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有一种想念,我们选择放在心底 作者: 荞皮 2016-11-23 14:58:56
[打印本页]
作者:
冬雪
时间:
2016-11-24 05:20:04
标题:
有一种想念,我们选择放在心底 作者: 荞皮 2016-11-23 14:58:56
世界上,少了一个挚爱的人。这种痛,痛彻心扉。
有一种想念,我们选择放在心底
共青团中央
■荞 皮
1
那年,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泽东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里面装着毛岸英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
从儿子岸英牺牲起,
他一直把这些衣物小心翼翼地珍藏在身边,没有让任何人触碰。
期间,他至少搬了5次住处,他是怎样瞒住了所有人,一直把思念默默地带在身边?
人们只记得,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沉默了很久,对在场的工作人员说,
战争嘛,总要有牺牲的,这没有什么……
直到,这些衣物在尘封多年后被找到。
或许,正是在噩耗传来的那天晚上,当前来悼念的人都离开后,他才独自一个人,把儿子留在家里的衣物一件一件叠好,收起,放到衣柜深处。
那一刻,
他只是一个失去了儿子的父亲。
有一种想念,我们选择放在心底。
2
昨天,
在微博上看到余旭父母的公开信时,
泪水又一次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老人在信中说,想过平淡平静的生活。
在经历了一周的举国悲痛后,平静,显得如此珍贵。
余旭的牺牲,引来了无数人的惋惜和悲痛。那个悲伤的周末,我身边的同事以及无数并不认识她的网友,纷纷为她写下哀思的文字。
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离开潸然泪下。
可最悲伤的人,一定是余旭的父母。我们无法想象,在这漫长的一周中,两位老人是怎样相互依偎着度过了一个个寒冷的冬夜。
看着他们憔悴的容颜,你或许能感受到:
他们是英雄的父母,也是普通的老人。
世界上,少了一个挚爱的人。这种痛,痛彻心扉。
选择把这种痛放在心底,平静而勇敢地生活下去,或许,正是对余旭最好的告慰。
不打扰,是一种尊重。
是的,有一种想念,我们选择放在心底。
余旭,最后一次告诉你:我们很想你!
3
一位干休所的战友和我讲过一个老兵的故事。
老兵戎马一生,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一些战友后来失去了联络。
垂暮之年,每次生病,老兵总会跟身旁的人念叨:
我那些老战友啊,怕是又走了几个了。
一天,老兵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期节目: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在电视台和网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失联数十年的战友。彼此重逢,容颜苍老,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老兵呆呆地看着,泪水不知不觉从眼角滚落。
陪伴老兵的人安慰他说:您也去找找啊,说不定能找到呢。
谁知,老人竟然很认真地摇着头说:
不找了,不找了,万一知道他们不在了,万一只剩我一个了……
那天,屋子里安静了很久。
是的,有一种想念,我们选择放在心底。
4
年终岁尾,“脖子以下的改革”即将开始,退伍季也近在眼前。
不久之后,又将有一大批战友,含泪脱下军装。
有人说,脱下军装,就像扒掉一层皮。
一位转业的战友,在家等待安置的那段时间,突然想带老婆旅游一趟,弥补这些年在部队无法顾家的亏欠。
那天,他带着银行卡来到旅行社,左选右选,不知道该去哪里。
回家的时候,他兜里揣着两张机票。
终点,是他曾经服役的那座城市。
他笑着对妻子说:“在那当了多少年兵,没好好逛过,也算回去了个心愿吧!”
那一次,
他和妻子不只一次路过部队的营门。
他远远地看着,竖起耳朵听战友集合时的呼号声,他还能分辨得出哪个连队的呼号最响、哪个连队的呼号调子最高。
可他最后还是没有进去。
离开的时候,他洒脱地说:走吧,想回家了!
是的,有一种想念,我们选择放在心底。
5
有人说,军人的爱,很特别,也很酸楚。
其实,一样是爱,又哪里特别。
就像喜欢上一个人,因为用情太深,有时候,转身也是一种爱。
改革来了,走,无怨无悔;留,继续奉献。走和留,不变的都是心里的眷恋。
感情,不就是我可以怨你千百遍,却不容许别人说你一句坏话吗?
记得我遇到的第一个老班长,离开部队的前一天,他坚持要把那床已经洗得褪色的军被带走。
因为行李箱装不下,他使出了蛮劲硬塞。结果,拉链坏掉了。
平时说一不二的一个汉子,那一刻突然吧嗒吧嗒掉了眼泪。那天晚上,连长连夜请假外出,给他买了一个更大的行李箱。
许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那床旧军被现在是否还在。
或许,它也静静地躺在某个角落,一直没有再被触碰过。
但我想,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我依然可以在共和国排山倒海的军阵中,见到那个打着背包归来的老班长!
是的,有一种想念,我们选择放在心底。
来源:@荞皮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