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
长白山沟壑纵横,山高林密,野兽出没,蛇虫游弋,人迹罕至,放山艰苦而危险,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了放山人的集体组织---参帮,参帮的领头人,叫作参帮“把头”。早些年,长白山里伐木、放排、采金、挖煤等山里活计的头儿,都叫作“把头”,对于参帮把头,他的权威来自于野外生存与采参的真实本领,德高望重、懂山规、讲诚信、熟识地理生物知识,指挥着整个放山活动。把头是放山采参活动中的中心人物。长白山
拉帮。谷雨挂锄的农闲季节,山民们就要跟随把头放山采参了。放山之前,先组织帮伙,叫“拉帮”,参帮由把头、端锅的(做饭的)边棍(把头副手)及初把郎(初次放山人)组成。人数须为单数,放山人把野山参视为人,讲究“去单回双”,加上人参凑成双数,再选黄道吉日,表示去时吉利,回来快当(快当是满语,顺利、顺当之意),体现了挖到山参的祈愿。参帮在把头带领下到老把头孙良墓前跪拜,祈求老把头孙良保护参帮的安全,能抬到大棒槌(长白山人把人参称为棒槌)。离孙良墓较远的人们则在家附近的山神庙祭拜孙良。(此次放山人员由福参源王俊宝、把头陈元明、边棍孙卫东、及李雪鑫、燕集慧、陈元明、王福林、刘元喜、徐继德等人员组成)长白山
进山。拜过老把头孙良后,参帮在把头带领下拉背儿进山(拉背儿是放山行话,就是背着放山工具进山)。从前,拉背儿是用背筐,背筐里要装上放山吃的粮食、咸菜、盐、炊具、老旱烟袋、抬参工具和睡觉的用品。有些放山把头还随身带个戥子称,旧制的老称,十六两为一斤,人参“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指的就是老称的重量,那时的八两是现在的半斤。能采到大棒槌,把头是要称一称的。进山途中,每逢遇到山神庙,参帮必拜。长白山
把头观山景。观山景就是把头凭经验看哪片山会有人参,不能让参帮走冤枉路。陈把头根据经验,看坡向、山形走势、树头、草头等植被生长情况及是否有老埯子(曾经抬出过人参的老坑)等确定参帮在哪里搭地抢子(住处)、去哪片林子放山。长白山
把头观好山景,就要带领参帮选地方“压抢子”即搭建住所。抢子压在哪,哪里就是家。放山人在抢子里吃饭、睡觉、避雨、休息。美丽神奇的人参故事,最先就是诞生在抢子里。长白山
陈把头用三块石头在抢子前搭起炉灶。炉灶要离抢子保持距离并根据风向选择搭设地点,防止炉火燎到抢子。大的参帮或长期放山的参帮会单独设一端锅做饭的人员,小的参帮或短期放山的则大家一起做饭。长白山
搭完抢子,砌好炉灶后,陈把头在地抢子后侧的岩石下用三块石头搭砌“老爷府”(老把头孙良庙),带领参帮上香祈愿。每次拿饭(吃饭)前,把头都要把食物先给老把头孙良供上后参帮才能拿饭。参帮成员大小便都要远离老爷府,并不能冲着老爷府方向,那是对老把头的不敬。长白山
一切安顿妥当,参帮稍作休息,陈把头带领参帮到来到选择好的林子里准备排棍、压山(寻找人参的过程称为压山)。长白山
在压山前,所有进山的成员要站在一起,齐声呐喊:“开山啦。。。。。”众人接:“拿大货”,目的是振奋士气,惊走野兽。也叫‘晃山’。长白山
压山过程中参帮拨草缓行,仔细寻找人参。讲究“宁落一座山,不落一块砖”。长白山
参帮行进中,把头和边棍一边压山寻参、控制队形,一边打拐子,打拐子就是折断树枝或抓一把青草放到树杈上留作标记,以标记出此间距内已经寻找过人参,免得走重复路。大林子里棘草丛生,如不打拐子留下标记,真的很容易走冤枉路。长白山
