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双城记--金陵到广陵(海量图片) 博物馆老大爷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6-11-7 14:17:32
标题:
双城记--金陵到广陵(海量图片) 博物馆老大爷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6-11-7 14:31 编辑
说到
扬州
,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那句广为传颂的:烟花三月下
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说到
扬州
的景点,人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瘦西湖,很早前就领略了西湖的秀美以及新白娘子传奇;那么,一直以来很期待看看瘦西湖;瘦西湖这个名字的由来乾隆元年,钱塘诗人汪沆慕名来到
扬州
,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2010年被授予全国AAAAA级景区 。有的时候希望越大,期望就越大,游览过后听当地人用很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瘦西湖:“来
扬州
不去瘦西湖是很可惜的,去了之后会后悔的”。瘦西湖售票淡季120元,旺季150元;所以也遵循着烟花三月下
扬州
,每年4月8日--5月8日“瘦西湖万花会”,其他时候属于淡季;
相传乾隆皇帝7下
江南
都到了瘦西湖来观赏,瘦西湖也被视为
江南
园林的典范,所有我只能说没文化的我真的看不太懂瘦西湖比较著名的景点有一些,
比如
大虹桥、长堤春柳、春台、五亭桥、凫庄、白塔、徐园以及二十四桥;大虹桥是清代二十四景之一,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红栏,故名红桥。清代乾隆年间改建为石桥,如长虹卧波,改名虹桥;春台,又名钓
鱼台
,相传乾隆曾于此钓鱼而得名。另外一个原因是它是框景艺术的典范,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凫庄建于1921年,是
扬州
乡绅陈臣朔的别墅。凫庄之胜在环于水而又凫于水,反映出当时的园主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自主沉浮;由于游客较多,等了半个小时也没有拍到,只能借助baidu的图片来给大家看看了;站在钓
鱼台
的正面可以拍摄远处的五亭桥,45°角可以拍摄白塔;
瘦西湖的标志性景点要算是五亭桥以及白塔了;它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
北京
北海
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而白塔身白色,也称观音寺白塔。塔平面呈八角形,由高大的束腰须弥座、八角重檐亭式塔身、硕大的率堵波和顶部的十三天相轮组成。通高306米,砖石结构。相传白塔是一夜造起来的,乾隆下
江南
游瘦西湖的时候感叹:如果多一座白塔就和
北京
的
北海
公园一样了;于是当地官员以及盐商在一夜间造起了这座塔,这就是一夜造塔的传说;
走过了五亭桥以及白塔,再往前走便到了二十四桥以及月观;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
江南
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萧亭组合而成;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这里也是
扬州
“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郁达夫曾评论说:二十四桥的明月是
中国
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熙春台一带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出皇家园林的宏大气派。而月观是
扬州
著名的赏月点之一,月观坐西朝东,前临开阔的湖面,每当皓月东升,凭栏而立,天上水中的两个月亮交相辉映。
从二十四桥出来便是西门了,这里提供一下旅游巴士的路线;从火车站过来是大明寺--瘦西
湖西
门-瘦西湖东门--个园-东关古渡-何园;大家可以按照这个路线制定计划;旅游巴士2元,最晚一班6点半;还有旅游专线,5元一张票可以多次乘坐,瘦西湖与何园之间往返;
从瘦西湖出来时间早不早晚不晚,
扬州
大多数景点都是6点关门,五点半已经不售票了。于是步行逛到了
文昌
阁,在去
文昌
阁的路上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阁楼叫做四望亭;四望亭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魁星是奎星的俗称,取“奎主
文昌
”之意,原是县儒学的辅助建筑,是
江都
县学的组成部分。
扬州
文昌
阁位于
江苏
省
扬州
市,也称
文昌
楼,是古代
扬州
府学的一处建筑。有一种说法认为,
文昌
阁的正名为文汇阁;也有人认为其正名为魁星楼;
天黑了,拍完了
文昌
阁的夜景时间还早,乘车去东关古渡;东关古渡就是东关街以及对面的运河游船;东关街
扬州
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
老街
。它
东至
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
扬州
