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长征中李克农如何破获朱德身边保卫干部携机密叛逃案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16-9-16 05:01:13     标题: 长征中李克农如何破获朱德身边保卫干部携机密叛逃案

长征中李克农如何破获朱德身边保卫干部携机密叛逃案   

        2016年09月15日 12:50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王俊彦

核心提示:杨世坤掌握红军特别是朱总司令许多机密,准备带她到南昌国民党“剿匪”行营投敌,然后两人共享荣华富贵。

本文摘自:《法制晚报》2016年9月5日第5版,作者:王俊彦,原题:《李克农:保卫长征顺利进行功不可没》
李克农是“龙潭三杰”之首,他与钱壮飞打入敌人心脏搞到密码本。回到中央苏区后,他先后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在长征中起到探照灯作用,关键时刻获取促使红军长征的关键情报,作为长征先遣队直接保卫长征顺利进行。
关键情报
党中央撤离上海后,1933年12月,李克农转道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先后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等职。1934年8月底,李克农等红军总参谋部情报人员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电报,获得了蒋介石向中央苏区腹地发起总攻的部署情报。时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的杨尚昆在《杨尚昆回忆录》中提到:“1934年9月下旬,中革军委通知我们:蒋介石的北路军、东路军将对瑞金发起总攻击。”杨尚昆的回忆同样提供了重要信息:1934年9月下旬,中革军委收到了国民党军发起总攻击的情报。
李克农很重视中共上海“特科”成员莫雄,对莫雄提出的入党要求,李克农请严希纯转达了党的意见:“莫先生是革命老前辈,孙中山的忠实信徒,请求加入共产党,我们是欢迎的。组织上认为莫先生在国民党中资历老,社交广,为方便工作起见,以暂不参加共产党为宜。今后凡对我党有利的事,望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帮助。我们党难得的是有一个虽然不是党员,但又一心为党工作的同志和朋友。今后,参党的机会是很多的。你虽然不是党员,但党需要你做的事,而又是你力所能及的,就请你帮忙解决,你认为对党有利的事情,你就尽力去做。如果你能做到这两件事,我们便十分满意。”
莫雄对此深表理解,把李克农的这番答复当作自己对党的承诺,并为此奋斗一生,曾暗中多次为地下党提供巨大帮助。
10月7日,周恩来、李克农又收到项与年九死一生送来莫雄搞到的蒋介石围剿红军的情报时,暗自吃惊,几乎认不出眼前站的老叫花子就是相当熟悉的老部下项与年,感动之情无以言表,意识到红都瑞金已处于敌军极为险恶的包围之中,若不断然采取果断措施,十天半月后,就会被敌人围困得难以脱身,于是决定将原定10月底、11月初突围转移的计划提前实施。随即,红军部队在兴国、长汀等地阻击敌军前进,并从组织、舆论、行动计划等方面,开始了突围转移的直接准备工作。10月10日晚,中央党政军机关撤离瑞金,发布了中央主力红军战略突围转移的命令;10月16日晚,经过集结、休整、补充的8。6万多名红军,开始夜渡于都河,踏上了长征路。
借路粤北
在红军长征前,红军保卫局局长李克农受中央和周恩来的指示,同号称“南天王”的国民党广东军阀陈济棠的代表密谈互不侵犯、国共合作问题。
1934年9月,陈济棠给周恩来写信,并派密使“李君”化装成商人,进入苏区。
李克农接待陈济棠的密使“李君”,立即引他去见周恩来,密使交上密信。陈济棠在信中表示,赞同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为了协调双方关系,建议双方互派代表,进行密谈。
