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后宫风流:周蔷为何至死面不向外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16-9-4 05:35:37     标题: 后宫风流:周蔷为何至死面不向外

后宫风流:周蔷为何至死面不向外                                                                                           (2016-08-23 06:11:35)

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有一个周蔷(大周后)至死也不肯面向床外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既反映了南唐后宫的风流韵事,也说明了连一个后宫都治理不好的风流文人,又怎能治理好一个国家?这个风流文人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生于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原名李从嘉,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也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初时,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李煜生得丰额骈齿,一目双瞳,因为相貌奇伟,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的猜忌。为避祸,李煜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志在山水间,无意争皇位。李煜善诗文、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词人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这是一个集昏庸亡国之君与一代词学宗师于一身,令人唏嘘的悲剧人物。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钟谟以李从嘉(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李璟大怒,流放钟谟至饶州,封李从嘉(煜)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迁都洪州(今南昌),立李从嘉(煜)为太子监国,留守金陵(今南京)。建隆二年六月,李璟病逝,李从嘉在金陵登基,更名为李煜,尊母亲钟氏为圣尊后,立妃周氏为皇后(大周后),封诸弟为王。李煜继位后,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月七日,时年四十二岁的李煜死于汴京,后世称其为南唐后主,李后主。

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十八岁的南唐郑王李从嘉(后主李煜)结婚,妻子是南唐开国老臣周宗的长女、十九岁的周蔷。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李煜即位,立周氏为国后,即大周后。大周后小字娥皇,比李煜年长一岁。她生得凤眼星眸,朱唇皓齿,冰肌玉肤,骨清神秀;且多才多艺,精通书史,善解音律,特别擅长演奏琵琶。中主李璟很欣赏她的技艺,特地把自己钟爱的烧槽琵琶赐给她,以示奖赏(据说烧槽琵琶传至北宋,宋徽宗极其珍爱。北宋灭亡后,烧槽琵琶下落不明)。

周娥皇善于作曲,唐代著名的舞曲《霓裳羽衣曲》,原是从西凉传入的法曲,经过唐玄宗李隆基的润色,变成规模盛大、气势宏伟的大型舞曲。杨贵妃当年之所以能集玄宗三千宠爱于一身,除了因为她天生丽质之外,也是与她最善于舞《霓裳羽衣曲》有关。只是安史之乱后,《霓裳羽衣曲》便失传了,到五代十国时,只保存了残破不全的曲谱。当时,一些宫廷乐人以及民间乐人都曾试图修复它,但均未成功。李煜得到残谱后,与周娥皇一起“变易讹谬,去繁定缺,遂清越可听”。修复乐谱成功之后,二人又按乐编舞,编成了霓裳羽衣组舞。他们又调集教坊宫娥,由周娥皇亲自教习。这之后,周娥皇便经常在宫中举行大型的霓裳羽衣歌舞会。《玉楼春》一词就记载了此事:“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丝策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照烛花红,待放马蹄清夜月。”这首词的上阙写春殿霓裳羽衣歌舞的盛况,下阙写歌舞之后余兴未了的情景,夫妻俩陶醉在了艺术的天堂里。

有一次,雪夜酒宴,酒酣耳热之后,大周后请李后主起舞,后主说:“你能创一新调,朕就跟你跳。”周娥皇当即让人铺上纸,一边唱,一边谱曲,“喉无滞音,笔无停思”,不一会儿,就创作了一支名为《邀醉舞破》的新曲。据说,她还能写小词,可惜没有词作流传下来。马令撰《南唐书》说她采戏弈棋,无不绝妙。她还是一位时装和发型设计师,曾设计“高髻纤裳及首翘鬃朵之妆”,人人仿效。

有这样一位可人儿作伴侣,叫李后主怎不心满意足?真个是从此君王不早朝。陆游的《南唐书》说,后主因为大周后喜好音律,他也“耽嗜”音律,无心政事。大臣虽极力劝谏,也无济于事。李后主因喜好音律,荒废了政事,这是南唐百姓的大不幸,却又是中国词史的大幸。假如李后主把他的才情全用在写诗上,最多只是一个二、三流诗人。幸亏有了大周后,让他倾尽才力注意于音律,并选择了配乐歌唱的词,用这种新兴的形式来创作,终于成为中国词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位帝王词人,给中国词史增添了亮丽的一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他的大周后才是。

李后主对大周后恩爱有加,他有一首词《一斛珠》是专门写妻子的娇娜多姿:“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可惜好景不长,乐极生悲,结婚十年后的一天,周娥皇突然病倒了,且久治不愈。见爱妻病倒,李煜茶饭无心,日夜陪伴在周娥皇的病榻前,盼望她早日痊愈。为了增强爱妻战胜疾病的信心,他将自己写的《后庭花破子》书赠娥皇,祝愿她能和自己同时青春常在:“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

大周后生有两个儿子,看见母亲卧病在床,四岁的次子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去佛堂前祷告,祝愿母亲早日康复,谁知因为年幼,力不能逮,从高高的椅子上摔下来,夭折了。爱子的死,让周娥皇悲痛万分,病情更加严重了。

就在大周后生病期间,其妹周薇(后来的小周后)借入宫探病之机与姐夫李煜偷情了。大周后偶然发现,恚怒。李煜负疚万分,朝夕相伴左右,所有的饮食他都是亲自照顾,汤药也一定要亲口尝过才喂给妻子,寒冷的冬夜,他也夜复一夜地守护在周娥皇身边,倦极便和衣而卧。“药非亲尝不进,衣不解带者累夕”。病入膏肓的大周后自知人生将尽,反而看开了,她对后主说:“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乘华,凡十载矣。女子之荣,莫过于此。所不足者,子殇身殁,无以报德。”她要求将李璟赐给自己的烧槽琵琶陪葬,又亲笔写下遗书要求薄葬。大周后支撑着为自己沐浴更衣,并亲手将玉蝉放进嘴里。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二月,大周后逝于瑶光殿西室,时年二十九岁。

据说,大周后至死面不外向。陆游在《南唐书.后纪传》中是这样记载:“或谓后寝疾,小周后已入宫中。后偶事幔见之,惊曰:‘汝何日来?’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对曰:‘既数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放后主过哀以掩其迹云。”这就是说,当娥皇抱病躺在床上时,小周后早已进宫,娥皇无意中从帐后看到妹妹在床前,惊问:“妹妹什么时候来的?”天真的周薇没有仔细考虑便回答:“来了几天了。”周娥皇马上明白了一切,她翻身向内,不再说话,至死都没再翻转身。大概是不能原谅丈夫和妹妹在自己病时偷情的原故吧!

周娥皇之死,让李煜非常悲痛,其中分明还有负疚的成分。他变得形销骨立,连走路都需要拄着手杖了。他还写了长长悼文追念周娥皇,并自称“鳏夫煜”。他以“鳏夫煜”作哀赋寄托哀思:“昔我新昏,燕尔情好。媒无劳辞,筮无违报。归妹邀终,咸爻协兆。他仰同心,绸缪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也如何,不终往告。呜呼哀哉!”李煜在悼文中借用了《诗经》中用来形容夫妻间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的名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可惜,写这句话的人,并没有与他相爱的人始终如一,携手偕老。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