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晚上的东关街很热闹,不过依旧逃不出
中国
小吃街的样子;臭豆腐、烤鱿鱼、烤肉串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些小店是
扬州
当地特产的;作为一条小吃街算及格吧,就是文化氛围稍微少一些;
Day2:大明寺-个园-何园-夜游
第二天起了个早,直奔大明寺;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大明寺的主体建筑分为牌楼,天王殿以及栖灵塔;栖灵塔左右分别是钟楼以及鼓楼;
大明寺出来乘坐旅游1号线到个园;个园位于
扬州
古城
东北
隅,盐阜东路10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
四
大名
园之一,是典型的
中国
江南
私家园林杰出代表。门票旺季45.00元 淡季:30.00元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个园之所以称之为个园,是因为园林整体犹如一个汉字的个字;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
黄石
、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黄至筠个人很爱好竹,所以在个园一进门的区域就有很大一片竹海;走在竹海间,静静听着竹浪翻涌;
个园除了竹海,更加出名的是假山;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全园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种竹观赏区。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看到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园门后是春景,夏景位于园之
西北
,秋景在园林
东北
方向,冬景则在春景东边。所以我的行进路线是反着走的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6-11-7 14:26:02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6-11-7 14:27 编辑
走过竹林后就到了抱山楼,抱山楼可以上去,可以从高出一览众山小;这里必须要说一下国人的素质,楼道的尽头连接着假山,已经说了不能攀爬,可是还是看着源源不断的人翻阅护栏在高处的假山上拍照;安全隐患这么大,摔下来了问责又该谁负责?
个园最大的特色是四季假山,在一个院子中你可以看到春夏秋冬的假
山形
态;春景在桂花厅南的近入口处。个字园门门外两边修竹高出墙垣,竹丛中插植有石笋,以“寸石生情”之态,状出“雨后春笋”之意。竹石点破“春山”主题,传达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夏景叠石以青灰色
太湖
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
太湖
石的凹凸不
平和
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秋景是
黄石
假山,在园中
东北
角,用粗犷的
黄石
叠成。山顶建四方亭,山隙古柏斜伸,倚伴嶙峋山石。山上有三条磴道,一条两折之后仍回原地,一条可行两转,逢绝壁而返。惟有中间一路,可以深入群峰之间或下至山腹的幽室。冬季假山在东南小庭院中,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宣石假山内含石英,迎光则闪闪发亮,背光则耀耀放白。
除了前方的竹林、假山外,整个庭院的点缀也很有特色;不同于
苏州
园林用盆景来弥补留白,
扬州
的园林更多的是用荷花,表现出更为浓郁的文人气质;只是不知道是因为到了荷花开放的季节用来应景还是本来就是如此;除了园林的设计,住宿的房间也很有特色,古色古香;宽阔的天井,高搁的牌匾都反映出了当初
扬州
盐商的富有;在古代,盐商虽然有钱但是没有政治地位。所以可以看到即使再富有,盐商的宅邸都不能用金碧辉煌来形容,所有的颜色都很朴素,你甚至看不到一块朱红色的砖瓦;
个园出来就是东关街,顺着东关街出来就是东关古渡,可以乘车直接去何园;很多人说相对于个园的暴发户设计,何园则处处透着一股书卷气,犹如一首流动的古诗;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清同治元年(1862年),何园始建,旧址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 “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本来想在门店拍一张框景,死活等了半个小时人流络绎不绝,没办法;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6-11-7 14:27:34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6-11-7 14:29 编辑
何园全园分为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片石山房在东园南面,园居院落则被东园、西园和片石山房包围,其园内的两层串楼和复廊与前面的住宅连成一体。先行介绍东园部分,东园的主要建筑是四面厅,为一船厅,单檐歇山式,带回廊,面阔15.65米,进深9.50米。厅似船形,四周以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作水波状,给人以水居的意境。东园一进门
