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浓妆淡抹总相宜 “岁朝清供”题材作品欣赏 [打印本页]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7-8 22:13:36 标题: 浓妆淡抹总相宜 “岁朝清供”题材作品欣赏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7-9 06:02 编辑
浓妆淡抹总相宜 “岁朝清供”题材作品欣赏
2016年07月08日08:40

《岁朝清供图》轴,清,吴昌硕作(故宫博物院藏) “岁朝”,农历正月初一,“岁之朝也”。“清供”,又称清玩,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等可供赏玩的文雅物品。宋徽宗命王黼等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彝器,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元明之后,又将陶、瓷、铜、玉、石等各种古器物及花卉、果品归为清供点缀,渲染成图,祝福岁朝的到来!
“岁朝清供”在传统绘画中是一个雅俗共赏,寓意吉祥的题材,到了清代已经非常盛行,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布衣秀士,名家高手多有应景即兴之作,敷衍成诗书画图文并茂的典型文人画。
汪曾祺在其散文《岁朝清供》中说:“‘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画过不少幅。画里画的、实际生活里供的,无非是这几样:天竹果、腊梅花、水仙。有时为了填补空白,画里加两个香橼。“橼”谐音圆,取其吉利。水仙、腊梅、天竹,是取其颜色鲜丽。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7-8 22:14:23

《岁朝清供》吴昌硕,1902年作(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7-8 22:15:28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7-8 22:16 编辑

《萧斋清供图轴》吴昌硕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7-8 22:16:56

《岁朝清供图》赵之谦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7-8 22:18:08

《岁朝清供图轴》任颐 (图片来源:广州艺术博物院)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7-8 22:19:09

《岁朝图》齐白石 (图片来源:北京画院)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7-8 22:20:14

《岁朝清供》清 居廉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新快报)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7-8 22:21:29

传 元人 《岁朝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广州艺术博物院供图(图片来源:新快报)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6-7-9 02:30:18
“岁朝清供”在传统绘画中是一个雅俗共赏,寓意吉祥的题材,到了清代已经非常盛行,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布衣秀士,名家高手多有应景即兴之作,敷衍成诗书画图文并茂的典型文人画。
作者: 123 时间: 2016-7-9 03:58:20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6-7-9 06:01 编辑
乾隆年间进士黄钺,幼孤且贫,寄生外家,
后经一番仕场奋搏,官至尚书。他工诗善画,写花果、尤长画梅。
乾隆四十五年(1780)自山西还京,除夕夜与妻话忆三十年前蛰居古桑书屋时,“
百钱买春,便可足岁,殊有食贫居贱之乐。”
因作《岁朝图》并赋一绝抒感:
“佳果名花伴岁寒,尊前无复旧时酸。
须知一饭皆君赐,画与山妻稚子看。”
以示“幼子童孙俾览之,无忘寒士家风也。
”官做大了,尚能抚今思昔、勉妻教子,保持风节,也算难能可贵了。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7-9 05:56:54
扬州八怪”中的几位画家,对“岁朝图”情有独钟。郑板桥路经扬州东郭市上,见有元人李萌《岁朝图》一幅,爱不释手,虽“几于破乱不堪”,但慧眼识真,立即掷钱买下。重新装裱之后,悬挂书斋,岁朝清赏,聊以自娱,
并赋七言志意:
“一瓶一瓶又一瓶,岁朝图画笔如生。
莫将片纸嫌残缺,三百年来爱古情。”
鉴古迎新,别有情趣。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