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清宵山空八言联
可能是林徽因去遵义考察途中所书。此时,面临着国破家亡弟死,林徽因内心的哀伤是可想而知的。联语描写了南方深山冬季夜晚的肃杀空寂的景象,黄鹤时惊,白雁忽来,这或许就是林徽因当时心境的写照吧。
诗歌手稿
林徽因教育其女儿梁再冰的手绘漫画图稿
二、冯文凤
民国 冯文凤 节书水经注
节书《水经注》,一件小小的作品,文字来自《水经注》。署款“文凤”,钦印“文凤书印”。如许要强的女子,出手的却是“柔”意十足的隶书。或许只能若此,才能刚柔相济,书写出不同凡响的意味来。她的隶书是刚柔相映、风生水起的。
民国 冯文凤 节临秦公簋
节临《秦公簋铭》,设色纸成扇,民国廿三年(1934年)作于青峰山寺。该书字体方正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
三、陈小翠
民国 陈小翠 抱愁别集诗
《抱愁别集诗》,纸本行楷扇面。款署“录抱愁别集诗,本龙先生正,小翠。”此扇行书行气疏朗,书风越唐而直追汉魏,隽雅灵动不失高古,实为难得的佳作。
民国 庄闲 禅诗手稿
《禅诗手稿》,梅笺尺牍,为庄闲出家后之参悟禅诗手稿。钤印朱文两方:“蘩诗”“慧闻室”。庄闲晚岁书法,刊落锋颖,乃一味恬静,在书家当为逸品,追求书法 “复真”,追求“内美”;通过碑、贴的“外齐之美”蜕变为无法至法的“内齐之美”,从外化之行迹回归内美之书写,极为重要。
民国 庄闲 白公张祐七言联
《白公张祐七言联》,书于1945年,庄闲时年七十有四。联语为“白公睡阁幽如画,张祐书碑妙入神”。款识:“乙酉夏日庄闲,时年七十有四”。钦印二方。该书隶楷兼收,力蕴千钧,端庄大度,为庄闲晚年精品之作。
民国 吕碧城 扇面日内即绘成奉寄手札
《扇面日内即绘成奉寄》手札,行书尺牍,1通2页,此系尾页局部。此犊纸本,每页纵22.5厘米,横14厘米。款识“姊碧城拜手”。其书内蕴唐书行、楷笔法,下笔轻重无矩自然,列成行而横无齐,可谓无意于佳乃佳也!
民国 张默君 山居八章之一
《山居八章之一》,近人李培洁说:“她(张默君)的书法,流利浑厚,毫无女子纤弱之气。”后人评价她的书法作品苍劲古朴,有气势、有变化、有聚有散,尤其是她的草书在当时女性作品中罕有其匹。
民国著名女诗人 教育家 书法家 张默君 草书 真迹
张默君平生兼擅诗书,喜好收藏古玉。她的诗作甚多,古体、律诗、绝句都有佳品,著有《白华草堂诗集》、《默君诗草》二卷。诗作体现了南社诗人的风格和时代女 儿的气息。张默君书法四体皆能,尤长章草、篆书。以草书传世居多,书法汇汉魏晋唐碑体,草书有索靖、宋仲温之风貌,仪态古雅拙重,行书秀雅脱俗。
民国 谈月色 瘦金书五言联
《蔡守碑文》、《寒琼遗稿》,以小楷瘦金书写,秀美精丽,端庄方正,雍容大度,倾注了先生的思想感情。五十年代的作品笔画丰满,用笔更加老辣苍劲,洒脱超逸, 字里行间充满了一种所向披靡的坚强意念,取势更为迅疾,力透纸背。八十三岁时,心脏病初愈,但角膜生翳,连折格痕迹也看不清,只是信手书来,却更恣情肆意,结字险绝,笔笔有法度,布白错落有致,已是人书俱老。
历国香扇面书法
历国香扇面书法
1938年迁居上海,研习诗文书画几十载,擅长楷行隶,兼工山水花卉,翎毛俱妙,被誉为中国当代女书画家中之怪杰,她的传 记被收入《美术年鉴》、《书画名人辞典》、《名人传记》。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