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6日 17:55
来源:澎湃新闻网
张骞墓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张骞率领百余人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合击匈奴。但在途中他被匈奴人扣留。匈奴王给他提供了优渥的待遇,并让他娶妻生子。但张骞念念不忘自己的使命,在经历了13年的囚徒生活后逃走,西行数十日来到了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问题是,张骞被匈奴人扣在什么地方?林梅村认为,张骞被扣的地方应该在塔里木盆地,而非蒙古高原。首先,《史记》虽然记载了张骞与匈奴单于的对话,但并不表明他被扣在了蒙古高原的汗廷。匈奴的单于分为大单于和小单于,大单于驻地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流域,而与张骞对话的单于应该是驻在塔里木盆地僮仆都尉(今轮台)的小单于。其次,小单于曾对张骞说,月氏在我的北面,而塔里木盆地的北面正是伊犁河。月氏的西迁,是先从敦煌迁到伊犁河,再从伊犁河迁到阿姆河。最后,张骞明确说明自己行数十日到达大宛,如果从塔里木盆地行数十日到大宛是可能的,而即使在今天,从蒙古高原行数十日也不可能到达大宛。因此张骞被扣留的地方一定是在离大宛比较近的地方,且一定是在伊犁河的南面。张骞第一次通西域路线图
我们知道,在以马为主要运输工具的汉代,从长安(今西安)到大宛(费尔干纳盆地),选择吐鲁番北部靠近草原的道路是更加便捷的。在中国内地,游牧之间的分界线在长城;在新疆,则是以天山为界,天山南面是绿洲农业,天山北面则是游牧草原。张骞为什么舍近求远选择南道?主要是为了躲避匈奴。但他没想到的是,途中还是被匈奴抓获扣留。这表明,当时匈奴对塔里木盆地的控制还是很有效的。霍去病墓
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选择的路线与第一次出使时不同,走的是丝绸之路天山廊道(北道)。基本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和楼兰,向北到达吐鲁番盆地,再沿着天山北麓西行,经伊犁河谷、昭苏草原,最后抵达乌孙国都赤谷城。“黄金之丘”出土的金器
1978年,苏联和阿富汗的考古学家联合发掘了著名的“Tilia Tepe”(黄金之丘)。Tilia是“黄金”的意思,Tepe是突厥语,意为“土丘”。此处共有9座墓,但在发掘了6座墓之后,就被苏联入侵阿富汗所打断。此墓年代应为公元前1世纪前后,共出土2万多件金器,多数嵌有绿松石、红玉髓等宝石。在发掘的6座墓中,5座墓主为女性,1座为男性。最新的研究表明,6座女性墓的墓主人中,至少有一半应是大月氏的国王,而大月氏有以女性为王的传统。关于男性墓的墓主人,林梅村认为可能是中国史书记载的贵霜第一位国王丘就却的父亲。这些墓采用箱式木棺,与在新疆尼雅遗址发现的一些木棺形制相似。除金器外,墓中还出土了安息、罗马、印度的钱币和中国的铜镜,显示出墓葬复杂多元的文化内涵。拥有如此丰富的黄金宝藏和精细复杂的制造工艺,也难怪西迁后的大月氏不愿跟汉朝结盟,再与匈奴为敌了。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