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年作设色纸本 67.5× 38公分
Shitao(circa 1641-1707)
In theretreat by the pines in the rain
Datedgengchen year (1700)
Hanging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石涛原名朱若极,是明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明朝灭亡时他才三岁,由宦官带到全州湘山寺出家为僧。常年的寺庙生活,使他的绘画作品中蕴含着一定的禅意。
石涛的作品,笔法流畅凝重,空间感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空山、静水和无言的树,如世外桃源般静谧、自安,这就是石涛心中的笔墨思想,是他内心的写照,通过山水抒发个人的情感。他曾在一幅山水画作上题款为“此我前身也”。王原祁评价石涛说:“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予与石谷皆有所未逮。”可见其于当时所受之推重。
书斋楼阁背丘壑临溪而筑,四周环植双松及杂树若干,内有一高士正坐遥对窗外。而书斋与双松的组合母题,是石涛晚期作品中象征大涤草堂的「地标」。并在画上题诗喻志,以唐朝诗人宋之问在洛阳的别业「陆浑山庄」之故实,带有隐士色彩,象征饱尝世事无常,寄情于山水间之意涵。全图以淡墨湿笔划成,意使景象若隐若现的朦胧感,间用淡赭点染坡陀沙渚及林丛,象征草木万物之由荣转枯,欲呈现雨中的扬州城郊。石涛意有所图的诗与画结合,显示饱经沧桑,欲远离尘世的幽雅气息。
(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藏)
展览名称:澄怀观道——中国画的形象与美感
开展时间:2016年10月28日
展出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展览类别:中国书画明清至近现代作品
主办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
策展人期望从绘画欣赏的角度,引导观众通过中国画外在的形式来了解画家的内心世界、了解中国绘画的内含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