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纹方鼎 商代
满城汉墓长信宫灯 西汉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战国
渔阳墓“偶人” 西汉
长沙走马楼吴简之惠民简 三国
铜人形吊灯 东汉
益都苏埠屯“亚醜”铜钺 商晚期
不过,它们可不只是有趣的表情包,更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今天岳麓君来和大家讲讲,在它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人面纹方鼎
商 一级文物
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
1959年宁乡县黄材镇胜溪村新屋湾出土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1959年湖南省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长沙市毛家桥废品仓库废铜堆中拣选到一批破碎的铜器残片,经过精心修复,竟是一件精美绝伦的青铜人面方鼎。后据工作人员了解,这批废铜来自宁乡,而且是新近出土的,出自黄材镇胜溪村新屋湾山前台地。渔阳墓“偶人”
通高88厘米,体厚60~66厘米
两臂通长172~184厘米
1993年长沙渔阳墓出土
现藏长沙市简牍博物馆
两个“偶人”张开双臂或手持器械,其用意无疑是要在墓室和墓道之间构筑一道无形的门,以守御来自外界的侵扰,保护死者在彼岸世界的安宁。长沙地属荆州,汉初葬制多袭楚制,多为竖穴岩坑木椁墓,这与北方流行的洞室墓或砖室墓大有不同。北方洞室墓或砖室墓几乎都有真实的门,且多为石质。墓门门扉常刻有兽面铺首衔环、朱雀、龙、虎或獬豸等图案,兽面铺首衔环、四神以及獬豸都具有辟除不祥的作用,此目的应与放置“偶人”相同,也为守御外界的侵扰。此外,汉代文献中多有记载神荼、郁垒执苇索捉鬼之事,后被人们将画像贴于住宅大门之上,成为门神。其用意大致都是守御来自外界的侵扰,不过一为保护生人,一为保护死者而已。有一种观点认为,“偶人”上承镇墓兽,下启镇墓俑,大致也是如此。“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王虎视眈眈,欲并六国。燕国恐为强秦所灭,太子丹招募天下勇士,图谋破秦之策。太子丹的老师鞠武通过燕国的处士田光先生引荐了荆轲,太子丹拜荆轲为上卿。荆轲临危受命,借秦降将樊于期之头,携天下之利刃,与燕国另一位勇士秦舞阳一同前往秦国刺杀秦王。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荆轲未能完成使命,虽死犹荣。铜人形吊灯
东汉一级文物
通高29厘米,长28厘米
1974年长沙市征集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这具铜灯的人物造型别致,像是一个少数民族模样,体形不高,头形开阔,额角突出,头发卷曲束髻,鼻子高大,眼窝深凹,嘴唇宽厚。人俑全身裸露,仅腰间围一条狭带。两手向前托持一只扁圆形灯盘,两脚平伸向后,很像在水中游泳,形态活灵活现。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