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诗词欣赏:名家品苏词 亮宝楼 2017-01-19 17:54 [打印本页]

作者: 冬雪    时间: 2017-1-20 06:55:25     标题: 诗词欣赏:名家品苏词 亮宝楼 2017-01-19 17:54


苏轼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林语堂说得最精彩:“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个厚道的法官,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大文豪,一个创意画家,一个酒仙,一个小丑,但这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
这样的苏轼,写出来的词自然也是不拘一格,有时信笔直书,便成为“曲子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词”,男女恋情、离愁别绪、吊古伤今、述幽咏怀、感叹时政,描绘山川景色、农村风光,以至谈论哲理等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统统融入词中。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国维之言:“东坡之词旷”,即说“旷达”是苏词的主要风格。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旷达词”。这首词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生动。

《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水殿风来暗香满”,孟昶与花蕊夫人纳凉的摩河池,简直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
刘熙载说:“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自是天仙化人之笔”,黄庭坚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
此词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唱。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绝倒。

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瓜葛。
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刻画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豪气干云,让我大滴口水。
陆游云:“试取东坡诸乐府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自东坡以浩瀚之气引之,遂开豪放一派”,苏轼因此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对此词也颇为得意,特令全体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大呼过瘾。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这样悲凉的词,竟真的是苏轼写的?当然没错,苏轼可以写“明月几时有”的豪迈旷达,也可以有“酒贱常愁客少”的苦闷和凄凉。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兄弟之情见于句读之间矣。这才是真实的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实在是描写杨花最美的词了。我们第一次知道,那无人怜惜的小花,竟像是庭院深深中的怨妇。苏轼的随意几笔,区区几字,就让我们仿佛听见了杨花的叹息,写意,太写意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
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但苏东坡的“和韵”却举重若轻,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轻松地超越了“原唱”。

《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在这首精彩的苏词前,任何评论都显得苍白无力。还是让名家说话吧,如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所云:“此等句法,使作者稍稍矜才使气,便流粗豪一派。妙能写景中人,用生出无限情思。”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阳春三月,苏轼前去沙湖道中遇雨,身边没带雨具,同行的人皆现狼狈,唯他“吟啸且徐行”。
看呐,苏轼先生,笑看世间云卷云舒,一根竹杖,一双芒鞋,一件蓑衣,就成了行走江湖的“三种兵器”!

《行香子·清夜无尘》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仕途不顺,多次想“几时归去,作个闲人”,盼望过那“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日子。可是,果真如了您心愿,我们今天还能读到如此美妙的词吗?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