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重游六七年代曾经闻名全国的一个乡村——农业学大寨 2017-01-04 19:18先启科技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7-1-5 06:24:30     标题: 重游六七年代曾经闻名全国的一个乡村——农业学大寨 2017-01-04 19:18先启科技


至今仍收藏的儿时的连环画

农业学大寨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伟人的号召,威名响亮于全国。伴随着小编的童年,在连环画上,看到大寨的天是蓝色的,梯田是五彩的,农舍是规整的,标语是响亮的。现在,她却悄无声息地静默在我们的记忆中。。。。。。

大寨,其实是一个镇,但大寨村的名气远远大于它的上级乡镇,所以人们一提起大寨,就言大寨村。她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县城往12公里,当我驱车走在这里的时候,竟然有了近乡情更怯的感动。

一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直达昔阳县,一下高速口,就能看见巨大的绿色植物组成的“昔阳欢迎您”


昔阳县城,规整清洁

昔阳县城是以污染闻名的晋中各县城难以达到的干净和清新。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仍遗留着经典社会主义的痕迹,是六十年代意义下的社会主义的口号。


这样的表忠心的方式,曾经是亿万人民最熟悉的图腾


这个建筑物的色彩和质感都那么地似曾相识

在很早很早我还是个孩提时代,就在连环画上看到过这样的房子,层层窑洞式的窗户,那么的规整令人神往。

领袖的著名题词

同样也是经典的红旗+题词的图腾,曾经是我们作为儿童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随处可见的充满战斗精神的口号和标语

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在那个年代可以无代价地动员起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民,敢于同大自然搏斗,改变自己的生活。


魂回大寨的村党委书记陈永贵

一个普通的农民曾官至国务院副总理。有着敢于与天斗与地斗的勇气,有着极富号召力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沟渡槽


沟渡槽


沟渡槽

以一村之人力,能建造这样一个工程巨大的沟渡槽,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就是一群工具极其简陋的农民苦干出来的,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凝聚起来的力量,是办不到的。

村头的大喇叭,据说目前村里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大事小事,都会在喇叭里播放出来。


著名的野狼坡

这里,就是我梦寐以求想看见的,儿时的连环画上的美丽梯田。实际上,它比我儿时想象的小了很多,据说在一些季节里是像南方一样种植水稻,在土地贫瘠的山西地区,有这么一块能种植水稻的地方,称之为小江南,也不为过。

新大寨的新农业科技项目

大寨不仅存在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有着她的未来。

现在的大寨村,已经是一个旅游景点,她仍旧给了小编与众不同的感受,经典的社会主义模式确实创造了奇迹。那种强大凝聚力下所爆发出的能量至今也令我叹为观止。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7-1-5 06:25:28

本帖最后由 高山 于 2017-1-5 06:48 编辑

aozone 8小时前

特定条件下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致敬!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7-1-5 06:49:14


作者: 高山    时间: 2017-1-5 06:50:41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