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走进漠南 探一段蒙古亲王府的荣辱兴衰史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16-8-28 18:02:29     标题: 走进漠南 探一段蒙古亲王府的荣辱兴衰史

走进漠南 探一段蒙古亲王府的荣辱兴衰史                                            

                2016年08月28日 10:32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在漠南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巍峨的蒙古亲王府,它就是清朝喀喇沁亲王的府邸,是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贡桑诺尔布的故居,现已被辟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喀喇沁”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守卫者”。在夏朝以后,先后为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奚、契丹、女真、蒙古诸民族领地。唐代属饶乐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辽代属中京大定府。金代属北京路大定府。明初属大宁都司,后设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即兀良哈三卫,为蒙古族的驻牧地。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喀喇沁部落首领苏布地率部归附后金。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始建喀喇沁旗,后分为喀喇沁左、中、右三旗,喀喇沁右旗就是今天的喀喇沁旗。喀喇沁旗历史上管辖范围最大时达到四万五千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辽宁省大小。   
喀喇沁历史上一直因游牧与征战而居无定所,直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于今喀喇沁王府所在地起建郡王等级府邸,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晋亲王品级后,又在郡王府基础上扩建为亲王府邸。历代亲王皆有扩修,但中轴建筑形制一直保持至今。喀喇沁王府原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现存2.98万平方米,由5进22幢正堂、配房和厢房构成连续四合院式格局。府内苍松翠杉,府围绿水青山,环境优美和谐。   
王府雅乐是由和硕端静公主下嫁第五代札萨克葛嘞藏由宫廷带到漠南草原的,常用的乐器有马头琴、火不思、西纳干胡尔、胡笳、胡琴、云锣、笙、三弦、雅托克等,主要以马头琴为主。演奏曲目多已失传,近年来喀喇沁旗文化部门努力恢复了部分曲目,现在王府雅乐是赤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伴着悠悠的乐曲声,我们走进幽深的王府去探寻那些历史的遗迹,感受王府所承载的荣辱兴衰。

喀喇沁王府

喀喇沁王府为坐北朝南的建筑群,北枕林木葱郁的柏山,南临美如玉带的锡伯河,是风水极佳之地,不愧为漠南第一王府的称誉。

院内古树参天,庭院深深,雅乐响起宛如天籁回荡。多少历史浮沉令后人长吁短叹。

喀喇沁王府最后一位亲王贡桑诺尔布,开创了漠南蒙古教育之先河,先后创办了崇正学堂、毓正女学堂、守正武学堂。为喀喇沁右翼旗培养了大批先进人才。他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接受民主启蒙思想,大力推行旗政新举措,创造了振兴清代蒙族经济、文化的十项第一,令塞外蒙古诸部翘楚,被誉为漠南草原的骏马。

塑像前的马头琴

贡桑诺尔布亲王塑像

贡桑诺尔布(1872---1931年),字乐亭,号夔盦(Kui An),系成吉思汗勋臣者勒篾的后裔,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世袭札萨克亲王,兼卓索图盟盟长。他性情恬静,平易近人,通晓蒙、满、汉、藏等各种文字,喜吟咏,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好诗文、工书法,并擅长绘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他是蒙古民族近代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也是赤峰及东蒙地区近代史中最为著名的历史人物。

仪门只有在迎接贵客举行盛大庆典时才会打开。仪门上方悬挂五色彩布,彩布象征的是日、月、天、地、人的相互和谐,这是藏传佛教的信念。说明了藏传佛教对漠南草原的影响。

福晋的卧室

贡桑诺尔布十六岁时候迎娶了清皇室肃亲王隆勤的女儿善坤,贡桑诺尔布继承王位后,善坤就被称为福晋。福晋是满语,意为王妃、夫人。善坤积极协助贡王兴办教育,主要负责毓正女学堂的领导工作。

回事处

回事处是王府官员签到、禀事及管旗章京、协理等处理旗务的办公场所。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内蒙不少王公力图维护本集团的利益,又对曾主张“驱除鞑虏”的孙中山等人很不信任,贡桑诺尔布等人一度组织“蒙古王公联合会”,拒绝共和,甚至谋求“独立”。随后,民国政府强调“五族(指汉、满、蒙、回、藏)共和”,制定了优待蒙古王公的条例,他和许多内蒙王公才转而支持共和。1912年9月,他被任命为蒙藏事务局总裁,10月又被晋封为亲王。1914年5月,蒙藏事务局改组成蒙藏院后他仍然担任总裁,直到1928年。期间几次短期离任,都不超过一个月,是位长期主管中央边疆民族事务机构的“大总管”。在此期间贡王长期在京工作,盟、旗工作由章京和梅林负责。

回事厅东间墙上悬挂的百寿图

贡王办学耗费极大,为了支持办学,他把祖上珍藏的细软、名字画拿到北京琉璃厂变卖。崇正学堂开始40人,后来又招收官员和旗民的子女,还专门从内地和日本聘请教师,到1912年时已培养了600多名学生,为漠南各个民族培养了大批人才。

硬山建筑间的狭窄过道

亲王府建筑属无斗拱官式大木结构形制,各单体建筑皆有条石台阶、压檐石、角柱石、挑檐石。砖作遵循“活糙规矩不糙”(制度规矩优先,材料工艺量力而行),大木用材考究,用材硕大,结构严谨,多用椽飞,木装修豪而不华,瓦作采用传统筒瓦覆顶,室内天棚视等级功能而定,分藻井(承庆楼),井口天花(议事厅、回事厅)和一般吊顶,一般吊顶有的是平顶,也有的采取类似北京地区的单“切”或双“切”做法。室内皆地炕取暖。

议事厅

议事厅是王爷召集属下官员议事、处理旗务、会晤重要宾客及举行庆典的场所。是王府中体量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大厅正中高悬榜书匾额一方,原为康熙亲题“大邦屏藩”四字。讲述了喀喇沁旗的重要性。王座前有一条案,长约三米,宽一米,是极珍贵的黄花梨材质。两端案腿间镶又有紫檀木透雕二龙戏珠,工艺精湛。文革期间为旗广播站修理无线电设备工作台,一九九二年九月被盗,后公安破案找回,历经劫难,回到王府。

王府的孔庙

喀喇沁王府供奉着儒家的祖师孔子,王府办学时,学生入学是要拜孔子的。夏历二月仲春及八月中秋上旬,选天干纪日为“丁”的日子祭祀孔子,称为“祭丁”或“丁祭”。蒙古人一般是不敬奉孔子的,王府出现文庙,说明喀喇沁部落接受中原文化比较早,这也是它紧邻京畿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武庙的墙壁画满了精美的壁画。文革时期,这里和文庙是王府中学教师家属住房,文庙与武庙各住两个家庭

太平缸

喀喇沁王府的太平缸与沈阳故宫缸的形制是一致的。里面装满水用来防火及浇灌花草,过去院内有许多口这样的大缸,现在只剩下两口。为了保护文物和游人,现今大缸已经用玻璃保护起来。

庭院的点滴都记录了岁月的沧桑

虎皮

当年喀喇沁旗所属的卓索图盟境内黑松遍野,常有猛虎出没。清廷于乾隆年间在喀喇沁旗设立虎枪营,专猎杀猛虎。喀喇沁王亲任虎枪营营长,击毙多只老虎。现在王府还保存一张当年的虎皮。世事变迁由于卓索图盟是清廷碳供之地,两百多年的时间这里已经是满目疮痍,不见昔日浩瀚的林海。
雅乐声渐行渐远,兴衰、荣辱会化作那绕梁的余音吗?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