牡丹
厅,
牡丹
亭的右边是连绵六十多米的假山,叫做贴壁假;假山的最高处是一个六角小亭子,小巧精致,古色古香;
西园空间开阔,中央有一个大水池,楼厅廊房环池而建。池的北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突,两侧的两间稍敛,屋角微翘,形若蝴蝶,故而俗称“蝴蝶厅”。楼旁与复道廊相连,并与假山贯串分隔,廊壁间有漏窗可互见两面的景色。走过假山就到了西园。西园的
廊坊
很有特点,分为上下两层;中间有一个荷塘,荷塘中有假山与亭台交相辉映;
在西园最巧妙的一个景点莫不是镜花水月,镜花倒是不奇特,就是一块镜子反射景物;水月是在假山中特意掏空出来一个圆形,可以随着角度展现月亮不同的形态;
这样精巧的设计在国内估计也是独一无二的;玉绣楼的主题建筑是前后两座砖木结构二层楼,既采用
中国
传统式的串楼理念,又融入西方的建筑手法,如采用法式的百叶门窗、
日本
式的拉门、法式的壁炉、铁艺的床等等。偌大的一个玉秀楼充分展示了园主的富庶;正在领略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从古至今很多人想加入豪门,像这种大户人家更是;最近在看一本书《南方有令秧》,讲述的是一个明代为背景的豪门大户里的一个寡妇的故事;在明代豪门大户中,年轻的寡妇是需要守节的,在50岁的时候可以被封为贞洁烈女,朝廷颁发牌坊;有了这个牌坊,无论是宗族还是整个县里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好处;可是,有多少豪门望族等的了50年,又有多少豪门望族会在乎一个女人的死活;很多年轻的寡妇或者自杀,或者被迫殉夫来换取牌坊;这样一群男人逼死了一个寡妇,享受着她的死带来的好处;在那样一个封建的时代,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豪恩大户,深宅大院埋葬多少少女的一生,就在悄无声息中将青春耗尽;
何园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发挥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1500米复道回廊,是
中国
园林中少有的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发挥了
中国
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是
中国
最早的立交桥雏形;门票旺季45元,淡季30元;
中国
的古典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不同于国外园林中轴线对称理念,采用的是自然法,其亭台楼榭不规则地散落分布于或人造或依地貌而成的山水之间,取天人合一之意境。何芷舠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的
扬州
何园,不仅深谙
中国
园林的山水境界,也熟悉开放性布局和由各种两层回廊组成的网络状结构,观念创新。
何园出来就已经五点半了,回青旅买了樱桃看球休息;到了晚上决定出去溜溜,看看
扬州
的夜景,其实蛮失望的,逛了半天没有什么夜景;不知道是不是我没有选对地方,本来想去大运河附近转转,但是车不方便就作罢;就到了青旅附近的大明寺,大明寺的宝塔晚上亮着灯,可惜太亮了;那天晚上
扬州
城也起了雾霾,导致整个拍摄出来的照片都是朦朦胧胧的;
两天的
扬州
之行结束了,当然还有一些地方是没有去到的;
比如
汪氏小苑以及冶春园,但是由于之前才去过
苏州
,园林看的太多了视觉疲劳;如果有三日行的朋友可以第三天去这两个景点看看。冶春园早上可以吃早茶,不过听说现在越来越贵,味道一般般,当然道听途说的来的话基本都不可信,大家还是亲自去尝试下吧;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6-11-7 14:34:52
扬州
,古称广陵、
江都
、维扬,地处
江苏
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
扬州
在
中国
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外是隋炀帝拓宽京杭大运河,同样这一被后世誉为壮举的行为也是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值得吐槽一下的是
扬州
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在白天有很完善的旅游巴士,但是过了7点,公交就开始少了;所以大家如若晚上有安排游览计划的要注意公交或者直接打车;
南昌
到
扬州
没有直达火车,需要重
南京
转;
南京
的天气和13年比较也是雾霾严重,已经不复往日;
扬州
火车站与汽车站很近,就在隔壁;有发往
扬州
周边的车子,
南京
市滚动发车;到了
扬州
现行坐车去了双博馆,距离火车站不远;可以选择第一个参观或者是最后一个参观;
扬州
双博馆就是
扬州
博物馆和
扬州
调版印刷博物馆的统称;博物馆不大,票都不用领,直接进去参观就可以;博物馆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就很吸引人,主题是玉玺;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官员使用的只能称为印,这有很严苛的区别标准;
扬州博物馆
玉玺的种类和材质也有很多;从种类上分为帝王玺,皇后玺印,太子玺印以及皇太后玺印;按照材质分类除了一些精贵的玉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材质,
比如
丝绸、羊脂、木雕等;
