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慈禧与光绪矛盾的根源:是否用独裁推行国家现代化 [打印本页]

作者: 浩宇    时间: 2017-1-14 10:46:14     标题: 慈禧与光绪矛盾的根源:是否用独裁推行国家现代化

 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政权的实际掌握者,以西太后的身份执政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期间不免与国家名义元首皇帝发生矛盾。其中,以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矛盾最为激烈,甚至发展为有流血牺牲的戊戌变法。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冲突看似权利之争,实则是他们对现代化看法的差异。日本学者加藤彻以开发独裁(developmental dictatorship)的视角解读了慈禧和光绪帝的矛盾。本文摘自:《西太后:大清帝国最后的光芒》,作者:加藤徹(日),译者:董顺擘。
  在当代中国,对光绪帝的评价很高。
  光绪帝四岁即位,三十八岁病死,在位三十四年,但是他亲政只有从十九岁到二十八岁的九年时间。余下的岁月就是西太后的“垂帘听政”、“训政”、“训教”。在九年的亲政期间,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和百日维新(1898年)两件大事。

  中日甲午战争时,光绪帝支持主战派,与对战争消极的西太后对立。战败后,光绪帝想要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榜样,坚决推行“维新”。但是,西太后停止了维新并幽禁了光绪帝。虽然说甲午战争和维新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光绪帝的“爱国心”与对近代化的热情,在当代中国的“爱国教育”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而西太后作为将中国沦为三等国的罪魁祸首而备受憎恨。
  这样的见解确实存在。但是,历史是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见解存在的。
  根据开发独裁史观,近代化失败的原因通常只有两个:外国的侵略和国内反动分子的妨碍。有观点认为,开发独裁这一路线本身在结构上的局限是导致失败的元凶,而这一观点在当代中国不受欢迎。将洋务运动受挫的原因,归咎于西太后这一反动势力,利于将大众的目光从开发独裁结构的局限性上移开。
  以前涉及西太后的论考,大都将西太后描绘成怪物,而她与光绪帝争执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她异常的权力欲望。但是,笔者认为,在西太后和光绪帝的对立中,还存在着更为根源性的东西。那就是硬性的开发独裁国家的宿命。
  因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觉醒的光绪帝认识到,如果不变革祖法,也就是国体本身,近代化就难以实现。在中国,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
  事实上,作为国家元首的光绪帝,被作为家长的西太后逼迫下台,并被幽禁。这一事件被称为戊戌政变。只要中国还继续是开发独裁的国家,西太后和光绪帝的对立,大概此后还会改变形式反复出现吧。在这个意义上,清末就是当代中国的小规模试验工厂。
  下面,以在当代中国的历史认识中不被允许的视角,来试着分析一下光绪帝和西太后的争执与对立。

影视剧中的慈禧与光绪

  载湉(光绪帝)于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在醇亲王的官邸。其父亲是醇亲王奕,母亲是西太后的妹妹。双亲的性格都很温和,但是或许因为与伯父恭亲王奕䜣和姨母西太后有血缘关系,所以他有时态度很坚决。脸型也是长脸,与双亲相比,长得更像伯父奕䜣。
  原本他应该继承他父亲,成为第二代醇亲王。但是,因堂(表)兄同治帝的病死,年仅四岁的他成了皇帝。
  光绪帝在五岁时师从翁同龢开始学习。少年时代的他,勤奋好学,掌握了帝王之学。
  西太后让光绪帝称自己为“亲爸爸”(亲生父亲),对其进行养育。实际上,西太后是养母,既不是“亲生父母”,也不是“父亲”。这是很奇妙的称呼,但这么称呼有她自己的根据。
  西太后让太监和宫女用一听就是男性称呼的“老佛爷”来称呼自己。这表示出的意思是,自己不只是皇太后,更是作为事实上的太上皇而君临天下。
  西太后耐心告诉年幼的光绪帝说,“因为你是我胞妹生的孩子,就跟我生的一样”,所以让他称呼自己“亲爸爸”。但是,如果真是自己的亲生孩子,没有必要特意冠以“亲”字。这一称呼反映出,自己的儿子同治帝去世后西太后扭曲的精神状态。

  光绪帝十一岁时,东太后去世。十四岁时,西太后通过“甲申易枢”实施独裁。其间,光绪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奕始终如忠犬一般服务于西太后。因此,西太后对光绪帝的印象也很好。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十五日,光绪帝十七岁了。西太后“撤帘归政”,也就是停止垂帘听政,将政权返还皇帝。但是,因群臣强烈的恳请,她决定“训政”至光绪帝十九岁。所谓训政,就是在西太后的教导下,由光绪帝亲政的意思,事实上是垂帘听政的继续。


作者: 浩宇    时间: 2017-1-14 10:49:12

孤狼 [吉林省网友]

人,应该有文化素养。什么是文化素养?首先是文史哲。没有素养,就不会尊重他人,更不会尊重祖先,尊重历史。日本政府不尊重历史,不承认历史,我们已经够厌恶了,难道我们谴责日本历史观的时候,我们也在扭曲历史?要真正了解历史,不要人云亦云,谈历史,10个历史学家,会有10种观点。对待历史,更不能意气用事,要客观,要实事求是。要真正了解历史,就要多读书,尤其是阅读原始资料,置身其中,冷静、客观去分析、思考,不能脱离了历史环境,更不能苛求古人,将我们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古人。你尊重父母吗?那好,古人有错、有罪,你可以声讨,批判,但是不要谩骂,更不能辱骂。多说一句,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要相互尊重,你不尊重别人,焉望别人尊重你?尤其是民族与宗教信仰。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