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蝶    时间: 2017-2-28 22:19:41     标题: 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分手信

                                                夜小天
2017-02-28 09:11


  志摩:
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话走了。我回国了,伦敦使我痛苦。我知道您一从柏林回来就会打火车站直接来我家的。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我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将我们两人都烧死的。

原谅我的怯懦,我还是个未成熟的少女,我不敢将自己一下子投进那危险的旋涡,引起亲友的误解和指责,社会的喧嚣与诽难,我还不具有抗争这一切的勇气和力量。我也还不能过早的失去父亲的宠爱和那由学校和艺术带给我的安宁生活。我降下了帆,拒绝大海的诱惑,逃避那浪涛的拍打……
我说过,看了太多的小说我已经不再惊异人生的遭遇。不过这是诳语,一个自大者的诳语。实际上,我很脆弱,脆弱得像一支暮夏的柳条,经不住什么风雨。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双眼睛。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
其实,在您陪着她来向我们辞行时,听说她要单身离你去德国,我就明白你们两人的关系起了变故。起因是什么我不明白,但不会和我无关。我真佩服幼仪的镇定自若,从容裕如的风度,做到这一点不是件易事,我就永远也做不到。她待我那么亲切,当然不是装假的,你们走后我哭了一个通宵,多半是为了她。志摩,我理解您对真正爱情幸福的追求,这原也无可厚非;我但恳求您理解我对幼仪悲苦的理解。她待您委实是好的,您说过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但获得了这种真切的情分,志摩,您已经大大有福了。尽管幼仪不记恨于我,但是我不愿意被理解为拆散你们的主要根源。她的出走使我不能再在伦敦居住下去。我要逃避,逃得远远的,逃回我的故乡,让那里浓荫如盖的棕榈、幽深的古宅来庇护我,庇护我这颗不安宁的心。
我不能等您回来后再做这个决定。那样,也许这个决定永远也无法做出了。我对爸爸说,我很想家,想故乡,想马上回国。他没问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一切都清楚,他了解我,他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同意了。正好他收到一封国内的来信,也有回国一次的意向,就这样,我们就离开了这留着我的眼泪多于微笑的雾都。
我不能明智如哪个摔破瓦盆头也不回的阿拉伯人,我是女人,总免不了拖泥带水,对“过去”要投去留恋的一瞥。我留下这一封最后的紫信——紫色,这个我喜欢的哀愁、忧郁、悲剧性的颜色,就是我们生命邂逅的象征吧。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吗?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吗?又真的奉还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吗?
我们还会重逢吗?还会继续那残断的梦吗?
我说不清。一切都交给那三个纺线的老婆子吧(注:这里指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她们的任务是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次序剪断生命之线),听任她们神秘的手将我们生命之线拉扯的怎样,也许,也许……只是,我不期待,不祈求。
徽徽

适之先生:
志摩刚刚离开我们,遗集事尚觉毫无头绪,为他的文件就有了些纠纷,真是不幸到万分,令人想着难过之极。
我觉得甚对不起您为我受了许多麻烦,又累了许多朋友也受了些许牵扰更是不应该。
事情已经如此,现在只得听之,不过我求您相信我不是个多疑的人,这一桩事的蹊跷曲折,全在叔华一开头便不痛快--便说瞎话--所致。

