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重庆谈判蒋介石“三邀”毛泽东 因判断失误后悔不已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16-8-6 17:29:31
标题:
重庆谈判蒋介石“三邀”毛泽东 因判断失误后悔不已
重庆谈判蒋介石“三邀”毛泽东 因判断失误后悔不已
2016年08月06日 15:01
内容提示: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蒋介石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专机飞往重庆,三个多小时的飞行,于下午3时36分到达,476650号军用飞机安然着陆。第一个走出机舱的就是毛泽东,他头戴灰色拿破仑帽,身着蓝布中山装,还特意穿了一双新鞋子。来自国内外的记者纷纷赶至机场,记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而这一天,一向多雾的重庆却是艳阳高照。直到得知毛泽东出现在重庆机场时,蒋介石才恍然醒悟,自己的计划被打乱了。
凤凰卫视8月5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45年7月26号,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而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经试验成功,为了避免采取大量伤亡的登陆战以及先苏联一步拿下日本,美军在8月6号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枚原子弹,三天之后又在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而苏联红军紧随其后,在8月8号对日宣战,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兵力仅有70万人,部署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苏联红军投入到远东战场则是多达150万人,苏联红军大举进军中国东北横扫了日本关东军。
解说:此时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最后一战》的社论,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大反攻阶段,国民党政府在美军、空军海上舰队的帮助下迅速夺回了被日军占领的中国各主要大城市,并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共产党军队则接收了许多中小城市、乡村,在苏军的强力协助下,也一度收复了张家口,而且八路军、新四军因为长期敌后抗战的缘故还控制了大量铁路干线。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8年浴血奋战英勇的中国军民终于打败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此时国民党政府却有了另一番盘算。
厉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蒋介石在那个阶段他的想法还是想要把中共给灭掉。
解说:经历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120万党员的大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一亿,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发展到220万人。中共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和影响力已和抗战初期大相径庭,加上全国人民都期待着胜利将带来的国家强大的梦想,苏、英两国也表示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国民党政府的精锐军队还主要在城市和西南西北驻守,要迅速开赴共产党控制区前线,调动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权衡时局的利弊后,蒋介石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亦发起了和平攻势,三电毛泽东,邀他前往重庆谈判。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向毛泽东发出了第一封电报,毛泽东收到电报后对赴渝谈判一事,未置可否,而是要求蒋介石先答复朱德总司令的电报。
厉华:朱德拍那封电报是什么电报,整个日本投降以后中共就开始接收自己管辖占领地区的日伪的财产,日伪的军队,日伪的一些装备问题。蒋介石下令不准接收,说统一由中央,由盟军,来管理这个事情。中共就反驳了,对不对。我们从日本人手上收回来一寸一寸的土地,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去接收。
解说:8月16日朱德致电蒋介石,坚决拒绝他不许第十八集团军收缴日军武器、接受日本投降的命令。毛泽东要求蒋介石先答复受降问题再谈别的,可蒋介石对此大不以为然,他深夜在日记中写下朱之抗命,毛之复电,只有以妄人视之。随后他又反复推敲词句,写下了第二封电报。而蒋介石敢再次发送电报,是因为他断定毛泽东不敢前来重庆。他在电报中大胆地写到,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惠诺为感。
蒋介石的举动获得了舆论上的优势,毛泽东不去他则可以把拒和平的责任全推在共产党的头上,在延安的毛泽东看到电报,决定再给蒋介石吃一颗定心丸,增加他的错误判断。他在回电中说,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这封回电让蒋介石暗喜,他想毛泽东看来是躲在延安不敢露面了,只好派周恩来与我周旋,于是他决定将这出戏演到底。又发去第三封电报,执意要毛泽东与周恩来同往,甚至连飞机都预备好了。
去,还是不去,毛泽东思索着这个问题,全世界也都在关注着他的动向,只有蒋介石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但让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竟公开表示,美国政府愿担保毛泽东的人身安全,斯大林和苏联居然也站在所谓的中立立场上,劝告毛泽东以民族利益,为维护团结,一定要赴重庆谈判。权衡再三,毛泽东最终定下决心,率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奔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他相信自己的判断,要为中国和中共的未来做最后一搏。
