”,第三句“家里怎么样”,接着说,“该谈了就谈吧,妈就是担心你吃亏,你高兴就好。”
2、记得从上高中起我就开始住校,每次从学校回家,即使再忙,爸总是去车站接我,不论多晚,从没一次间断。今年放假在家时,收到自己喜欢的人打来的电话,兴奋的让我爸抱着我转起圈来。。。但放下我后,爸却平静的问我“那个男生有那么优秀吗?比我优秀?”
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身为宇宙之主宰,亦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殿一门门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调节平衡的尾巴……
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倾诉母爱之魅力。我们如今正沐浴着母爱织成的阳光,吮吸着充满母爱的琼浆玉露。母爱伟大,父爱亦然,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无私的爱。
感恩的心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纸上便会出现粉红。一生都怀抱感恩,纸的底色也便是粉红,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
父母的苦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出来的,多少次,深夜里他们将我们送入医院;多少次,风雨中他们盼望着我们赶快回家;多少次,月光下他们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多少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深似海,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积极地回报我们的父母。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