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秋山归樵图 》创作过程 2016-12-24 20:50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7-1-2 17:04:27     标题: 《秋山归樵图 》创作过程 2016-12-24 20:50


(一)用铅笔轻轻的打好草稿,然后用浓墨和淡墨勾勒出树木和树叶,还有房舍,小桥人物等衬
景,讲究比例和虚实。

(二)侧锋用笔,把山体,水口,草皮画出来,画山体时要注意多个面和纹理走势。

(三)仔细处理山体的肌理,精细草皮的处理。

(四)再用浓墨继续刻画近处山体,做到远虚近实的效果,黑稿基本完成。

(五)开始设色,根据每种树木不同的颜依次平涂晕染,多用花青,藤黄,朱磦等颜色调配。注意
晕染草皮,小桥,房舍等细小景物。

(六)画面待干后,继续晕染山体肌理,在晕染的过程中注意留白,使山体增强体质感。

(七)最后调墨和花青,写远山,云雾。染水口和近处水的倒影,点染人物,落款钤章创作完成。


作者: 龙凤    时间: 2017-1-2 17:04:38

本帖最后由 龙凤 于 2017-1-2 17:07 编辑

几种常见的斗方山水构图                                                                          
2016-12-24 21:00

  创作斗方山水画时,在主题思想也就是
立意明确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考虑是构图,
构图很重要,更有一定的难度,占了画面一
半的比重。一幅佳作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
于构图上。


这幅‘金秋时节又逢君’作品,我们可
用英文字母‘V’的横卧形式来构图。其优点
是;聚以严谨而不塞,开以舒展而有势。


这幅‘一江春水’作品,是这几幅中的
最简单的一种构图,运用了两个半弧形状造
势,显得画面比较平和,稳当。


这幅‘秋江人家’作品,采用的是两个
弧对称,赶着斜对角势。优点是;山体起伏
雄强,力度感足,构图险种求稳。


这幅‘依山傍水’作品,我选了倾斜竖
‘Z’构图式,画面居中而不孤立,和周围呼
应。其益处是;画面满而透气,让人赏来自
然,舒心。


这幅‘峡江秋韵’作品,我还是运用了
大竖式‘Z’形构图法,左右两座山体起了一
个画面的支撑点,主要强调;扩展周边,中
间紧连。


这幅‘山里金秋’作品,运用了常见的
多个三角紧扣的构图形式,在天满地空的反
常规中取势,这种表现好处是; 险中求奇。


这幅 ‘携琴访友’作品,用横反‘Z’式构
图,主要突出画面均衡而避免对称,首尾还
能回旋呼应,让画眼放置在左下角,亦有四
两拨千斤之感。
这里简单的讲了几种常见的构图,其实
仅常见的 构图就有若干种,只要我们画的多
了就会熟能生巧。于是,构图的难题自然会
迎刃而解了。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