陈晓楠:八年抗战结束之后,中共八路军的力量已经非往日可比,中共已经有了和国民党平起平坐的资本,重庆谈判就此成为了当时中国民众和国际社会关切的焦点事件,虽然双方在表面上呢,都显得彬彬有礼,但暗地里却是剑拔弩张,事态的危险程度远远超出了旁观者的预料。于是又是神秘的南方局出手,充分保障了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的安全。那些隐秘在幕后的组织和计划,其惊心动魄的程度,和任何一部谍战片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解说: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蒋介石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专机飞往重庆,三个多小时的飞行,于下午3时36分到达,476650号军用飞机安然着陆。第一个走出机舱的就是毛泽东,他头戴灰色拿破仑帽,身着蓝布中山装,还特意穿了一双新鞋子。来自国内外的记者纷纷赶至机场,记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而这一天,一向多雾的重庆却是艳阳高照。
直到得知毛泽东出现在重庆机场时,蒋介石才恍然醒悟,自己的计划被打乱了。虽然他对国共谈判的具体方案并没有做太多认真的准备,但国共间的谈判看来是必须进行的了。当天晚上,蒋介石在林园官邸为毛泽东举行了欢迎宴会,席间,毛泽东称蒋介石为委员长,蒋介石则称毛泽东为润之。会后,蒋介石还邀请毛泽东在林园下榻,一对较量了十几年的老对手再次聚首,气氛似乎相当融洽。
女:这边就是蒋介石接见毛泽东这样一些场景的照片资料,我们在这些照片当中呢,就能看到有这样一张照片,这是一个风景照,也就是一个石凳和石桌,这个地方就是刚刚提到的在毛泽多抵达重庆的第一天晚上居住的地方,蒋介石官邸之一,山洞林园。这个地方呢,就有一个小的故事,因为当时在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毛泽东醒来之后呢,就和蒋介石俩人不约而同的手里边拿着同一本书叫《资治通鉴》,来到这个地方会晤,而当时在一些,这个情况之下呢,身边只有一些贴身的警卫,但是这个时候两个领袖人物呢,就叫警卫退下,单独的在这个石凳上坐了大约有一个多小时。
解说:毛泽东与蒋介石究竟谈了些什么,旁人都不知道。他们各自对此也都没有记录,使之成为一个历史谜团,留待后人揣想。而在他们这次短暂的会谈之后,重庆谈判正式开始。
厉华:这个重庆谈判它不是南方局的一项行动,重庆谈判是整个这个中共中央,这个为组建联合政府与国民政府所进行的一项谈判活动,它的层面是在这个层面。那么南方局在整个重庆谈判期间,做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这个公开活动的所有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联络工作,它是起到这个作用。南方局那个时候,它所主要是中共代表团到重庆来的组织、联络、协调,包括毛泽东的安全问题。
解说:中共南方局早就在重庆做好了一切部署工作,给毛泽东营造了最好的环境,以便他能专心谈判。从8月29日起,毛泽东就和平建国问题直接同蒋介石进行了多次商谈,个中的具体谈判主要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经过几天的交换意见之后,中共方面于9月2号向国民党政府方正式提交了11条谈判要点,国民党当局承认和平建国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持避免内战,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和平的新中国,承认各党、各派的合法平等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的党治等,并表示拥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然而在最关键的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上,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国民党要求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并拒绝承认解放区的存在,这让谈判进入到最困难的阶段。
周恩来与王若飞一直坚守谈判的底线,该妥协时适时让步,该拒绝的绝不退让。最后,共产党提出由共产党人担任山西山东等五省解放区所在地的省主席,担任解放区广为分布的广东、湖北等六省的副主席等,军队整编成16个军、48个师。但国民党只允许共产党参加政府,各解放区官员都需要国民党认可才能继续留任,在军队问题上,最多只允许共产党保留12个师,如此强硬的决定让谈判陷入僵局。
至9月21日谈判一度陷入停顿,一星期后才恢复谈判,这次毛泽东与周恩来经过长时间的商讨后,再次做出让步,虽然双方在原则问题上的斗争仍然尖锐,但周恩来、王若飞在坚持不损害中共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采取更加灵活的态度,提出双方更易接近和解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待谈判结束后继续谈。10月5日,周恩来将亲手草拟的会谈纪要递交国民党代表,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和周恩来、王若飞在桂园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纪要》就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党派合作、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等12个问题阐明了国共双方的见解。其中有的达成了协议,有的未取得一致意见。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重庆谈判就此画下句号,最后总归是有收获的,但它的收获不仅仅在于最后签下的一张协议。
厉华:毛泽东在重庆谈判的这个纪要是我们在北京瀚海拍卖公司,他们通过在台湾搜集回来拍卖所得的,那么这份资料当中我想的话有几个比较珍贵的史料点在于,第一个毛泽东在重庆谈判与哪些人做过接触,哪些人做过交往,这个有个准确的记录,而且特别是上面有时间地点。第二一个这个上面也记录了毛泽东在重庆的主要的一个活动内容,对不对,主要的活动内容是什么,不光是跟国民党谈判,更多的是做社会各界的工作,跟社会各界人士交往。