扬州
博物馆可以算是全国唯一一个将玉玺专门设为一个类别陈列的展馆了,古代多少人为了能获得它们万骨枯;它不仅仅是一枚玺印,而是代表
中国
封建王朝的最高权威;
第二层主要陈列的是瓷器,
扬州
自古就是富庶之地,瓷器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
三楼有一个展馆,里面只陈列了一个展品那就是国宝馆;它陈列的是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它为元代的陶瓷器,梅瓶造型秀美,纹饰精美生动,蓝釉呈色鲜明纯正;梅瓶是宋朝出现的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瓷器瓶子,开始的时候作为盛器,后来为口沿极小,刚好为插梅枝所用,被称作为“梅瓶”。梅瓶现在全世界仅存三只,一只在
扬州
博物馆,元青花
云龙
纹梅瓶收藏在故宫博物馆里,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收藏在
武汉
博物馆;这个国宝级的藏品市值40亿元,可是你知道当初它卖了多少钱么?仅仅18元,18元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却能买到国宝级梅瓶;
参观完了博物馆,可以去印刷博物馆了;
中国
著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以及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一种印刷方法,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展馆本来还有一片挺大的互动区域,作用是教小朋友实际操作雕版印刷;可是我们当天去的时候只有工作人员,估计也不是天天有互动,是要预约或者有活动的时候才能互动的;展馆里还收藏了一些老物件,就是以前的印刷机,也是第一次看见;
扬州
博物馆虽然说不大,但是很有特色,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看到专门展馆;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6-11-7 14:42:04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6-11-7 14:51 编辑
南京
是一个很美的城市,也是我自由行的第一站,那时候很认真的做着攻略,不像现在拿个包吊儿郎当的就走了;由于是12年的时候,设备以及拍摄都比较稚嫩;第一站去的当然是名满天下的夫子庙和秦淮河;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现存的
南京
秦淮河其实说的是十里内秦淮,也就是夫子庙周围的秦淮河段,而不是外秦淮;虽然不长,但却是
南京
的灵魂;
秦淮河边就是夫子庙,
南京
夫子庙,即
南京
孔庙、
南京
文庙,位于
南京
市秦淮区秦淮
河北
岸贡院街,
江南
贡院以西,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
中国
四大文庙;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
比如
孔庙和文庙是需要买票进去的,不然只能在外面看看;旅游定义上的夫子庙一般都被视为小吃街,算是比较系统的、正宗的小吃街,有很多
南京
当地特色的食品;最多的就是臭豆腐、鸭血粉丝以及桂花盐水鸭;
离开夫子庙便来到了总统府,它是
中国
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
南京
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
中国
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
中国
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
南京
)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
中山
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
南京
国民政府总统府。
南京
总统府除中轴线外,东西两侧还各有三四条自成一体的小轴线。总统府建筑群经历六朝、明、清、太平天国和民国等历史时期,最终奠定建筑群现今的基本格局,在一次又一次扩建、改建、重建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大小共八条轴线。西轴线之西一轴线:由临时大总统秘书处、
中山
广场、孙
中山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国民政府参谋
本部
楼组成。这条线的建筑以展现孙
中山
业绩为主,孙
中山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是核心。西二轴线:由太
平湖
及周边建筑、“图书馆”楼、游客餐厅组成。太
平湖
是西花园的中心,原是通向杨吴城壕的池塘小溪,后经多次开凿,呈东西对称、北窄南阔的瓶形,周长500余米。东榭西楼,北阁南舫,不对称地围湖而建。西三轴线:由主计处办公楼、桐音馆、花厅、观戏台及孙
中山
起居室组成。成形于1870年,曾国藩重修督署时期。西四轴线:主要由贵宾休息室、礼堂、四小院组成,成形于上世纪30年代。
东轴线--东一轴线主要由东部诸小院、东湖及文官处宿舍楼组成。东二轴线:主要由6排平房组成。东三轴线:主要由陶林二公祠及行政院南楼、北楼和北门组成。景点门票40元,学生证半价;整体看过来整个总统府很有气势,区别于其他地方看到一些简陋破败的府衙完全是两个样子,你完全可以从今日的景象想象出往日的繁荣;这里曾经是中华民国的政治中心,政治地位相当于皇宫;
