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小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也会作诗,读来笑破肚皮,但霸气十足 葫芦斋主人 [打印本页]

作者: 白乙    时间: 2017-1-23 09:53:56     标题: “小和尚”出身的朱元璋,也会作诗,读来笑破肚皮,但霸气十足 葫芦斋主人



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其中不乏文学造诣颇深的帝王,但有些大老粗出身的开国皇帝,文化水平较差,但也能不免跟着附庸风雅、舞文弄墨,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就算是一个。
说起来朱皇帝,恐怕开国帝王出身最差的,祖上八辈都是穷人,小时候给地主放牛,做过小和尚,当过乞丐,后来干脆加入起义军,最后登上帝王宝座,开创了二百七十余年的大明王朝,简直是屌丝逆袭的励志典范。
当小和尚的时候,他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即便如此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有次蜡烛被老鼠咬坏,又被训斥一顿,心里有气,暗想你个菩萨连自己的殿宇都管不好,害得我挨骂,于是找来笔在佛像背后写下“发配三千里”五个大字。
可见这个小和尚,还是很有霸气的。
虽然没读过书,但在寺庙和起义军中自学了不少,所以并非大字不识,朱元璋在领导起义军和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写过不少诗。


有一次兵败跑到庐山破寺庙藏身,结果老和尚捧来化缘簿,上面有历代帝王捐银记录,朱元璋自是不爽,但转头一想,这分明是暗示自己也有帝王之相,立刻捐了银子,一高兴挥起笔来,在墙上题诗一首:
手握乾坤杀伐权,威名远震楚江西。 清风起处妖氛净,铁马鸣时夜月移。
有志驱胡安乱世,无心参司学禅机。 荫荫古木空留意,三笑长歌过虎溪。
老和尚不高兴了,这是佛门净地,于是让小和尚用水冲洗,朱元璋哈哈一笑,挥笔又写了一首: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全球。
眼观湖北三千界,势压江南十二州。 庐山美景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下面也是朱元璋写的诗:
仿黄巢《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无题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晨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骂文士
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粪叫呱呱。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咏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竿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钓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无题
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
无题
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登江苏金坛顾龙山
望西南隐隐神坛,独跨征车,信步登山。烟寺迂迂,云林郁郁,风竹珊珊。一尘不染,浮生九还,客中有僧舍三间,他日偷闲,花鸟娱情,山水相看。拂晓行军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朱元璋不但写过诗词,还写过春联,结果引人一阵发笑。


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某年春节,朱元璋微服出城,观赏笑乐,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因忙没有来得及贴春联。
朱元璋随即来了兴致,立即命人拿来纸笔,当场亲自为他编写一幅春联:
上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下联:一刀斩断是非根
其实这副对联挺形象的,而且霸气,只是未免不雅,众臣僚纷纷掩嘴暗笑。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