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一跃纵身入火海,成就一抹中国红 [打印本页]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9-4 06:12:45     标题: 一跃纵身入火海,成就一抹中国红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6-9-4 06:16 编辑

    一跃纵身入火海,成就一抹中国红宝库2016.09.02                                        
明宣宗                                            
相传,明宣德年间,身着红袍的帝王看着映在白瓷上的红色身影,深受诱惑,便令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红瓷。但窑工们几经试验,都难以烧制出那抹完美的红。危难之际,一老窑工女儿得仙人托梦,纵身投入滚滚窑火,以血染瓷。相传,那一夜只见一团炽热的白烟腾空而起,满窑瓷器皆成红色。为了纪念这位烈女,人们就把这种红色瓷器叫做“祭红”(霁红)。
                                                    祭红釉梅瓶                                            
这种被蒙上神秘色彩的祭红瓷,红而不艳,静穆凝重,深受历代帝王喜爱。清乾隆帝曾在观赏一只宣德祭红梅瓶时大喜,特作《永宣窑霁红瓶》一诗赞许:
                                    
晕如雨后霁霞飞,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比画翻嗤画足空。
                                    现在,我们就来说道一番祭红的前世与今生。

                                                    
钧红釉瓷器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古人就已发明了低温红釉。到了北宋年间,河南禹县的钧窑完善了这一工艺,烧出了世称"钧红"的红釉陶瓷。但是钧红釉并不完美,往往掺杂进其他颜色。于是,到了明朝宣宗皇帝,其为了祭祖祭天,不惜重金地烧造祭红瓷。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霁红釉茶盏                                            
但是,红釉是一种极难掌握的烧制技术,景德镇的祭红在民间被称作“千窑一宝”,也就是上百炉的窑火中,才能得到一、两件祭红。所以在明朝宣德年后,几百年间一代又一代景德镇人,断断续续曾多次试烧这种红釉瓷器,但都没有烧出过当年那样的祭红。清朝人在《景德镇陶歌》里专门记述了烧制祭红的难度:

                                    
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
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

                            为什么祭红如此难以烧制成功呢?这得要从何为祭红说起。
                                                    
清乾隆祭红单色釉天球瓶                                            
“祭红”又被称为“宝石红”或“霁红”,祭红是中国传统陶瓷高温釉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最难烧造的珍贵品种。其娇而不艳,鲜而不过,红中透紫,紫而不蓝,色泽深沉而安定的特质,使历代皇帝为之倾倒。
                                                    
清乾隆霁红釉玉壶春瓶                                            
在放大镜的观察下,祭红釉会闪闪发光,呈天然红宝石般色泽。其工艺是将红玛瑙、宝石等天然物料研成粉,再加入一定量氧化铜与透明瓷料合成,之后,施于瓷坯上经1300度高温一次烧成的。虽然铜的着色能力强,但在高温下,铜离子的发色对温度很敏感,加之铜红釉在高温下粘度较大,稍不留神或窑火不适,则前功尽弃。所以至今,其标准配方及技术标准都无法计量与破解。

                                                    
明宣德祭红暗刻双龙碗                                            
明代皇室祭祀以青、黄、红、白四色瓷器分别象征天、地、日、月。红色代表太阳,也是大明朝的吉祥色。大明朝国号,本身就含有对神明与红色的崇拜。这也许是宣德皇帝朱瞻基不惜财力烧造祭红的精神源泉。由于明代宣德以后温铜红釉技术的失传,到嘉靖时,皇家祭祀只得改用矾红、枣皮红瓷替代。直到康熙年间,失传了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才得以恢复。而其中的郎窑红、豇豆红、朱红、宝石红等红釉瓷器的成功烧制,使红瓷出现了另一番兴盛景象。                                                                                     
红色,代表中国,从故宫的城墙到天安门城楼,从国旗到国徽,处处彰显着红色的力量。红色千千万万,红瓷也各种各样,但唯有祭红,是胎带着愿景、融入了精神、充满着奥秘,成为无数人追求却至今无法超越的中华瑰宝。

                                                    
明代祭红碗                                            
烧造祭红成本极高、成品率极低的事实,用“万里挑一”形容毫不夸张。“要想穷,烧祭红”,是窑工对祭红难得的生动描述。为了不让这一中华瑰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尝试利用现代技术让祭红“复活”。
                                                    
皇家精典红瓷祥云八件套                                            
1985年,湖南科研人员开始研制一种能够耐高温的大红色陶瓷。经过18年努力,2002年3月,一份大红釉料在1250℃的高温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分解,大红色釉宣告成功,并被命名为“中国红”。欣喜的人们将此誉为“祭红重现人间”。姑且不论“中国红”是否等同于“祭红”,但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正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路上代代传承。
                                                    
清乾隆祭红釉碗                                            
祭红是一种釉色,也是一种精神。在儿童眼中,它可能是枣红。在年轻人看来,它也许是嫣红。男人认为它是紫红,女人们则可能称之为玫瑰红。而在饱经风霜的老人眼里,或被视为血色铁红。祭红,这种用亿万年水火洗礼形成的宝石做原料,又经千百度火焰考验后脱颖而出的神秘釉色,一开始就充满着精神与传奇。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9-4 15:23:57

赞!漂亮。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9-4 21:33:44

谢谢关注!
作者: 思雨    时间: 2016-9-30 10:22:41

学习!收藏。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