离开总统府下一站是
南京
大屠杀哦纪念馆,这是一个很严肃,不能带着玩耍的心态游览的地方;应该是带着悲伤以及缅怀的情绪走进去,记住一个数字30万人,这是
南京
大屠杀的死难者数字;侵华日军
南京
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
南京
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选址于
南京
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
南京
大屠杀指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
南京
保卫战中失利、首都
南京
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
南京
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南京
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
正是由于
南京
大屠杀,我一直很抵制
日本
;并不是什么愤青,只是事件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历史必须铭记;如果那些哈日以及崇拜
日本
文化的孩子们肯花费几个小时来这里看看,亲身感受一下的话,我不知道还会那么喜欢
日本
么?在
南京
大屠杀中遇害的人们已经安眠,但是还有很多受害者活在痛苦中。虽然没有死去,但是时时刻刻比死还难受;当你走进展馆看见三层楼高的死难者档案你还会对
日本
有那么多好感么?至少我不会;参观过程中在展馆内请脱帽,手机静音以及最好不要拍照;上述仅代表个人意见,并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什么;
晚上又回到了秦淮河,秦淮河周边有游船,夜游秦淮河,单人票50元;节假日以及重要节日
会安
排演员演唱昆曲,第二次去的时候晚上有幸看见了;坐着游船,听着昆曲,感觉也是很好的;
Day2:钟山风景区(中山陵、明孝陵及灵谷寺)
第二天行程钟山风景区,景区包含明孝陵、
中山
陵、灵谷寺三个景点,都是枭雄英烈埋骨之地;说白了点就是一个山那么大的坟墓,但是风水很好,藏风聚水;钟山因山顶常有
紫云
萦绕,又得名
紫金
山。钟山与后湖相依相望,奠定
南京
先天形胜。其间龙蟠虎踞,山
水城
林浑然一体,可谓
南京
山水人文之钟萃。故诸葛亮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也”的盛赞;
钟山风景区第一站:明孝陵;明孝陵,坐落于
南京
市玄武区
紫金
山南
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
中山
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且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在达到陵墓之前会经过神道石刻,神道由东向
西北
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
狮子
、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
整个明孝陵神道部分的布局:下马坊-神烈山碑-大
金门
-神功圣德碑及碑亭-神道石刻-棂星门-御河桥;棂星门在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存
石柱
础6个,已重新修复。从遗迹看,棂星门应是三开间的建筑。过棂星门折向
东北
275米,即到御河桥,也称金水桥。通常望柱均置于神道的最前面,而明孝陵的望柱则置于神道中间,这也是朱元璋的独特之处。石望柱之后是东西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米,石人石兽的体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
走过宏伟的神道就到了明孝陵的主体部分了,第二部分明孝陵寝主体建筑。自正门至崇丘,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碑殿、享殿、
大石桥
、
方城
、明楼、宝顶等,筑有围墙。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庑殿顶上盖黄色琉璃瓦。孝陵的主要建筑孝陵殿,即享殿,位于碑殿之后。原明代孝陵殿毁于战火,尚存三层汉
白玉
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台基上有大型柱础64个。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
云龙
山水大陛石。
方城
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
方城
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沿
方城
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明楼在
方城
之上,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每扇门上面的门钉为9行,每行9颗,以显示九五之尊。
方城
