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乘坐的火车被炸毁
1928年6月4日凌晨5时30分,返回沈阳的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重伤不治,当日死去。民间传说张作霖死前给张学良留下遗训:“一切以国家为重。”但张家后人,张学良侄子张闾实说,张作霖喉咙被弹片切断,送回来后一句话没说就死了,而且当时消息封锁严密,也不可能有什么遗言。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
在中国的互联网和一些不入流的杂志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张作霖不畏日本力争国权的段子,比如对待日本人要“手黑”,在电视剧《少帅》中,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也是一身“正气”,不惧日本威胁,在此类舆论的影响下,张作霖俨然是鞠躬尽瘁,相忍为国的“大英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张作霖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日本统治阶层看来,东北还是清政府的领土,那么张作霖怎么看呢?1912年1月,张作霖拜访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落合谦太郎时明确表示:“本人认为与其将东三省委于南方人之手,勿宁让予外人更为了当。当此时刻,日本国如对本人有何指令,本人自必奋力效命。”显然,张作霖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不以为然,而且认为把东北给南方革命政府,不如给外人,这里的外人显然指日本人。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的认同上,张作霖还不如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日本人石原莞尔,后者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兴奋地大喊万岁,鸣枪庆祝。张作霖与日本人的合影
日本人付出这么多代价,张作霖当然不可能不出血本,他的血本就是东北的权益。1917年,张作霖为达成个人目的,大规模出让东北路权,让日本人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铁路修筑权,如1917年四平至郑家屯铁路、郑家屯至洮南、郑家屯至通辽,都由日本人承建。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前夕,日本以支持张作霖为代价取得了开原至朝阳镇,吉林至敦化,长春至大赉、洮南至齐齐哈尔等四条铁路的修筑权。在张作霖的积极配合下,日本人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满蒙五路”计划,而这是袁世凯和段祺瑞都不敢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南满铁道株式会社
另一方面,铁路的经营权由满铁(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掌握,满铁下设调查部,其成员伪装成商、医生等职业,搜集中国战略资源等各种情报,40年间,满铁提出各种调查研究报告6200余份,各类资料50万件,这为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种基础与张作霖的配合密不可分。日本绘画中的日俄战争
日本国内长期存在的“大陆”倾向,在日俄战争后进一步暴露,此时东亚形势是清朝软弱、沙俄退却,其他列强难以进行实质性介入,日本一家独大。1907年,山县有朋在《帝国国防方针》中提出:“维持和扩大大陆的利权乃国防之至上目标”,因此日本要“将在满鲜的利权,作为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的大陆帝国方向推进发展”,因此,进一步扩大在东北的权益,是彼时日本政府施政的必然方向,只要时机成熟,日本就会全面侵占东北。满洲青年联盟
1931年上半年,“满洲青年联盟”印刷《满蒙问题及其真相》小册子1万册,“免费分送(日本)内阁要人、贵、众两院议员,各舆论机关满蒙关系团体”及“其他各团体及一般人员”,这本小册子宣称满蒙是日本“国防第一线和国军的军需产地”,也是“原料产地和食品供应地”,对日本的生存极为重要,因此要向全世界和中国提出对满蒙地区的“要求”(即主权)。该团体不断在日本国内鼓吹打倒中国“半封建的东北政权”,由是日本国内舆情沸腾,全面侵占东北的民间基础得以建立。(参见郭铁《满铁与九一八事变》)东方会议
由此可见,废掉张作霖,是日本政府的必然举措,只不过是有让其下野还是直接刺杀的手段之分罢了。二·二六兵变
“皇道派”军官提出:要像60年前的维新志士一样,推翻旧政权,建设新日本。日本青年军人组织樱会在宗旨中指责当政者“无视自己的职责,在施行国策中缺乏雄心,毫无振兴大和民族的根本精神”,“政党行径丑恶,以夺得政权为目的相互倾扎”,政府“贪污腐败,民不聊生”,因此必须将这样腐朽无能的政府打倒,军人自然必须挺身而出。为此,对外,日本少壮派军官策动了济南惨案,大肆屠杀中国军民6123人;策划皇姑屯事件,刺杀张作霖(河本大作策划,完全脱离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控制);对内,发动恐怖袭击,刺杀各级军官,“下克上”,典型事件便是1932年5月15日,日本海军少壮派军人刺杀首相犬养毅,1936年2月26日的二二六兵变。石原莞尔
其实,日本年轻军官要出头,石原莞尔这样的前辈就是最好的榜样,但这种出头方式已经完全脱离日本上层社会的控制,张作霖作为日本手下的棋子,更起不到什么控制作用,所谓的老帅若在,事不至此,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