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醉花阴》赏析2016-10-02 22:43:09有你的未来会很好 [打印本页]

作者: 海燕00    时间: 2016-11-21 17:51:59     标题: 《醉花阴》赏析2016-10-02 22:43:09有你的未来会很好

《醉花阴》(李清照)赏析
  《醉花阴》为作者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作,以悲秋伤别抒写了词人的内心的愁闷寂寞与深深的相思情怀。
  词作人李清照与丈夫分别后,面对瑞脑消金兽的单调生活,便禁不住要借“秋”之景抒发内心的离愁别绪。这首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成,虽然在字面上,作者并未直抒胸臆的表达独居的愁苦与相思之痛,但自全词而看,内心苦痛之意味在我们读者看来却无穷、无尽。
  《醉花阴》的首两句描写词人周围的环境,此时此地李清照的内心正充满着对丈夫思念不及的苦痛,她看到了外面“薄雾浓云”布满天空,用“永昼”则意味着难熬的白天浩浩汤汤如此绵长。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又看到“瑞脑消金兽”(香料在金兽香炉中正缓慢烧着),则更呈现出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整句也在烘托出环境的凄寂,用远近之手法表达了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闷。
  “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人们通常在重阳节亲友团聚,相携登高,饮酒作乐。古言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良辰佳景,丈夫不在身边,怎能不叫这新婚妇人伤感不已呢?作者之后写道“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时间从白昼转移到夜晚,白天不好过,夜晚更难熬。本应与丈夫共消夜景,此时却孤枕难眠,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作者别有一番凄凉滋味呀!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重阳节本是吃酒赏菊,众人作乐的节日,作者白天没有心情,直到黄昏才强打精神去“东篱把酒”。可看把酒赏菊并未宽解词作人的愁怀,反而掀起了汹涌而上的感情波澜。后句则化用了古诗十九首中“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暗示作者无法排遣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千古咏诵的佳句,并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这证明这首词最妙之地则在最后三句。作者由东篱把酒,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寒意,又联想到把酒相对的东篱菊花,人则更加悲秋伤别,痛苦之情、凄凉之感最难将息,产生人不如菊花之意。全词以“人比黄花瘦”作结,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人比黄花瘦”中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为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宋代《如梦令》中“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无名氏)),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绿肥红瘦”也深得此意。
  在末尾三句中,“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局,“瘦”字即词眼。词眼似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因为它本身用了比喻,与前句编排安排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用动态的“帘卷西风”,再写出“人比黄花瘦”更使作者所处环境萦绕在读者面前,词作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则体现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李清照是古代罕见的才女,她通晓金石,擅长书画,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具风采,流传千古,我们从她的词中能切身地体会到她的情感,她把美的形式与真挚的感情二为一,在词坛中独树一帜,享誉后世。从她这篇《醉花阴》我们就可以体验到她对外物的敏感以及她细腻的笔锋,今日赏析过《醉花阴》后,我们不应只局限于她的一首诗,也不应只局限于李清照一个人,而应把眼光放大放远,看尽古今诗词,畅游在诗词文化的海洋中,从而得到我们自己对人生独特的启迪……
–2016.10.01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