明楼以北为直经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也称宝城,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
明孝陵出来有小车子,费用10元直接送到
中山
陵门口,当然也可以步行过去;
中山
陵是
中国
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
中山
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
中山
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
中山
陵位于
南京
市玄武区
紫金
山南
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
中国
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925年3月12日上午9点30分,孙
中山
先生因胆囊癌在北平(今
北京
)铁
狮子
胡同行辕与世长辞,举国悲痛。逝世前一天,孙
中山
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
南京
。孙
中山
逝世后,遵照孙
中山
的遗愿,遗体在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后,暂厝在北平香山碧云寺,待陵寝建成后再安葬
南京
。在守灵人尽职护卫下,才免遭不测。孙
中山
生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可当孙
中山
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厝在西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平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
中山
先生的遗体已入殓半个多月,由于当时技术原因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
从
中山
陵出来对面不远处就是
中山
陵音乐台和灵谷寺;音乐台是
中山
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
中山
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灵谷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又称无梁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公塔。灵谷寺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相传整个无梁殿因为葬了很多英灵,阴气十分重;我当年去的时候下午4点,走进无梁殿真的十分阴森;灵谷寺最重要的建筑还有一个灵谷塔——原名阵亡将士纪念塔,是阵亡将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民囯二十年~民国二十二年(1931~1933年)。塔的设计者是
美国
著名建筑师茂非和
中国
建筑师董大酉。该塔高约60米,九层八面,全部用钢筋水泥建筑。
Day3:雨花台-玄武湖公园-玄武湖日落;
行程第三天去了雨花台,也是一个红色景点;雨花台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高约100 米、长约3.5公里,顶部呈平台状,由2个紧紧相依的山岗组成:东岗名为梅岗,中岗也称
凤台
岗。历史上曾将延伸至安德门外的西岗,与前两个山岗合称聚
宝山
,明朝的
南京
南门──聚宝门(今中华门),即由此山而得名(西岗即为石子岗)。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殉难处,在这里遇难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10万之多。
清“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雨花阁,复建于1997年,坐落在古雨花台遗址上,位于雨花台风景区东岗(又称梅岗)。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尤其是城南雨花台地区寺庙林立。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反映了当年的景象。相传梁武帝时期,有位高僧云光法师在高座寺后的山顶设坛讲经说法,僧侣500余人趺坐聆听,讲得精彩,听得入神,数日而不散,感动佛祖,天降雨花,落地为石,遂称雨花石,雨花台也由此得名。
在雨花台的东面,有着雨花阁纪念馆以及雨花阁纪念碑;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东西展开长90米,南北伸展宽49米,高26米,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为传统大屋顶造型的现代建筑。古朴典雅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先生生前设计的最后一座建筑。烈士纪念碑建于雨花台海拔60米的制高点上,建成于1989年,位于占地面积5010平方米的雨花台主峰广场上,广场由纪念碑、碑廊、地下大厅三部分组成。纪念碑高42.3米(寓意1949年4月23日
南京
解放),宽7米、厚5米,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额似红旗如火炬。碑身正面“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为邓小平题写。碑身背面刻有
