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记忆】为什么“美猴王”是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打印本页]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2:44:05
标题:
【记忆】为什么“美猴王”是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2:46 编辑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2:48:50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2:49 编辑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2:56:25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2:56 编辑
神猴中最神的莫过于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在大多数年轻人心目中,对“美猴王”的印象来自于《西游记》中由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其实,很多名角如杨小楼、盖叫天、李万春等人都塑造过各自的“美猴王”形象。图为1993年六龄童(右)和六小龄童联袂表演“美猴王”。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2:57:04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2:57 编辑
在明代吴承恩的笔下,孙悟空是一只猴子,但是能说人语、通人性,敢大闹天宫,连玉皇大帝都不放在眼里,能协助唐僧取经,一路上杀妖降魔,同时还要忍受唐僧的紧箍咒,既是“泼猴”、又是“神猴”,最后收了猴心,立地成佛。图为《西游记》剧照。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2:58:00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2:58 编辑
元杂剧中就有《西游记》,清代猴儿戏主要作教化之用,民国中后期后发展为纯娱乐的形式。京剧、昆曲、绍剧等剧种中都有猴儿戏。昆曲《安天会》是清末民国的经典猴儿戏,到了新中国,《安天会》改为《闹天宫》。图为1979年上海木偶剧团排练《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王子瑾/新华社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2:59:08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2:59 编辑
猴儿戏在民间有广泛的根基。图为1984年春节期间,黑龙江省海伦县联发公社百强大队秧歌队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何宗跃/新华社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2:59:42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0 编辑
“孙悟空”这一形象并非直到明朝才出现。作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第29窟的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中,就呈现了玄奘弟子‘孙悟空’——石磐陀的猴像造型,比吴承恩的《西游记》早300余年。图为榆林窟第29窟的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0:33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0 编辑
除了“美猴王”,中国古代文人水墨画中也有不少“猿猴”的形象。图为宋代画家毛松所作《猿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猿”也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比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1:23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1 编辑
猴与“侯”同音,于是猴在中国文化中也被赋予了吉祥、吉利之意。这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一件“三元得禄”团扇页,为南宋佚名所作,画面描绘了三只猴子袭击白鹭的窝巢,取“三猿得鹭”谐音“三元得禄”之意。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2:24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2 编辑
在文字和绘画之外,猴子的形象也出现在各式各样的艺术品中。这是一件清代青花“爵禄封侯”瓷盘,盘上绘制猴子、蜜蜂、鹿和喜鹊,取的“鹊鹿蜂猴”的谐音“爵禄封侯”。这件瓷盘也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3:18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3 编辑
清未河北武强年画猴演杂技。高延智/视觉中国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4:15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4 编辑
在中国文化中,“耍猴儿”也是一项古老的技艺。河南新野猴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玩猴者多半将其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并代代相传。图为20世纪初,几个农民一起观看耍猴人的表演。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5:03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5 编辑
“耍猴儿”人游走于城市和乡野之间,圈一块空地,敲一声锣,猴戏就开场了。图为民国时期,约1942年-1946年,上海,耍猴戏。张才/FOTOE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5:49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6 编辑
在娱乐匮乏的年代,“耍猴儿”人为人们带来消遣。如今,看“耍猴儿”的人越来越少。新野“耍猴儿”人甚至有因无野生保护动物运输证而被判刑的经历,虽然后来被无罪释放,但这一行没落却是不争的事实。图为1989年,北京工人体育场门前的耍猴表演。朱宪民/FOTOE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6:41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7 编辑
除了民间的“耍猴儿”艺人,中国官方机构里也有专门的训猴人。图为1961年,中国杂技团马戏队《驯猴羊》的表演。猴子骑着羊在演员孙振学的指挥下跑步走圈。喻惠如/新华社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7:31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7 编辑
中国当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中也有很多猴子的形象。1992年是中国猴年,图为广东佛山市石湾美术陶瓷厂设计生产的“神猴进宝”陶塑工艺品。刘玉生/新华社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08:22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08 编辑
1985年2月,改革开放后首届地坛庙会上,“齐天大圣”孙悟空在人群中。当年并非猴年,但庙会上依然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足见人们对孙悟空之爱。摄影/许林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2-5 13:10:18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2-5 13:11 编辑
猴票也是反映中国独特猴文化的一个侧面。1980年,第一枚生肖猴邮票发行,这是由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先生设计的。其后,1992年、2004年、2016年生肖猴邮票相继发行,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的猴票也是由黄永玉设计的。图中依次为历年生肖猴邮票。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