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怎么描述炎黄“阪泉之战”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在此通俗的翻译一下,大意是这样子的:在黄帝时代,神农氏族后代的影响力开始衰退,诸侯之间相互征战掠夺,残害百姓。而神农氏已经没有那个实力去征讨它们,所以黄帝操练士兵用武力,讨伐哪些不顺从不来朝贡的诸侯,所以各诸侯迫于武力,来归顺于他。在这些诸侯当中,蚩尤最为残暴,没人敢去讨伐他。而诸侯当中的炎帝也在进攻欺压其它部落,于是各路部落首领都归顺了黄帝。黄帝休养生息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种植五谷,安抚百姓,丈量四方的土地,教练熊、罴、辟邪、老虎等猛兽,于是与炎帝在阪泉一处荒野大战,经过三次大的混战,然后取得了胜利。
《史记》中的诸侯,指的是部落酋长首领。其中,黄帝和炎帝同属于少典族。因为《史记》把黄帝作为中原之主,当然要把炎帝轻描淡写,不过从其它史书还是有迹可循。
根据汉代贾谊《新书》记载:“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这里说炎帝与黄帝属于同母异父的兄弟,但是战于涿鹿之野存在争议。
另据,《国语》记载:“少典娶有蟜氏女,而生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少典是一个诸侯国名,也就是部族名称不是一个人名。《史记·五帝本纪》开篇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可见,炎帝与黄帝出自一个部落,那么同母异父,不是不可能。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