参帮人员压山过程中,每个人根据排棍时的自己所在位置一直前行,走过的路不许回头反复找参,免得其他人员怀疑其有私自藏参之嫌,再则也容易掉队发生危险。前进中即使遇到大倒木或小石砬子也不许绕行,只能翻越,目的是不能错过任何一处地方。根据经验,有些大棒锤(野山参)就长在倒木下或石砬子上。长白山
林密草深,几步之外不见彼此,又不许乱喊,因此要用索罗棍敲击树干的办法彼此联系,称为“叫棍儿”。长白山
压了一下午山,参帮一无所获,陈把头叫棍儿要求参帮向他靠拢,拿墩儿(休息)、拿火儿(抽烟)、准备要一起下山回抢子第二天继续压山。长白山
参帮回到地抢子(住处),索罗棍要立在“老爷府”前一字排开,整个放山过程中索罗棍不能倒下或坐在屁股下,即使拿蹲儿拿火儿时也要搂在怀里或插到土中,如果索罗棍倒下,把头就会停止当天的采参活动下山。长白山
陈把头和端锅的生火做饭,以前放山的粮食,全是小米。小米熟得快,吃起来香,营养丰富。现代人放山还带大煎饼,煎饼不容易坏,也抗饿。放山人不许带肉、油和蜂蜜,因为肉香和蜂蜜能招来大牲口(野兽),只能就地取材,采集些蘑菇和山野菜,加把盐煮上满满一锅。放山生活是极其艰苦。长白山
放山人都要在地抢子前隆起火堆,累了一天的兄弟们围着火堆拿饭(吃饭)、聊天、听把头讲放山规矩和人参故事,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初把郎燕集慧还在抢子门口发现了一苗巴掌子(二年生人参),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几百年来长白山的放山人一直遵守着“抬大留小”的山规,灯台子(三匹叶)以下的小人参不准拿,待其长大留给后人采挖。这是放山人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火堆的作用很大,彻夜不熄,既能去防止野兽侵扰,又能防止深林中的蚊虫,还能取暖、烘烤身上的潮气,免得放山人生病。长白山
劳累了一天的参帮渐渐进入梦乡,鼾声四起。陈把头要等到弟兄们都睡着了才能最后一个拿觉(睡觉),他要给火堆添些柴,查看地抢子周围安全状况,给参帮弟兄盖好衣服防止受凉,夜里还要轮番叫起弟兄们烤烤身子,驱驱湿气。这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参把头的职责和高尚品德。长白山
翌日清晨。陈把头早已和端锅的做好了饭,陈把头先给老爷府供上了饭菜并向老把头孙良祈愿,保佑大家安全、开眼拿大货,喊醒熟睡的参帮弟兄烤火、拿饭。按照山规,不得洗脸,不得刮胡子,只需用溪水濯眼,俗称“开眼”,以确保今天顺利“拿货”。,这也是老放山人留下的规矩,不能洗掉从家中带来的幸运之气。长白山
陈把头带领参帮在大山里寻了几日,这天又进入了另一处山林,参帮里的初把郎儿李雪鑫说他在夜里做了个好梦。有时候把头或者其他人会根据晚上做的梦决定压山的地点,此时众人只管跟随,不能点破。确有许多放山人根据梦境找到人参的经历。那一般是挖到棒槌的好预兆。放山人都非常相信“梦境”说。长白山
陈把头所以今天要带领参帮选择到这一处林子里,也是因为夜里听到了棒槌鸟的叫声。长白山
大家摒住呼吸,不放过任何一个地方在棘草丛生的山林里蹒跚前行。突然听到远处有人喊山:“棒槌”,众人还没愣过神来,陈把头就连忙接山:“什么货?”对方应山:“五匹叶!”长白山
原来在一个石崖下,王福林发现了一苗五匹叶的大人参,参籽已经脱落,他怕喊炸山(喊错,喊错了参帮就要结束放山回家),经仔细辨认后才大声喊山。陈把头连忙带领参帮跪拜,感谢山神老把头保佑,让我们开了眼,拿到大棒锤。并立即上前,用棒槌锁(是用一根三尺长的红线绳,两端各拴一枚铜钱,用于栓参,起到拴宝和固定作用。老放山人的说法是,发现野山参,要用红绳将其拴住,防止人参跑掉。)将其拴住。放山人都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喊山的规矩使得财宝公开透明,大家有福同享。长白山
