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9日 12:14
作者:黄耀红
蔡皋作品《月亮粑粑》
我从这盛夏的阳光里驶过,心里一片废墟。蔡皋作品《百子纳福》
天地有大美。我们看不到天地,更不知大美为何物。蔡皋作品《百子纳福》
我很快就发现,互联的便捷并不能给你真正的快乐。蔡皋作品《百子纳福》
很多时候,当我打开车门踩到热气冲天的水泥路上时,我会忽而感觉,这个中年男人是不是《变形记》里某一只平庸的虫子?蔡皋作品《月亮粑粑》
《月亮粑粑:蔡皋的艺文世界》,是的,这是一个世界,一个朴素而丰富的世界,植根于传统与民间,故事与歌谣,却又是出于爱与美的惊奇发现和明亮表达。蔡皋作品《月亮粑粑》
月亮只是月亮吗?在成人眼里,或许它是故乡,是家国,是爱情,是隔海的思念,是千万里的乡愁,是岁月的沧桑与记忆,亦是个体的遥寄与感怀。那是文化与文学的月亮,儿童的月亮不是这样。它,没有那么多意象与意义的赋予。月亮是什么呀,它圆圆的,就是一个好吃的粑粑咧。月饼那样的,糍粑那样的。它看起来真的好好吃哦,有桂花、松子、杏仁或是花生的味道吧。月亮多好啊,它是粑粑,这才是最率真的儿童直觉。蔡皋作品《月亮粑粑》
因为蔡皋的画,我才忽而发现:如此古老的长沙童谣里,分明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元气淋漓、童趣盎然的纯朴世界,全是儿童的眼光、孩子的思维,是生动的表达。这不是最好的文艺,是什么?相较于那种矫饰的儿童艺术来说,它们才是流布于天地之间的大美!即令隔着千百年岁月,谁都遮不住那一份自由和静美,烂漫与天真。蔡皋作品《月亮粑粑》
其实,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都是那个还在读着《月亮粑粑》回家的孩子;我们又都是一个游子,那个问“飘飘何所以”的生命游子;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我与你,都是那个可怜今夜的“扁舟子”。蔡皋作品《晒龙袍的六月六》
蔡皋作品《宝儿》
《晒龙袍的六月六》是一个土家族故事,《宝儿》是获得国际儿童绘本“金苹果奖”的“聊斋故事”,《百鸟羽衣》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中国故事,还是先生的系列画《百子纳福》,等等。蔡皋作品《晒龙袍的六月六》
色彩就是一种美学。蓝的天,白的云,黑的屋,褐的木,即使是小伙子刚刚开垦出这些土,红红的,它们翻卷在绿野之上,也是何等漂亮的色彩啊。蔡皋作品《百子纳福》
天地何以有大美?是因为你的心中有大爱。蔡皋作品《百子纳福》
至于《百子纳福》组画,你不得不惊叹于先生几十年对于儿童的观察与喜欢。那几乎不是画的技术,而是一种儿童的“天道”在其中。孩子的百种生活样态,无不跃然纸上。先生说,孩子的天性,见诸他的身体与姿式,那是另一种语言。此种超乎其形的“神”才是更为可贵的儿童感觉。因此,她甚至大胆地没有去画儿童的眼睛。在这里,“点晴”反而会失去一个儿童的稚拙和天真。蔡皋作品《百子纳福》
从蔡皋的艺文世界里走出来,已是正午。阳光酷热,我的心却很轻,很静。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