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习近平回忆知青岁月:当地的劳动强度令他感到震撼 [打印本页]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5-10 06:14:45     标题: 习近平回忆知青岁月:当地的劳动强度令他感到震撼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5-10 06:16 编辑

习近平回忆知青岁月:当地的劳动强度令他感到震撼   

2016年05月09日 09: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他还说,当地的劳动强度令他感到震撼。爬到山上,“跟爬北京的香山鬼见愁差不多”,已经气喘吁吁了,还要干活。

知青习近平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习近平忆知青岁月:学会了抽烟拿变质面包喂狗惹非议,节选

坐一天一夜的火车,再换乘大卡车,最后步行10里山路,习近平到达梁家河,住进了土窑洞。他随身带了满满一箱子书,同来的15名知青中,他的行李最重。
和习近平同时到达延安地区的是26800多名北京知青,他们被分配到12个县的2667个生产队。为了管理北京知青,北京市后来还派出了1200名插队干部。而四五年后,超过98%的北京知青都通过招工、招干、参军、考学离开了这里。
在2009年纪念上山下乡运动40周年时,《延安日报》刊登了一位地方干部的回忆文章,特别提到了北京知青中的一些佼佼者,其中排在前列的就有习近平。文章说,当地老乡对习近平特别关爱,先是推荐他做赤脚医生、记工员、农技员,又推选他出席延安地区第二届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表彰奖励。
但事实上,初到乡村的北京少年习近平心中茫然。
梁家河并没有河,只有一条沟渠,雨季时流淌着泥水。沟渠两侧是陡峭的山坡,土窑洞就依着山坡顺势挖出,200多名乡民世代居住于此。
习近平回忆说,在陌生环境中,周围又是不信任的目光,最初感到十分孤独。
父亲习仲勋曾给他讲团结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但习近平说,上山下乡之初,他因为“没有长期观念”、忽视了团结他人而有挫折和教训。“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
他曾在2004年面对延安电视台的专访中回忆,当时人们对他议论最多的一件事是拿面包喂狗——清理书包的时候,发现剩下半个面包,已经变质,就随手喂了狗。“老百姓看到了,问那是什么东西,我说那是面包,他们吃都没吃过,见都没见过,那么一传十、十传百,就传的整个延川县都知道了。”
他还说,当地的劳动强度令他感到震撼。爬到山上,“跟爬北京的香山鬼见愁差不多”,已经气喘吁吁了,还要干活。
除了吃饭,中间只能休息一次,就是抽一袋烟,“我们抽烟就是这么学会的,老想去偷懒”。
他曾在三个月后回到北京,又被送到从前的太行山根据地。在那里,他的姨姨、姨父以自己革命生涯的经验告诫他,要找机会往群众里钻,往老乡那里跑,“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
而当时在城市,经常要清理“倒流”人口。习近平曾撰文回忆说,他和其他被清理的人一起,被关进派出所,一关就是四五个月,还要干重体力活,“海淀一带的下水管,都是我们埋的”。
习仲勋的家乡陕西富平县的亲属也记得,大约在1969年冬天,因为在陕北吃玉米糁子吃不饱,腹中饥饿而衣衫单薄的习近平回过富平,亲戚给他做了一套棉衣,他很快又回了延安。(《习近平时代》)


作者: 海燕00    时间: 2016-5-10 06:26:43

展望未来,
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
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2013年5月4日 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讲话


作者: 思雨    时间: 2016-5-10 06:55:36

军民情·七律

  习近平

  祝贺“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在榕召开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

  小梅正吐黄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

  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

  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
作者: 海燕00    时间: 2016-5-10 09:19:39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但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的讲话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