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聊齐白石》
徐(德亮):今天咱们聊白石门下大名鼎鼎的三位女弟子吧,先说郁风女士吧。年轻时的黄苗子、郁风与张大千、吕恩
徐:谁都知道郁达夫,他最后失踪是个谜,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失踪的。郁风
当然建国以后,可以讲他们夫妇在美术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真是美术界的活跃分子。只要美协有活动,必有郁风出席,而且还经常有胡絜青出席。她们这两位女士经常陪伴在白石老人左右,好像就跟包公出来就得有王朝、马汉,关公出来就得有关平、周仓,就好像这么个角色了。郁风作品
徐:郁风长得漂亮,画得如何?郁风作品
李:非常近,特别是郁风又担任美协这个职务,所以照顾白石老人也是她的本职工作。可惜她不在了,她要在,凭着她的记性、她的经历,那能写洋洋万言。这是关于郁风女士和她周边的事情,我就谈到这儿。老舍一家
李:她是1905年出生,2001年过世。我跟她可是接触得比较多。一个是我这岁数赶上了,再一个由于我们二十年前抢救曲艺,我跟我夫人孙燕华拍了一部13集的《胡同古韵》,其中就采访过老人家。她是在旗的,满族人。早年间的八旗子弟票友,他们怎么过排,怎么唱单弦八角鼓,这些她都比较熟悉,谈得比较仔细,在什么王府过排,都有谁谁谁的节目,她能够回顾这些历史。而且当时我们还要求,说:“胡老您能赏我们一段吗?”她还不好意思。我说不要紧,那就是留一段是一段,现在说起来是听一回少一回。老舍夫妇与齐白石先生
这里头可以讲,你说我活70多岁,见的我师爷的画够多了吧,但这里面95%以上我头一回看到!那上面题的上款不是老舍的就是他们夫妻俩的,再一看画那么精,那绝对是真迹,而且是绝品。为什么说是精品?就是这样的稿子,就这么一张,不像他画的虾似的,有的是,能找几百张。给老舍先生和胡絜青女士画的画,往往是只此一张,比如说《蛙声十里出山泉》等等。可以讲,在研究白石老人晚年历史的过程中间,不能不提到胡青跟老舍他们二位。当然老舍先生不画画,胡青女士那可是真下功夫,真是当回事儿干。就跟你德亮画画一样,当回事儿干,不是瞎画着玩。老舍夫妇
徐:他们说当年开“文代会”,老舍先生上午一把扇子,下午一把扇子。胡絜青作品
徐:咱们接着再往下谈,新凤霞女士。新凤霞
再往下就是香港著名的电影明星,现在还在世的夏梦女士。头年我们到上海去,跟她见了一面,就是祝贺她的艺术生涯大概是六十年。那真是,一种很纯洁的美,从不张扬,一丁点儿花边新闻没有,也不接受记者的什么采访,低调极了。我们在那儿看了一出戏,马玉琪先生演的《梅玉配》,在上海天蟾剧场。一听她到场了,全场热烈鼓掌。她现在一点儿都不显眼,当然上岁数了,戴了一副茶晶墨镜,但是当年真美。这是我能说的第二位。吴祖光、新凤霞
他带着新凤霞去的白石老人家,白石老人一见着新凤霞,当时就愣了,哎呀,人间竟有这等绝色女子!她这美是什么美呢?不是一种雕饰美、造作美。她演刘巧儿,那简直是家喻户晓,那在北京的胡同里面,哎哟,那简直是太受欢迎了!白石老人与新凤霞
徐:说是白石老人第一次看见她就目不转睛地看,旁边人提醒说,您别这么看人家,白石老人还不高兴了。说我就是爱看她,她美。新凤霞作画
新凤霞女士很荣幸,她赶上能够亲眼看,观摩白石老人画画。谁具体教她呢?她就得益于周围这些师兄们,比如说我父亲苦禅老人。我父亲跟吴祖光俩人是好朋友,所以新凤霞称我父亲叫“苦禅二哥”,我父亲称她挺亲切的,“凤霞”。她特客气,因为新凤霞过去学艺都是苦出身的,过去卖艺,那真是难。有时候演节目演得不好,不给钱就得了,还挨打。演那个堂会,真是有恶霸,一个女孩子,愣给她提了起来,提起脚来揣,她直捂着脸,说好歹别把我脸给踢坏了,我还能做艺,你说要是把脸踢坏了,我还能演戏吗?穷得很,没文化,纯粹是吴祖光当家庭教师教她认字,那吴祖光就是刘巧儿的赵振华,他教给她的文化。所以她特虚心,画画也是,逮着谁跟谁请教。新凤霞作品
徐:水平如何呢?新凤霞作品
李:真是女神。中华美学的最高的美就是朴素美,庄子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这就厉害了。“若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当年为了打间谍战,浓妆艳抹迷惑吴王,那时候美,不美怎么能把吴王的魂都勾走了。等后来完成间谍任务了,越王勾践复国了,范蠡一看,这小子,只能够共患难,待时间长了咱没好戏,咱俩趁早远走高飞吧!那时候肯定就不化妆了,是不是?那也美。那不美,范蠡也看不上。后来范蠡改名陶朱公,做买卖。据说到了渤海,一看这么多沙滩,都给改造成盐田了,调动旁边的难民、穷人都捞海盐,那盐就是钱,就致富了,致富之后把钱都分给大家,他这么积德。所以现在做买卖的供祖师爷叫陶朱公,这就另说一段了。
作者:李燕、徐德亮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