我这方面的事情很简单:
(一) 大半年前志摩和我谈到我们英国一段事,说到他的"康桥日记"仍存在,回(石夹)石时可找出给我看。如果我肯要,他要给我(因为他知道我留有他当时的旧信,他觉得可收藏在一起)。
(注:整三年前,他北来时,他向我诉说他订婚结婚经过,讲到小曼看到他的"雪池时代日记"不高兴极了,把它烧了的话,当时也说过。不过我尚存下我的"康桥日记"。)
(二)志摩死后,我对您说了这段话--还当着好几个人说的--在欧美同学会,奚若思成从渭南回来那天。
(三)十一月廿八日星期六晨,由您处拿到一堆日记簿(有满的一本,有几行的数本,皆中文,有小曼的两本,一大一小,后交叔华由您负责取回的)有两本英文日记,即所谓Cambridge日记者一本,乃从July 31 1921起。次本从Dec Lnd (同年)起始,至回国止者,又有一小本英文为志摩一九二五在意大利写的。此外几包晨副缅稿,两包晨副零张杂纸,空本子小相片,两把扇面,零零星星纸片,住址本。
(注:那天在您处仅留一小时,理诗刊稿子,无暇细看箱内零本,所以一起将箱带回细看,此箱内物是您放入的,我丝毫未动,我更知道此箱装的不是志摩平日原来的那些东西,而是在您将所有信件分人分类捡出后,单单将以上那些本子纸包子聚成这一箱的。)
(四)由您处取出日记箱后约三四日或四五日听到奚若说:公超在叔华处看到志摩的康桥日记,叔华预备约公超共同为志摩作传的。(注:据公超后来告我,叔华是在十一月廿六日开会(讨论悼志摩)的耶一晚上约他去看日记的。)
(五)追悼志摩的第二天(十二月七号)叔华来到我家向我要点志摩给我的信,由她编辑,成--种"志摩信札"之类的东西,我告诉她旧信全在天津,百分之九十为英文,怕一时拿不出来,拿出来也不能印,我告诉她我拿到有好几本日记,并请她看一遍大概是些什么,并告诉她,当时您有要交给大雨的意思,我有点儿不赞成。您竟然将全堆"日记类的东西"都交我,我又embarrassed却又不敢负您的那种trust--您要我看一遍编个目录--所以我看东西绝对的impersonal带上历史考据眼光。interesting only in事实的辗进变化忘却谁是谁。
最后我向她要公超所看到的志摩日记--我自然作为她不会说"没有"的可能说法,公超既已看到。(我说:听说你有志摩的康桥 日记在你处,可否让我看看等等。她停了一停说可以。)
我问她"你处有几本?两本么?"
她说两--本声音拖慢,说后极不高兴。
我问"两本是一对么? 未待答,是否与这两本(指我处康桥记两本)相同的封皮?"
她含乎应了些话,似乎说"是!不是,说不清"等,"似乎一本是--"现在我是绝对记不清这个答案(这句话待考)。因为当时问此话时,她的神色极不高兴,我大窘。
(六)我说要去她家取,她说她下午不在,我想同她回去,却未敢开口。
后约定星三(十二月九号)遣人到她处去取。
(七)星三九号晨十一时半,我自己去取,叔华不在家,留一信备给我的,信差带复我的。
此函您已看过,她说(原文):"昨归遍找志摩日记不得,后捡自己当年日记,乃知志摩交我乃三本:两小,一大,小者即在君处箱内,阅完放入的。大的一本(满写的)未阅完,想来在字画箱内(因友人物多,加意保全)因三四年中四方奔走,家中书物皆堆叠成山,甚少机缘重为整理,日间得闲当细捡一下,必可找出来阅。此两日内,人事烦扰,大约须此星期底才有空翻寻也。"
(注:这一篇信内有几处瞎说不必开论,即是"阅完放入","未阅完"两句亦有语病,既说志摩交她三本日记,何未"阅完放入"君处箱内。可见非志摩支出,乃从箱内取出阅,?quot;阅完放入",而有一本(?)未阅完而未放入。

此箱偏偏又是当日志摩曾寄存她处的一个箱子,曾被她私开过的(此句话志摩曾亲语我。他白叔华老大大处取田箱时,亦大喊
"我锁的,如何开了,这是我最要紧的文件箱,如何无锁,怪事
--"又"大奇怪,许多东西不见了missing,旁有思成LilianTailor及我三人。)
(八)我留字,请她务必找出借我一读。说那是个不幸事的留痕,我欲一读,想她可以原谅我。
(九)我觉得事情有些周折,气得通宵没有睡着,可是,我猜她推到"星期底"必是要抄留一份底子,故或需要时间(她许怕我以后不还她那日记)。我未想到她不给我。更想不到以后收到半册而这半册日记正巧断在刚要遇到我的前一两日。

(十)十二月十四日(星一)
half a book with l28 Pages received (dated from Nov.17,1920
ended with sentence "it was hadly planned.") 叔华送到我家来
我不在家,她留了一个note说怕我急,赶早送吹幕啊?br> (十一)事后知道里边有古(故)事,却也末胡猜,后奚若来说叔华跑到性仁家说她处有志摩日记(末说清几本)徽音要,她不想给(不愿意给的话,又说小曼日记两本她拿去也不想还等等,大家都替我生气,觉得叔华这样,实在有些古怪。
(十二)我到底全盘说给公超听了(也蹈?。公超看了日记说,本正是他那天(离十一月升八日最近的那星期)看到了的,不过当时末注意底下是如何,是否只是半册未注意到,她告诉他是两本,而他看到的只是一本,但他告诉您 (适之)"I refuse to be quoted。"底下事不必再讲了。
二十一年元旦


作者: 紫蝶    时间: 2017-2-28 22:20:38

因为现代诗的淡化,零零后的男女知道有志摩这个人就算不错了,九零后的青年男女或许了解他的一两首诗,七零八零后要知道的详细一点,总之“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让几代人拜叹。不知“沙扬拉拉”是不是他带回来的呢?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