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寿”的雅称 [打印本页]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5-7 19:18:44     标题: “寿”的雅称

                                                                  寿的雅称


                                          [attach]53870[/attach]

          古时候,人有上中下寿之分,100 岁称上寿,80 岁称中寿,60 岁称下寿。


     “有寿”:60岁。又称花甲之年、杖乡之年、耳顺之年,也称本命年。又为“耆”,即进入老年之境。“耳顺”,源于《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attach]53871[/attach]

      70岁,称之古稀之年、杖国之年。“古稀”源于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二中的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喜寿”:77岁。宋张即之的草书“喜”字,见《三希堂帖》,形似七十七,故名。
    [attach]53868[/attach]
       80岁,称之杖朝之年。在日本,为庆贺80岁,称之“伞寿祝”,伞的简体字由“八”和“十”二字组成。庆祝81岁寿辰,称之“半寿祝”,“八十一”三个字组合到一起便是“半”字,故名“半寿”。

      80~90岁,称之耄耋之年。
  [attach]53867[/attach]
        “米寿”:88岁。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八,中间是十,可读作八十八,故名。

      90岁,称之鲐背之年,指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背。

     “白寿”: 99岁。因“百”字去掉上边的“一’堤“白”字,“百”数去一为九十九,故有此雅称。
  [attach]53866[/attach]
       100岁,称之期颐之年。意思是这时饮食起居期待子孙奉养照顾了。“耄耋”、“期颐”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百岁”又称“上寿”,源于我国《庄子》一书中“人上寿百岁”,故名。

        “茶寿”:108岁。因“茶”字上头为“廿”,下半部似“八十八”,相加得一百零八,故称“茶寿”。
[attach]53869[/attach]
     “百十”大寿: 110岁。指大草寿字,其上部为九十九,下部的“寸”字为“十一”,相加为“一百一十”。此寿字象义:人人能度“百十”岁。“百十”寿翁赋诗曰:“九九又十一,寿翁话今昔。昔赐斑鸠杖,七十古来稀。今愿寿星多,盛世不为奇。”

       “上寿”:120岁。源出《后汉书》诗:“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中寿百余。”


[attach]53872[/attach]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5-7 19:23:13

[attach]53873[/attach]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5-7 19:23:35

[attach]53874[/attach]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5-7 19:24:11

[attach]53875[/attach]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5-7 19:24:45

[attach]53876[/attach]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5-7 19:25:08

[attach]53877[/attach]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5-7 19:25:43

[attach]53878[/attach]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5-7 21:08:28


九九又十一,寿翁话今昔。
昔赐斑鸠杖,七十古来稀。
今愿寿星多,盛世不为奇。
作者: 海燕00    时间: 2016-5-9 06:06:04

闻名遐迩的世纪老人,爱国学者袁晓园女士,写了一首题为<<百岁感怀>>的七绝,极富哲理。诗曰:

不拜耶稣不参禅,

不信气功不练拳。

人间哪有不老药?

顺其自然过百年。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5-9 19:29:14

多谢关注!
作者: 春水东流    时间: 2016-5-9 19:43:23

但愿人长久!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