江苏
省人民政府和
南京
市人民政府所撰、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的碑文。
雨花台出来就直奔玄武湖公园,
南京
站在就玄武湖公园旁边;玄武湖公园真的是我见过最美的公园,蓝天白云间小荷才露尖尖角;玄武湖公园的入口是玄武门,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地方。站在城墙下风和日丽,绝想不到当年那一夜的绝险;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
陕西
省
西安
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即使是男生,也被当年何润东扮演的李世民帅哭;
玄武湖公园位于
南京
城中,东枕
紫金
山,西靠明城墙,是
中国
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也是
中国
仅存的
江南
皇家园林和
江南
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我觉得玄武湖是金陵的一颗眼泪,那么秦淮河就是那抹泪痕;玄武湖在六朝时面积比现在要大到2倍左右,而且直接与长江相通,湖中可以成为水军训练场所。大约从东晋开始,玄武湖已经得到多次整治与建设。特别是南朝时期,皇朝在玄武湖中及周边
大兴
园林,区域内先后有过
上林
苑、华林苑、乐游苑等皇家园林。隋唐时期,
南京
的城市地位一落千丈,钟山和玄武湖也都被冷落。大书法家颜真卿任昇州刺史时,一度改玄武湖为“放生池”。
南唐时期,玄武湖一度复兴,以致南唐大臣冯谧贪恋湖中“名目胜境,掩映如画”,而向皇帝提出将湖赠给他为私园的请求,此事因遭到徐玄的阻止才作罢。两宋至元代的近400年间,钟山及玄武湖均未受重视。钟山、玄武湖都在东、北郊。玄武湖在北宋年间一度还被
江宁
府尹王安石“废湖为田”,直到元代才逐渐蓄水还湖。洪武初年,玄武湖成为贮存全国人口、田亩档案(时称“黄册”)的“黄册库”所在,也禁止民众入内,时人无奈写诗说,“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明朝时,城墙建到了钟山脚下和玄武
湖南
岸、西岸一侧,使钟山、玄武湖与主城区及覆
舟山
、鸡笼山之间多了一道屏障,彻底改变了六朝以来
南京
城市北部山水相连的视觉景观,同时也阻断了玄武湖此前与长江的连通,使玄武湖的水面进一步缩小。改朝换代之后的清一代,玄武湖不再作为皇家禁区。玄武湖也逐渐变成百姓耕猎之所。
时隔4年再次来到玄武湖旁,再也看不见昔日的美景;阴霾的天空,浓郁的雾霾将玄武湖变成一个陌生的地方;只是不知道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是真的污染变重;但是着实怀念起初的玄武湖日落;想起一首诗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即使在改用了数码相机后,相册里面用国产手机拍摄的玄武湖日落还是不肯删除;那一抹落日混着一汪湖水深深的印刻在了心中,挥之不去;
卷尾语
江南
古来便是富庶之地,整个
江苏
差不多走了一圈,最爱的依然还是
南京
;但是
苏州
、
扬州
也有属于自己的美;这种美就好比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各有千秋,风姿绰约;每次到
南京
都诗意盎然,这次夜游秦淮河又突然有了灵感,写了一首小诗:一滴红颜泪,百年
昆山
腔;六朝帝王家,千年秦淮水;回眸金粉笑,家破国还在;风流数今朝,秦淮夜甚痒。这次的旅程也就在这首小诗伴着
南京
的夜色中慢慢结束了;期待下次再出发;
本篇游记共含 14820个文字, 216张图片。帮助了 名 游客。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6-11-7 14:52:12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6-11-7 14:54 编辑
南京篇
南京
古城金陵,是六朝古都,现在是
江苏
省的省会城市,是长三角地区及华东地区唯一的特
大城
市;
南京
是
中国
四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
中国
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
南京
有“六朝古都”之称。继此之后,
南京
又先后成为杨吴西都、南唐国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师、太平天国天京、中华民国首都,故又称“十朝都会”。
第一次去
南京
还是在2012年的时候,这次路过算是第二次造反,弥补了当年的一些遗憾;由于在13年的我还不是很会拍照,拿着卡片机拍摄的,像素以及拍摄技巧完全属于旅游照级别的,所以大家凑活着看看吧;这次路过
南京
去了
南京
博物院以及夜游秦淮河;
南京
博物院是
中国
三大博物馆之一,位于
南京
市玄武区
中山
东路321号,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
中国
创建最早的博物馆、
中国
第一座由国家投
资兴
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是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南京