陈把头在人参上搭起过梁固定参杆(防止抬参时参茎倒掉折断参芦),从背筐里取出抬参的快当签子等专用工具,开始开盘子抬棒槌。长白山
抬一棵参,要动用许多专用工具。其中有快当签子,是用鹿角或鹿骨削磨制成六寸长的签子,用来拨土挖参,质地坚硬顺滑,不吸水不霉变,所以不会带霉菌,在划伤人参时不会使参体腐烂。长白山
陈把头用了足足四个小时,终于将这苗大棒槌没断一根毛须完整地抬出,参帮弟兄们兴奋异常地围在陈把头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这苗大棒槌,啧啧称赞!这苗参足足有十五钱重,六七十公分长,陈把头根据经验说参龄至少有八十年。长白山
陈把头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亲自剥了一块树皮打棒槌包(长白山区放山人包人参的传统参包)。常选用红松树皮或桦树皮。即能保证人参不受损坏,又能保持人参浆气不跑,保持人参新鲜。长白山
陈把头和边棍儿(把头副手)孙卫东两人小心翼翼地在树皮内衬上青苔,这苗大棒槌美美地睡在青苔上,边棍儿孙卫东又在抬出人参的埯子(参坑)里抓了一把土,放山人俗称“离娘土”盖在人参上面,这苗大人参就不会想家,就会被请出大森林,就会去寻找人世间和她有缘的那个人结缘。长白山
陈把头给棒槌包系上红布,像是给在大山里修行了近百年的参姑娘盖上了红盖头,迎娶她去与她有缘的如意郎君接姻缘。长白山
砍兆头。按照老规矩,在抬出人参的埯子旁边选一棵老松树或其它树木,剥去树皮,砍成方形轮廓,在上面标出放山人数和出土的人参大小(几匹叶),以示后人或其他放山人这里曾抬出过大人参就叫砍兆头。长白山
陈把头在砍完的兆头上涂上泥巴,防止标志随着树木的生长逐渐消失。有的把头也会用火把将兆头薰燎一下,无论过多少年记号也不会消失。长白山
抬到大人参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长白山参帮一直有个规矩,就是无论抬到多大的人参,都不准议论价格,不准议论能卖多少钱。以前的参帮抬到人参时下山途中也不能表现出喜悦的表情,因为隔墙有耳,议论价钱会被外人或土匪听到,也会让参帮内部成员对价格期望过高而影响团结。陈把头和边棍儿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长白山
参帮回到抢子里,陈把头把棒槌包置于老爷府前,焚香敬老把头孙良,感谢老把头的保佑,保佑了参帮弟兄们平平安安,没有走麻达山(迷路),并且抬到了大货(人参)。长白山
参帮要下山时,抢子不能拆,剩余的粮食、盐和火种包好后留在抢子里,给其他放山人或走麻达山的人留着,这是长白山区世世代代放山人留下的规矩。长白山
回到县城,陈把头把人参卖了个好价钱,收人参的郑庆余老板也说很久没见到这样的好货了。历代参帮抬到人参,无论卖到多少钱都人人均分,把头也不多拿。长白山
放山之前,参帮在采参祖师孙良墓前祭拜祈愿,当时许下什么愿就要还什么愿。陈把头和王俊宝买了猪头和贡品带领参帮来到孙良墓前还愿,感谢老把头孙良的保佑。长白山
陈元明把头和王俊宝带领参帮去放山的大林子,位于通化县大川村后的岗山岭,这里森林茂密,生态原始,是清代皇室正白旗分封的采参山场。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