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里号称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片自己的花园,这个类似于我们的三分地菜园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宁可不吃菜也要种花。据统计,平均每个英国家庭一生用于花园上的开销约为3万英镑,巨大的消费市场造就了英国园艺业的大繁荣。在诸多受欢迎的观赏花卉中有个当仁不让的主角----杜鹃花。该花以树形俊美.造型奇巧.品种繁多.色彩艳丽著称,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国园艺的最高水平。英国绅士们常常对着新品杜鹃沾沾自喜,且非常乐意向全世界炫耀他们的杰作。
杜鹃花就是我们常说的映山红,常绿灌木和乔木(稀有品类),在我国云南地区呈漫山遍野分布,多到不以为意。然俄,英国原来却没有杜鹃,在所有900多种杜鹃属植物里,亚洲占850种,我国约600种,而其中云南又占去约430种(酸性土壤以及云贵山坡的气候就是杜鹃花的天然温床)。北美分布24种,欧洲9种,大洋洲1种,英伦三岛上0种。英国早期的品种都是到世界各地寻摸(书面语叫偷偷摸摸)来的,难怪他们现在这么开心。17世纪,在伦敦切尔西花园工作了几十年的菲利普·米勒写了本《园丁词典》,首次提到了英国引进的几个杜鹃品种,并且很遗憾地讲到自己只看过两个品种(常绿杜鹃和落叶杜鹃,分别是中国山地品种和阿尔卑斯山地品种)。
我国有记载的杜鹃种植史就有1300多年,汉代《神农本草经》里提到的有毒植物“羊踯躅”(zhi zhu 二声)就是指野生杜鹃,也是有据可考的最早记录。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描绘咏颂杜鹃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不乏李白.白居易这样顶级大腕的诗词,也有《红星闪闪》里的真诚唱腔,诸多作品贯穿了种植史的同时也为研究杜鹃花提供了最直接的写实资料,赋予历史极为清晰的脉络:从野生进入庭院是在唐宋时期,明代有了详细的分类记载,清代有盆景造型,道光年间开始了国外品种的交流引进。如今云南地区的杜鹃山.福建的万亩杜鹃园名闻遐迩。
17世纪,西方发现了杜鹃花的园艺价值,马上把目光投向了原产地亚洲,这是杜鹃花全球交流的开始,伴随着这一进程,杜鹃家族进入了繁荣期。尤其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通过嫁接和芽变技术对野生原种的改良取得巨大成功,目前已有逾万的新品出现在世界各地,广受大家喜爱。其中,日本人以期一贯的细致和匠心,在杜鹃的新品培育和促进交流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至今,享誉世界的常绿杜鹃仍误称为“日本杜鹃”,其实并非所有常绿杜鹃品种都是日本培育。
杜鹃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和推广进行的异常火热,新品层出不穷,比如耐寒杜鹃.大花杜鹃.“蓝色多瑙河”.久留米杜鹃….时至今日探索空间依然很大,就像常绿杜鹃色彩多多却没有黄色,落叶杜鹃独缺深紫色等等。这些留白里既有大家的期待,也是研究者的乐趣所在,每一个新品的突破都能带来无比的乐趣和成就感。如今的杜鹃花已然开遍了全世界,面对诸多的母本,各国植物学家可以同时发力,以求得新成果的出现。我国境内目前的五大品系:春鹃.夏鹃.西鹃.东鹃.高山杜鹃。其中毛鹃和高山杜鹃是我国特有品种。
再说回到那时的英国,绅士们经常到东方尤其中国来寻摸杜鹃新品。比如这次淘弄一株红色带回去,下次找株白色的带回去,或者弄点紫色杜鹃的种子啦等等。但是寻归寻,他们脑海中的杜鹃花仅限于灌木类,满山坡乱长至多两三米高的那类植物。直到1919年,随着一个叫傅利斯的英国采集师进入了云南腾冲一带的山坡之后,历史被改写了。他竟然发现了高达28米,直径一米多,树龄几百年的参天杜鹃树。尼玛,傅利斯同志惊呆了,像小猪闯入了花生地那样兴奋。他赶紧找来了不明就里的淳朴乡亲们,砍倒了树龄近300年的那一棵,齐胸斩下一个大圆盘扛了回去。这块木料如今还躺在大英博物馆里。
近百年来反应总是慢半拍的国人们,终于在1981年找到了傅利斯砍树的地方。想想也是气呀,在交通极端不发达的19世纪,一个英国人咋就能绕过大半个地球钻到鸟不拉屎的山区找到了我们的国宝树呢,还兴冲冲地砍到扛了一截回去展出。如今腾冲山坡上的一个狭长地带被确认为大树杜鹃的唯一存活地,现存200多棵,被称为“植物王国尊贵的公主”。有举世公认的近500岁的“大树杜鹃王”。如今,虽被列入了濒危保护树种,但公主们的生存环境依然不容乐观,种群扩大之路任重道远。下图是网上热传的加拿大125岁杜鹃树,不少朋友觉得不可思议,问是不是真的。答案是:没错,杜鹃可以长成树,我们云南的腾冲还有很多株比它更大的树。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