周恩来指示李克农妥善接待客人,严格保密,并立即与朱德总司令研究对策,一同向红军顾问李德报告。
哪知李德听了哈哈大笑,认为红军与军阀合作,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不容商量,一口断然拒绝。
周恩来、朱德见这位洋顾问主观蛮横,根本不了解中国国情,便又去找博古。
刚开始,博古也极力反对,认为陈济棠是军阀,不能对他抱有幻想。朱德、周恩来耐心地向他解说,指明此事事关利害,最后博古才决定把此事交给周恩来、朱德全权办理,自己不再干预。
于是,时任红九军团军团长的罗炳辉内弟“李君”很快就找到了李克农,在李克农的亲自陪同下,他与周恩来、朱德进行了极其秘密的会晤,并将陈济棠的密函当面交给了周恩来。毛泽东、周恩来及时抓住这个时机,设法打开与粤军和谈局面。
红军开始长征,行前为打通道路,党中央又派何工长、潘汉年再次与广东军阀谈判,达成了五项协议。红军过粤北期间,陈济棠给前方一线部队明确的任务是“保境安民”;规定的战场纪律是“敌不向我开枪不准射击;敌不向我攻击不准出击”。
从10月14日傍晚到18日傍晚,集结在于都境内的中央主力红军和中央野战纵队渡过长征第一河——于都河,向粤北突围转移。陈济棠按照“秘密协议”,给红军让出了一条宽40华里的通道。这样,使红军较为顺利地突破了蒋介石布置的第一道封锁线,进入粤北南雄境内。
蒋介石得知消息后,即令陈济棠等人在粤北组织第二道封锁线给予阻截。陈济棠令部下到仁化、乐晶、汝城附近设防,但下属军官同时也得到命令:“让出红军西进道路。”10月27日,红军下达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命令。同样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于11月4日又顺利突破了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
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蒋介石再次颁布紧急“堵剿”电令,在第三道封锁线上修筑了数百座碉堡,加强防堵。红军认真执行“秘密协议”,不入广东腹地,只沿粤北西进。于是,红军一路未遇粤方顽强阻截,又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封锁线。
蒋介石的计划一次次落空,部署一次次被打乱,他终于觉察到自己算计陈济棠不成,反被陈济棠狠狠“耍”了一把,不禁恼羞成怒,亲自给陈济棠拟写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电报。
陈济棠害怕日后难以逃脱责任,为了不留下任何把柄,急忙销毁了与红军谈判的文件记录,命令叶肇、李汉魂和李振球等师分头尾追红军进入湖南。但他们的先头部队距离红军有一二天路程,而且各部追至蓝山后,便都立即撤回到广东防区。陈济棠部对红军的这种追堵,被国民党南昌行营第一厅中将副厅长、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晏道刚喻之为“敲梆式的堵击,送行式的追击”。
红军长征在突围时,红军有意选择广东军阀陈济棠的防线为突破口,顺利通过三道封锁线,既没有重大伤亡,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借路陈济棠,李克农功不可没。
夜擒敌特
1934年11月,长征红军进入广西苗族居住区。
一天,红军住在龙坪镇,夜间大约12点左右,龙坪侗寨一间木楼突然起火,火借风势,大半个侗寨顿时变成一片火海。周恩来亲自指挥红军战士救火,同时命令红军保卫人员密查纵火特务,组织红军干部战士从大火中抢救老乡。然后,周恩来召集国家政治保卫局长邓发和李克农等负责同志,研究敌情和火灾发生原因,他在会上指出:
“可以肯定这火是敌人放的。万恶的反动派企图用这种卑鄙手段,来证实他们那种‘共产党杀人放火’的无耻谣言,来挑拨、破坏我们与群众的关系……我们一定要把放火者查出来,彻底揭穿敌人的阴谋!”
