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6日 16:35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晏藜
资料图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最早产生的概念之一,在《说文解字》中通“原”,意为“开始”,也就是说,气原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后来经过历朝演变,它又从哲学延伸出去,中医、风水、围棋甚至节气里面都有了“气”的概念。“气”被认为是中国人维持生命的基本能量,而人生于四季之中,身不由己地会受到四季之气的感染。资料图
相比起人,物候对这“潇潇”秋气的反应更加直接。处暑过后,三个物候现象相继出现。《月令集》中说:“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都是自然界对季节转换的反应。秋在五行中属金,所以古人们认为秋气肃杀,老鹰受到这股气泽的影响开始捕猎。“祭鸟”是指老鹰在杀鸟之后并不立刻吃,而是“陈之若祭”, 就像人们祭祀祖先一样。其次,比起春蓬勃而起,夏繁盛相承,到了秋,恰好是处在一个“转”的时候,“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所以叫天地始肃。加之秋气又烈,在这样的气泽下,“过盛之物当杀”,自春夏储蓄够能量的五谷到了此时,也势必要落下。“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古代以五行阴阳来划分秋“阴”和“金”的属性,所以古时往往选“秋气至”时或动兵,或行极刑,都是因这么个缘故。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