解说:虽然国共双方代表的谈判举步维艰,但毛泽东在谈判桌外的社交活动却异常丰富,在重庆的43天里,周恩来、王若飞和南方局工委对毛泽东的每一项活动都周密布置,妥善安排,毛泽东还是第一次来到国民党统治中心陪都重庆。他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会见民主人士,参加国际活动,接受各国记者采访,处处显示出一名政治家的不凡气度。毛泽东繁忙的活动,大多是由周恩来亲自安排,再交由南方局外事组的组长王炳南具体计划,并经周恩来审查修改后报给毛泽东决定,一旦毛泽东会见的对象和事件确定下来,中共南方局工委会便要开始做各种充分的准备,保证活动的安全顺利。凡是毛泽东的活动,周恩来、王若飞都亲自陪同。《新华日报》也会作出相应的报道。
毛泽东在重庆与各界人士的交往留下了很多轶事,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沁园春·雪》的流传。到达重庆的第四天,毛泽东会见了老朋友柳亚子,柳亚子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又与毛泽东共事过一段时间,由于二人都爱好诗词,所以较一般朋友显得更加亲密。老友重逢,柳亚子不禁诗兴大发,一见面就赠了毛泽东一首诗,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称赞毛泽东此次前来的大无畏精神。
吟罢自己的诗,柳亚子又请毛泽东也赋诗一首,身处激烈的政治漩涡中心,毛泽东已无心作诗,便将1936年2月在陕北时所作的一首旧作《沁园春·雪》赠给了柳亚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
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气势磅礴的诗词在重庆传开后,一下子让人们看到了毛泽东诗情与人格。有人评论说,此乃帝国气象也。
厉华:很多工作是属于南方局这个多年来在重庆打下来的基础,比方说跟谁见面,联络谁,在哪谈话,在哪吃饭,什么时候见,这都是要南方局具体安排的。对不对。如果没有南方局在重庆与社会第三力量,中国力量,包括工商民主界的人的一种关系,那毛泽东到这儿来以后也不可能与人家见面的,也不可能与人家进行交谈的。所以说南方局应该说在整个重庆谈判期间所做的组织工作、联络工作、协调工作。
陈晓楠:争取民主力量的支持,加重共产党的砝码,在未来的政权当中获得最大的民意支持,这是中共当时的目标,也是中共南方局的一个重要的任务,由于南方局的工作属于秘密行动,所以在南方局的身份上面呢,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一个甚至是几个公开的身份。在国共角逐的关键时刻,南方局用自己经营多年的情报还有交通线,不但保证了毛泽东的安全,也给中共在谈判桌上赢得了无数的先机。
解说:对于重庆这座城市来说谈判的出现绝不仅有一次,周恩来曾回忆,重庆真是一座谈判的城市。当1938年12月中旬,风尘仆仆的周恩来第一次踏上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这片土地时,刚刚卸下行装的他立即进入谈判的角色,在国共合作初期,双方都同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却没有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达成共识,于是只有通过谈判的办法遇事协商,解决两党的有关问题,谈判成为国共两党对话的唯一渠道,也成为统一战线极其重要的工作方式。
厉华:就国共两党的一些问题进行谈判,实际上南方局在重庆如果说公开的工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维护,实际上就是两个字,谈判,对不对。共产党的战区问题,共产党的给养问题,共产党的边区政权形式问题,共产党的军队这个发展问题。
解说:作为南方局主要负责人的周恩来,一直以中共代表的身份驻扎在陪都重庆,在国共关系经历的历史洪流中,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过长期艰苦的谈判。从周恩来第一次来到重庆,到8年之后的1946年4月28日,他才结束了在重庆的最后一次谈判。当他从马歇尔将军的官邸怡园匆匆赶回曾家岩50号时,中共代表团和重庆文化界的朋友正在那里等着他。周恩来向朋友们说道,从
西安
事变到现在差不多十年了,我一直在为团结商谈,而奔走于重庆与延安之间,谈判耗去了我现有生命的五分之一,我已经谈老了,民主事业的进程是多么艰难啊,我虽然将近五十岁了,但不敢自馁,我一定要走完这最后而又最艰苦的一段路。所有南方局的同事们带着与周恩来同样的信仰一直坚守到离开重庆的这一天。
1946年4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宣布5月5日正式还都
南京
,国民党的党、政、军、中央机关及各党派团体的全国性领导机构纷纷迁往南京。随着国民党统治区政治中心的转移,周恩来、董必武从5月3日起也先后率领中共代表团和秘密的中共南方局工作人员一起转往南京。中央南方局迁南京后,便改称为“中共中央南京局”。在陪都重庆坚守八年之久的南方局就此谢幕。
厉华:南方局是在国民党的统治区,对不对,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周恩来的那句话,对不对,南方局的所有工作人员要战斗在国民党区域,这个同流不合污,出污泥而不染,这个依据中华传统思想道德的一句名言,可是周恩来就把这条作为南方局人的精神警戒,思想气节要求的一个底线规则。
王川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长):那个时候的南方局是一盘棋,那是真正叫一盘棋,军事的,统战的,情报的,政治的,青年的,它分了几个组,还有文艺组,俨然就是一个真正的一部交响曲。
解说:这是一出漫长的历史大剧,中共南方局的地下情报人员在多年后才有机会向人们谈起当时的往事,而有的人却注定要永远消失,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些这样的人,在特殊时间,用特殊的方式,为他们的理想和信仰而战。
王川平:他们没有更多的私利,是把老百姓的幸福看在是第一位,把中国的前途看在第一位,把中国能不能从日本的侵略之下解救出来放在第一位。
陈晓楠:八十年过去,南方局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今天中共南方局的驻地化龙桥的大有农场,依然保持着过往的样子,而那些依稀的时间和故事都已经慢慢远去。一部家国的历史,于某个空间和时间来说,或许平淡,或者神奇精彩,今天读来像是故事,但探究其中的逻辑关联又有哪件事情不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今天的命运密切相关呢。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