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习近平忆知青岁月:告别梁家河的那个早晨曾经痛哭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16-6-16 08:44:50     标题: 习近平忆知青岁月:告别梁家河的那个早晨曾经痛哭

习近平忆知青岁月:告别梁家河的那个早晨曾经痛哭   

        2016年06月15日 09:03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在这片土地上,性格刚强、几乎从未哭过的习近平,却曾两次洒泪。第一次是他的大姐不幸去世,“我正在那儿挖防空洞,接到信以后,那个时候哭了”。第二次就是在1975年10月7日,告别梁家河的那个早晨。

知青习近平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习近平忆知青岁月:学会了抽烟拿变质面包喂狗惹非议,节选
《取火记》刊出之时,习近平却要告别梁家河了。
当年清华大学招生,延川县有两个推荐名额。尽管此前因为父亲的原因,习近平曾被这座中国最好的理工科大学拒之门外,但这次他的三个志愿仍旧都填了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
县领导仗义执言为他力争,在得到时任清华大学党委第一副书记刘冰首肯后,习近平终于能够走进大学之门。
在梁家河村人的记忆中,习近平不仅能干活、有主意,而且“爱看书”“好学”,经常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马列书籍,也有数理化。
新华社记者曾随同习近平在2015年2月重返梁家河。在当年住过的窑洞前,总书记说,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延川县作协主席张思明在2002年赴福建拜访时任省长的习近平时,曾听他谈起,一次从北京返回延川,因路途遥远,先顺路找到熟识的一位北京知青借宿一夜,两人合盖一床被子。当时习近平带着一本经济方面的书,被这位知青给留了下来。这位北京知青多年后也成为中共一名高层领导。
习近平的“书友”不只是北京知青,还有不少当地的年轻人。梁家河村民武辉比习近平小一岁,在习近平的窑洞里,他看到了《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等中外名著。
习近平还曾给村里年龄相仿的青年剃头,教他们蛙泳,并且把自己的鞋子送给家境贫困的乡下伙伴。
在这片土地上,性格刚强、几乎从未哭过的习近平,却曾两次洒泪。
第一次是他的大姐不幸去世,“我正在那儿挖防空洞,接到信以后,那个时候哭了”。
第二次就是在1975年10月7日,告别梁家河的那个早晨。
推开门,外面站满了乡民,他们只是静静等着,并没有叫醒他。习近平当众落泪,他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就在这里扎根农村一辈子吧。”
一个和他非常要好的青年农民大声对他吼:“你快走,你上了清华大学,我们就有条件去北京,要不然去北京没有人管我们的饭。为了我们将来看北京,你非得走。”
这一天,全村人都没有上山干活,他们排着长队为习近平送行,足足送出十多里。有13个和他要好的年轻人,甚至步行60里,和习近平一起来到延川县城,晚上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
第二天,他们到照相馆照了纪念照——除了习近平,那是青年农民们第一次照相,花了5元5角。习近平要付钱,大伙儿不让,最后你三角他五角凑够了这些钱。
这张黑白照片在中共十八大后为很多中国人所熟悉。14个人分成两排,前排坐后排站,所有人表情严肃。22岁的习近平在前排正中,他的头发略有点长,脸庞瘦削,外衣的扣子一丝不苟地扣到了脖子。而他的同伴们,有些穿着对襟衣服,还有人头上包着毛巾。
后来,新华社曾用这张照片制作了新媒体动画,逐一介绍习主席当年的“小伙伴”,他们几乎全部在黄土地上做了一辈子农民。
而在延安生活过的这一批北京知青,在1993年时就出了省部级干部8人,厅局级干部两三百人,处级干部有3000多人。


作者: 刘云    时间: 2016-6-16 12:45:19


作者: 思雨    时间: 2016-6-16 14:33:24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