博物院一共有6大展馆,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数字馆-明国馆-非遗馆;6大展馆各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独具匠心比首博有国之而无不及;你会分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哪里,高大的史前动物骨架一下子把你拉回了史前时期;接着你会跟随时间的长河慢慢浏览精美的陶器以及青铜器,这里的藏品数量之多绝非你能想象;特展馆你会看到很多国宝级的藏品,精美绝伦,无以复加;看完了实体你来到数字馆,通过高科技的技术将那些惊心动魄的湮灭在历史长河的故事以数据化的形式说给你听;当你踏进民国馆的一刹那,仿佛穿越一样回到了民国时期。熟悉又陌生的阅台,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橱窗中红粉佳人的胭脂渲染了多少传奇;建议整个展馆参观时间至少半天,我匆匆忙忙5个小时也是有部分展馆没有逛完;
进入博物馆,可以选择租借讲解器也可以关注微信号,输入数字听讲解;按照个人习惯,这里先行展示一些青铜器;青铜一般在商周时期代表着财富,有钱的人才能使用;在后面随着冶铁技术的晚上铁器变成了很普遍的一个器物;所以说青铜器年代都很久远,在商周时期甚至是上古神话时代;在古代一般的青铜造像以鹿、仙鹤、犀牛以及老虎为主,当然皇家使用的还是龙;下面分享一些动物造型的灯盏、酒杯等器具;
我参观博物馆像是一个偏科的学生,固执的喜欢着青铜器,在我看来每一个存世的青铜器都是神器;那种绿色的铁锈色像是毒品一样吸引着我,如果博物馆青铜器馆藏不多总会觉得欠缺了什么一样;除了动物造型的青铜器,古代铜镜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分类,这次在
南京
博物馆可以把铜镜看个够,除了特展柜的青铜镜,在展馆中还有整整一面墙的青铜古镜啊;铜镜一般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铸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出现,在春秋战国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贵族才能享用,到西汉末期铜镜就慢慢的走向民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一般用来祭祀的铜镜雕刻的都是些瑞兽或者仙人、铜镜在进入人们生活中之后发展成了叙事性的;
除了精美的青铜器与铜镜,还有很多古代以及近代的书画作品展示;我个人不懂书画作品,只知道一些写实的作品非常精美,那些写意的书画作品根本就看不懂;
当然,除了书画作品还有的很有欣赏价值的就是陶瓷器,陶瓷器并非只是指陶瓷;它包括了陶器以及瓷器;在其他博物馆,一般看到的陶器因为时间太久远,导致大多数照片都是破碎、无色的;但是在
南京
博物院你可以看到很多形色兼具的陶器;
还有一些古代的砖画,上面的图案是一只
狮子
;但是作为镇宅或者镇墓的
狮子
你会不会太萌了
;当然说道陶器怎么可以少了唐代的唐三彩,这里的唐三彩无论是色泽以及造型都是其他博物馆无法比拟的,当然着其他不包括
西安
博物馆;
有一句话 我说过N多次了,看过
景德镇
的陶瓷之后有一种”人生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但是
南京
博物院毕竟是帝王之地,馆藏也有很多精美绝伦的陶器;精美程度在
景德镇
都很少见,毕竟是帝王用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除了一些传统的瓶瓶罐罐,还有很多不同材质不同造型的陶器,五花八门;陶器之外的分类还有玉壶,木雕等也是很精美的;
特展馆里面很多东西都很棒;最喜欢一个现代艺术展馆,虽然很多看不懂,但是感觉很棒;最喜欢的作品是李白,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这个大文豪一生放荡不羁的洒脱;还有一个展馆是专门展示清代的洋钟的,各种造型别致新颖的大钟在这里与我相遇;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钟不仅仅是刻板的,还可以是千变万化的;
当然,佛教主题的展馆在任何一个大规模的博物馆都是必不可少的;走进佛像的展馆看着一座座神态各异的佛像,有人说面对佛像众生相;如果你做了坏事,佛像的微笑就会变成诡异的笑容,如果你心里坦荡,看见的依旧会是和蔼的笑容;看着金灿灿的佛像,想起
扬州
大明寺的高塔。不禁慨叹,佛是越做越精致,塔是越建越高,人心得善却越来越少;
数字馆有着国内目前为止最为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全方位具体化的展示了一些晦涩难懂的历史;将一些沉睡于古籍中的人或者故事从新唤醒,给与他们全新的生命力;一进去有一个很唯美的LED墙,讲诉的是霸王别姬的故事;整个故事讲诉的很唯美,但是历史上的真相并不是如此;虞姬在自刎后,项羽为了逃避并没有收尸;并且在最后项羽也被旧秦国的士兵分尸而死,报了当年项羽坑杀旧秦国人的仇;看了《楚亡》后觉得项羽也是一个嫉妒自负的人,杀义帝,屠杀秦人这些都成为他最终失败的原因;如果是项羽夺得天下,会不会又是一个嬴政,会不会就没有盛极一时的大汉王朝;
数字馆出来就到了民国馆,里面很多女孩子在拍照;这个展馆完全还原了民国时期的街道,给人很多关于老
上海
的回忆;其实里面很多都是卖东西的,你看过在博物馆里喝咖啡,逛商店的么
;
大城
市的人城会玩;
5个小时的参观只能 匆匆一瞥,在博物院周边很多配套的设施;逛到下午4点50出来已经饿了半死,在边上的餐厅吃饭;东西不贵但是很地道,都是一些
南京
的特色小吃,个人觉得比夫子庙附近那些好的多了;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