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为啥生活在中国每天要思考"扶不扶"?
[打印本页]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2-12 14:53:14
标题:
为啥生活在中国每天要思考"扶不扶"?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2-12 14:57 编辑
为啥生活在中国每天要思考"扶不扶"?
导读
近日,“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情节发展可谓跌宕起伏。从起先,女大学生袁某自称扶摔倒老人被讹,并在微博上寻找目击者证清白,到警方认定袁某承担主要责任,再到袁某不服认定,申请复核,事件几经反转,让“扶不扶”这一老生常谈的社会话题再度占据舆论的焦点,触动了社会与民众的敏感神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扶不扶”倒地老人屡次成为了公众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伴随事件出现。原本最简单不过的助人行为,却因为“讹不讹”而要左右衡量,成为难题。不扶,于心不忍,扶了,唯恐被讹上身。是人心冷漠道德滑坡了还是坏人变老继续刁难好人?是媒体呈现的“真相”放大了矛盾还是公众审视的目光太过集中?扶还是不扶,为何成为社会难题?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2-12 14:53:22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2-12 14:56 编辑
“扶不扶”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道德命题
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近些年来一直被人们热议。有人说不扶老人是社会文明的倒退,是社会诚信的缺失和国人道德滑坡,但是救助老人被讹的事情屡屡发生,并且还有升级之势,这导致想做好事的人权衡得失后,选择旁观。摔倒老人的讹诈行为不仅是个别老人素质的低下,且这种行为和碰瓷不无区别,是一种违法犯罪。老人讹诈几乎没有任何成本,运气好了不光有了医疗费,还可能有赔偿,运气不好没有任何损失,也不会有惩罚。
如果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你扶还是不扶?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给了人们答案。郝健在结尾说的一句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扶不扶”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道德命题,其背后的实质是我们相关法律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助人为乐的人得不到保护,蓄意讹诈的人得不到惩罚,这更加助长了讹人者的气焰。大多数人看到老人摔倒第一反应都会想着去帮扶,绝不会袖手旁观,但是扶与不扶可能在每个人都会做一番心里斗争,不扶的原因归结到底还是害怕惹祸上身,不敢扶,扶不起。
“人跌倒不敢扶”,既是社会的尴尬,也是司法的尴尬。虽不能说“彭宇案”一定存有司法腐败,但从南京人“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律调整对社会的导向作用之大。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行政、司法的公正与否,主流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与其自身行为一致性,将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社会大环境影响人心小环境——社会大环境积极向上,人心就思善。社会大环境萎靡不振,人性就迷茫、迷乱。
在一个社会里,当人们为了个人的一己蝇头私利而不顾人间天理大德,无视社会公秩良俗,甚至昧着自己良心颠倒黑白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悲哀。悲剧的出现,折射出了社会价值体系的倾斜。当给他人帮助所获得不是快乐,而是麻烦、痛苦甚至是灾难时,谁还会主动伸出援手呢?
“讹人”背后的现实困境
在扶老人屡屡被讹的当下,许多人发出了“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的调侃之语。古人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现代文明之中,养老与医疗这两个“仓廪”,是不是已经充足,很容易影响到人的脾气、性格以及具体的行为。好的制度造就好的市民,好的社保培养好的脾气。就像买了全险的车主司机,从来不会在剐剐蹭蹭的小事故中讹人或与人争执——有了安全感,谁会去选择当一名坏脾气的人?
继而,也可以这样推论,如果所有的公民都能享受到较好的福利,我们的养老和医疗制度能够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我们的医保制度能够确保起码的公益性,我们公共财政经常性给公民发“大红包”,社会中所有职业的收入差距都不太大,可能每一名社会成员都会更加心平气和地去处理一些突发事情。具体到“扶不扶”这事上,如果人人有医保,或者国家有专门的“老人意外险”,则也不会出现谁扶就讹谁的问题。
2013年底,有报道称,北京要推出“老人意外险”。对于这份老年人保险,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说,“如果确实存在讹人现象,也是因为老人出于自身保障体制不到位而不得已为之。他不知道自己这一跤要搭上多少钱”。我们的社会就需要这样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这不仅仅是社会福利提高的表现,能够降低老人们的危机感,也能够拯救正在滑坡的公共道德。
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也会影响该国的文明程度。如果福利制度中公平阙如,则难免会产生诸多因心理不平衡而造成的社会丑恶现象。一万条诛心式的道德批判,也比不过一条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因此,在扶不扶老人这个问题上,我们当更多地去责备当下这个医保不保和一半以上老人没有养老保险的现实,然后不断完善我们的医疗和养老体制。
如何化解“扶不扶”的矛盾与冲突
当看到老人摔倒,人们理应积极伸手援助。但是,这种善举却因可能“被讹”而让更多人选择旁观。如何破解“扶不扶”难题,让助人者不再纠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深耕细作、寻求解决之道。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社会保障机制。我们不能仅仅试图用道德戒律来解决道德问题,“扶不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据报道,台湾岛内有一公交站,大家等公交、上公交都不排队,公交门一开,就蜂拥而上、异常混乱,尽管大众谴责、媒体呼吁,可是这种混乱场面依旧,舆论一边倒的批评台湾民众文明缺失。直到几年之后,这种混乱场面才消失,是公众文明意识提高了么?有媒体调查发现,这条线路的公交车增多了,3-5分钟就有一辆车过来,大家不用挤、不用抢就能上车,运气好还有位子。这个例子对“扶不扶”问题很有借鉴意义。老人的讹诈也许并非由于其道德的低下,可能是出于对医疗费用的担心,总之是为了转嫁“成本”。如果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机制,把这种公共成本降下来,“老人们”不再为“钱”担心,那么,讹人的事儿也就会慢慢消除,毕竟古语有云:人性本善。
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约束机制。第一点是基于“老人们”的角度来考虑,消除他们讹人的诱因和动力。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不排除“坏人变老”的可能,或者心理疾病的因素。那么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助人者的利益。道德的约束不具备强制性,违约的成本可能仅仅是“对不起”“我错了”“我道歉”,起不到惩治的效果。这就需要依靠法制的力量来提升“讹人”的成本,从而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因此,建议国家立法机关考虑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打击“讹诈”行为,保护助人之人,捍卫道德精神。
三是引领普及社会主义道德观。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文明礼仪之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修身”排首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在新时代,我们继承和发扬了道德教育的传统,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指明了价值追求的方向。在此背景下,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机构等应当积极参与进来,构筑一条完整的德育链条,传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营造全社会崇尚道德、践行道德的良好氛围。相信在国家、社会、媒体、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下,法制昭彰、正义归位,“扶不扶”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资料: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新民网;华西都市报
作者:
海燕00
时间:
2016-2-13 22:16:59
赞!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2-14 07:37:54
海燕00 发表于 2016-2-13 22:16
赞!
谢谢关注!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