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古画里的端午“节俗”植物:连大蒜都这么美(组图) 2016.06.07 17:20 [打印本页]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6-9 06:10:08 标题: 古画里的端午“节俗”植物:连大蒜都这么美(组图) 2016.06.07 17:20
端午节这天,一般人家都会吃粽子和挂菖蒲、艾蒿,南宋诗人戴复古就在诗《扬州端午呈赵帅》中写道:“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事实上,除了菖蒲、艾蒿,还有几种植物与端午节有关,而古人笔下的这些“节俗”植物更是清丽雅致、美不胜收。凤凰国学小编特地辑成一篇,与君共赏,雅度端午。图为艾蒿,别名:艾叶、艾草、蒿子、灸草、草蓬、艾蓬、香艾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6-9 06:10:17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6-9 06:11 编辑
菖蒲,别名:水菖蒲、臭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白菖蒲。端午节古时又称天中节,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菖蒲入药自古有之,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去湿解毒之药。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6-9 06:11:30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6-9 06:12 编辑
菖蒲,别名:水菖蒲、臭菖蒲、泥菖蒲、大叶菖蒲、白菖蒲。端午节古时又称天中节,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而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菖蒲入药自古有之,历代中医典籍均把菖蒲根茎作为益智宽胸、聪耳明目、去湿解毒之药。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6-9 06:13:05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6-9 06:13:37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6-9 06:14:09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6-9 06:19 编辑

芦苇,别名:苇、芦、芦芛、蒹葭。《诗经·秦风》中的名篇“蒹葭”,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的蒹葭其实就是芦苇。端午佳节,人们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在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为粽叶。在福建省上杭县,端午时节人们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6-9 06:14:30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6-9 06:15 编辑
蜀葵,别名:一丈红、大蜀季、戎葵、吴葵、卫足葵、胡葵、斗蓬花、秫秸花。蜀葵是锦葵科蜀葵属植物,因原产于我国四川而得名的“蜀葵”,又因其高可达丈许,花多为红色,而被称为“一丈红”。因其开花时节恰逢端午节期间,它还有个最响亮的别名叫“端午花”。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6-9 06:15:58
蜀葵,别名:一丈红、大蜀季、戎葵、吴葵、卫足葵、胡葵、斗蓬花、秫秸花。蜀葵是锦葵科蜀葵属植物,因原产于我国四川而得名的“蜀葵”,又因其高可达丈许,花多为红色,而被称为“一丈红”。因其开花时节恰逢端午节期间,它还有个最响亮的别名叫“端午花”。

作者: 兰天 时间: 2016-6-9 06:17:31
蒜,别名:蒜头、独蒜、胡蒜。在古代,大蒜又叫“葫”,因张骞使西域得大蒜种,归,种之。今多山蒜,蒜有大小之异,大者曰葫,即今大蒜,每头六七瓣。端午节时,人们常常将大蒜附于菖蒲之上,悬于门外,可同收辟邪驱瘟之效用。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