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故 乡 秋 色 [打印本页]

作者: 张也    时间: 2016-9-27 10:58:38     标题: 故 乡 秋 色

本帖最后由 张也 于 2016-9-27 11:04 编辑

故 乡  秋 色                     
2016年09月22日21:04

     故乡地处丘陵地带,那里的秋色很美。小丘分布远近有别,高低错落有致,把朴素无华的故乡小村庄环抱在怀里,成为故乡天然的屏障。
          立秋过后,金风送爽,故乡人面对满坡遍野等待收获的大秋作物喜得眉开眼笑。此时,站在高坡上极目四望,犹如在欣赏大自然赋予故乡壮丽的画卷,令人陶醉神往。脚下,平坦田地里的庄稼整齐有序,坡梁上的农作物有的静立在梯田里,一层高过一层,有的则随着低缓的坡势自上而下的生长着。熟透了的高粱就像一片片红色的落霞,玉米仿佛腰间挎着带红缨的刀枪的战士威武的站立着,穗子低垂的谷子和泛黄的豆类作物酷似一块块金色的地毯,花生的蔓子黄绿斑杂,长长的红薯蔓子上的叶子都变成了紫色,炸开的棉桃像一朵朵白莲花,把故乡秋色打扮得绚丽多姿,壮观锦绣,农民洒下的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收。高粱和玉米的叶子像是长刀利剑,秋风吹来沙沙作响。
          高粱玉米谷子和黄豆在镰刀的“嚓嚓”声中相继应声倒下,运回场院上,等待打完场后颗粒归仓。收获红薯和花生时,大人孩子更是愉快欢欣,大人们先把红薯的蔓子割掉,再挥起镢头一棵一棵地刨出来,小孩子就跟在后面拾起那些像小胖娃娃似的红薯装进筐里。有时候就地用特制的小铡刀,很快就把红薯切成厚薄均匀的红薯片,端到长满荒草的沙土地上“哗”地一扬,让太阳晒成基本不沾土的红薯干,以备冬天食用。切出的薯片很甜,人们就随手拿起几片美滋滋地吃起来。收获花生时先把地刨松,拽着花生蔓子连根拔出,就能把连在根部带着硬壳的花生一并拽出来,然而还有不少与根部脱离的花生埋在地里,需要人们用工具仔细地翻土寻找。小孩子最喜欢干这个营生,因为找到的花生都归为己有。找得多了,他们就三五结伙在地垄上斜着掏一个上下相通的洞,捡些干草和树叶子洞中,再把花生倒进去,用土封住塞入洞口,但要留出烟道,再从底下的洞口点上火,大约过十分钟连烧带烤花生基本熟了,掏出来围在一起分享野外美餐。那情景连同他们的欢声笑语又构成了故乡秋色的另一道风景线。
          晚饭后,人们来到场院上,坐着蒲团,沐浴在清爽的秋风里,男人吸着旱烟袋,女人搓着麻绳,随心所欲地唠嗑,谈论着丰收的年景,筹划着播种越冬的冬小麦。故乡的秋夜温馨祥和,飘散着五谷的香味,荡漾着庆丰收的笑语,是那样的陶醉迷人,至今令我回味无穷。


作者: zxcvb    时间: 2016-9-27 14:40:14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 冬雪    时间: 2016-10-18 16:38:04

故乡的秋夜温馨祥和,
飘散着五谷的香味,
荡漾着庆丰收的笑语,
是那样的陶醉迷人,至今令我回味无穷。

作者: 张也    时间: 2016-10-19 21:21:07     标题: 秋色赋

本帖最后由 张也 于 2016-10-19 21:22 编辑

秋色赋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早晨到海边去散步,仿佛觉得那蔚蓝的大海,比前更加蓝了一些;天,也比前更加高远了一些。
回头向古陌岭上望去,哦,秋色更浓了。 多么可爱的秋色啊!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是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闪烁着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象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做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象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多么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啊! 在这里,我们根本看不到欧阳修所描写的那种“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的凄凉景色,更看不到那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的悲秋情绪。
看到的只是万紫千红的丰收景色和奋发蓬勃的繁荣气象。因为在这里,秋天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而是繁荣昌盛的标志。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伤,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 个时代,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泽。
我爱秋天。
我爱我们这个时代的秋天。
我愿这大好秋色永驻人间。

作者: 浪淘沙    时间: 2016-10-20 07:43:45

故 乡 秋 色 一派田园风光。
作者: 张也    时间: 2016-10-22 14:05:23

谢谢关注!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