邓发、李克农组织国家政治保卫局干部深入发动群众,红军干部战士也行动起来,提高警惕顺藤摸瓜,当天夜里就在龙坪镇查出三个可疑人,一个个贼眉鼠眼,拼命为自己辩解。
经邓发、李克农和国家政治保卫局干部审讯证实,他们是国民党收买、派遣的特务、地痞和流氓,费尽心机伪装成红军,专门混到红军驻地,乘红军不备放火,再趁火打劫,造谣惑众。
第二天,红军在祠堂公审纵火特务,揭露敌特的卑劣行径,宣传红军及我党的政策,并发放救济款接济受损失的群众。侗族群众明白了事情真相,了解了红军是穷人的子弟兵。于是,侗族群众开始积极帮助红军,当向导、做挑夫,许多青壮年还加入了红军。为纪念这段历史,后来当地群众就把“杨氏鼓楼”改称为“红军楼”,审判纵火特务的祠堂也被称为“审敌堂”。
在1934年春天的一次与敌人遭遇战中,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发现,朱德身边的保卫干部杨世坤的衣物和枪弹都不见了。因为杨世坤是朱德总司令身边工作人员,掌握大量机密,万一落入国民党特务机关之手,将对红军造成严重威胁。杨世坤失踪后,康克清马上报告首长。
周恩来、朱德立即召见李克农,要他抓紧破案,不能有丝毫马虎。
李克农接受任务之后,先向杨世坤周围的人了解有关情况。得知杨世坤与一个富农家的媳妇来往密切。此时已到深夜,康克清随李克农马不停蹄来到这个富农家里,找到了那个女人,但她就是不承认与杨世坤有来往。不管怎么做工作,她都一口咬定什么都不知道。康克清、李克农采取攻心战术,经审问,富农媳妇才招出了杨世坤的藏身地点,就在村子附近一座山上的亭子里,并抽泣着说,杨世坤掌握红军特别是朱总司令许多机密,准备带她到南昌国民党“剿匪”行营投敌,然后两人共享荣华富贵。
趁着夜色,李克农派人包围了小山。天亮以后,警卫队员开始搜山。在接近亭子时,警卫队员向杨世坤喊话。然而,杨世坤占据有利地势,已经听不进同志们的呼唤,躲在亭子里玩命地开枪射击,打伤了几个人。为了减少伤亡,李克农带领战士们用假目标吸引杨世坤的注意,其他人从不同方向一拥而上,当警卫队员冲进山上的那个亭子时,杨世坤已倒在血泊之中,自杀身亡。
保卫长征
长征途中,李克农率领侦察分队随军委先头部队行动,沿路侦察敌情。中共临时中央还任命李克农担任中央纵队驻地卫戍司令,负责率领原红军政治保卫部门干部,沿途进行地面侦察。红军每到一处,李克农都负责选择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驻地及领导人的宿营地,以确保红军首脑机关和部队的安全。李克农的工作对保卫党中央和领导人员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长征途中每到一地,李克农都收集、阅读书报杂志,从中搜集情报。后来,他发现毛泽东很重视分析研究报刊、杂志,从公开情报中获取情报信息,就更加注意收集书报杂志,并交代打前站的同志帮助搜集,及时送给毛泽东、周恩来。
遵义会议期间,李克农始终在会场外指挥警卫。红军抢渡金沙江时,李克农的主要任务是调查敌情。在开会讨论如何渡江的时候,指挥员刘伯承说:“抢占渡口首要的是夺取渡口的船只。抢船是渡江战役关键性的行动。”李克农说,抢船用大部队不行,要用小分队;不能正面抢船,要智取:组成精干的侦察组,化装成国民党兵,到伪乡公所征船。这一方案得到了刘伯承等人的赞同,果然搞到了船,红军顺利渡过金沙江。
1935年10月,李克农奉中央军委调令,调至先遣工作团工作。该团任务完成后,他又负责组织突击队驻道左铺,担任向洛川方面进行侦察游击的任务。后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北。
长征途中,李克农还是唯一拿相机的人,可惜他拍过的那些珍贵的胶卷当时没有条件冲洗。后来,这些胶卷在国民党搜查八路军贵阳办事处时遗失,成为他终生的遗憾。
在1962年2月李克农的追悼会上,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宣读的悼词中说:“(李克农)在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坚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了斗争,同为革命而牺牲了的钱壮飞、胡底同志一起,对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