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6日 06:58
作者:悦食中国
汤、面和浇头,苏面三大魔咒?
八碗面各有个性,但都逃不过汤、面、浇头这三大魔咒。苏面多数是细面,虽不及阔面爽滑,却贴合苏州人的脾性,捞起来满满的,嚼起来不费多大劲,汤味也容易伸进面里。枫镇大肉面
枫镇大肉面是碗时令面,一般在立夏后才会有。用的是白汤底,吊汤时除了常见的肉骨、鳝糊外,还加入了酒酿和螺丝,吃起来有一阵扑鼻酒香。再配上红烧的焖肉作浇头,咸淡恰到好处,肥而不腻。面汤鲜滑,酒香醇厚。枫镇大肉面上过《舌尖2》,自带一股子明星光环,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食客。红油爆鱼面(photo by 刘千瑜)
苏州的奥灶馆里,以红油爆鱼面最负盛名。红油是氽鱼的油吸足葱姜鱼体之汁而成,色红味鲜,浓而不腻。红油爆鱼面讲究“三热、两重”的特点。三热是:热碗(把碗浸入沸水中待用)、热鱼(把爆鱼放在发镬里保热)、热面(面捞出后不在温水里过)。两重为:重红油,即氽爆鱼的熟油;重青,就是多放蒜叶。不喜蒜者点单时申明“免青”即可。面端上来时,乍看没一丝热气,不留神喝一口,就会烫到舌头,这是红油耍的小性子,故意要把热气蒙住。白汤卤鸭面
和红油爆鱼面一样,白汤卤鸭面是奥灶馆的又一门面担当。面条用精白面加工成龙须面,投锅煮时水大透足,少投勤捞,保持水清,下使之软硬适度。再将大麻鸭用老汤熬煮,鸭肉肥而不腻,配以刚捞起的头汤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汤清面爽,浇头醇厚。夏日来上一碗,再拧巴的肠胃都能给捋顺了。两面黄(photo by @仆街少年要腹肌)
所谓两面黄,就是先把面煮熟滤干后,在油锅中炸至两面金黄,最后趁热将现炒浇头连卤一起浇至表面。这样做出的面条,香而不腻,脆而不油,面外观似饼,内里却互不粘连,呈鸟巢状,单吃面条酥脆可口。若拌上卤汁,面条回软后,香味依旧,脆却变成了鲜,一碗面能吃出两种风味。秘制肉排面
秘制肉排面最好要配红汤吃,汤头不是很浓郁的酱油色,汤面飘着少许均匀的油花,面根根分明。喝一口汤,悠悠的鲜味一直流淌到喉咙。吃一口秘制肉排,肥肉下面还有脆骨,甜而不腻,瘦而不柴,绝了!鳝丝面(photo by @小小小松鼠Zz)
爆香的姜丝配上鳝丝翻炒,加入熬制的猪骨浓汤,鳝丝鲜滑,姜丝甜辣。这个甜鲜异常的浇头,与苏州的头汤面是绝配。炒肉面
夏天是苏州人吃炒肉馅团子的时节,但团子要排队还得赶早,这时不妨来上一碗炒肉面。笋或扁尖切丁配上肉末、木耳、虾米,山间素食的甜、荤食的香、海货的咸,在这个浇头中得到完美的融合。一筷细面,一口浇头,面条脆爽,浇头鲜美,甚是治愈。极品蕈油面(photo by @仲晓红爱Kimi)
蕈,是一种野生菌,而极品蕈油面使用的蕈则是野生鸡孵蕈,用农家菜油加以八角、丁香等作料炒制,烧制水分挥发即成。刚出锅的蕈油浇头菌香浓郁,色泽诱人。将这极品蕈油浇头淋在面上,用筷子挑上一口,一股春天雨后松林淡淡的泥土气息,就从舌尖蔓延到了鼻尖。( 吴冠中)
姑苏的小桥流水八碗面,欢迎你来做客。不过想吃到一碗深谙苏州精神的面,并不是一张机票就可以搞定的。————————————————
“客官,您打尖还是住店?”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