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5日 10:55
作者:郭晔旻
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
其中的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整个华中地区。“贞观十道”尤其是江南道的范围过于广袤,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颇大。到了开元二十一年(733),风流天子唐玄宗遂将道的数目增加一半,达到15个。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被分为黔中道(治所今四川彭水)、江南西道(治豫章,今南昌)、江南东道(治吴县,今苏州)。今日的“江西”之名即是取了“江南西道”的简称。一分为四的江南东道与江南西道
经过五代的短暂分裂,宋代改“道”为“路”,与“江西”相对的“江东”又“复活”了。但这一时期的江南东路辖区已大大缩小,实即唐代的宣歙观察使辖区以及江南西道部分地区,鉴于这一地区没有大城市,所以把五代十国南唐故都升州(江宁府,今南京)从两浙(西)路析出,并入江南东路作为首府(转运使驻地)。元代的江浙行省与江西行省
消失的“江东”与庞大的南直隶整合宋代多路的南直隶大体范围
以往历朝历代的留都,多只是荣誉上的虚衔,不曾设有与都城一样完整的行政机构,“商迁五都,不别置员。周营雒邑,惟命保釐。汉、唐旧邦,止设京尹。宋于西京,仅命留守”。而明朝的留都南京却同样设有一套完整的中央行政机构,“设二都于南京与北京,造就了两个都市区,从而将中原的两端均置于国都的直接管理之下。这是中国中央集权化的重要步骤。”两江总督辖区
最后,这个臃肿的江南省到了清朝统治者也感觉太大的地步,其势不得不分。几经改动之后,康熙六年(1667),清廷下令“江南、陕西、湖广三省,俱有布政使各二员,驻扎各处分理”。康熙六年江南分省
事情还有下文。1905年,清末“新政”,因海运大兴,清廷裁撤在淮安府的漕运总督,却又借口“江北地方辽阔,宜有重镇”,将漕运总督改为江淮巡抚,辖“江宁布政使所属之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继江南省一分为二之后,似乎江苏省也一分为二了——这等于宣布两江总督在江苏无地可辖,实际被完全架空,自然引起时任两江总督周馥为首的官僚群起反对,竟迫使清廷收回成命,江淮省从设立到废除,只有短短三个月,形如儿戏一般。旋立旋废的江淮省
时至今日,唐代的江南东道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莫过于上海市的分立,唐代江南东道的治所苏州遂一分为三;松江府与母体嘉兴府分隶沪、浙;而秀州(嘉兴)与母体苏州又各属浙江、江苏。由此可见,相比江南东道千余年来令人炫目的分分合合,“江西”之名传承千年以上,所指地域也基本稳定,反倒成为一个异数了。分属江浙沪的唐代江南东道首府苏州
参考文献: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