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当年王立平先生为《红楼梦》谱曲几次三番感触悲痛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梅
时间:
2017-3-3 16:04:07
标题:
当年王立平先生为《红楼梦》谱曲几次三番感触悲痛
2017-03-03 01:15
近来的心情有些散,不知所云,不知所谓。除了日日碌碌不变的盲忙,还有依旧夜夜难眠的倦体。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是一部机器了,没有思考,没有自由。找了几册书来读,是80回之前的红楼梦。
关于此书,小时候也读过,也没多明白。可能书太深奥太经典,而儿时的我又太稚嫩阅历太浅吧。
当年王立平老先生为《红楼梦》谱曲为何几次三番感触悲痛不能自已
记得小时候读的时候,只觉得没什么好玩,至少没有像西游记那样有神仙鬼怪有孙悟空的精彩与好玩而念念不忘。而红楼梦当时给我的印象只是一个叫宝玉的男的和一大群已经记不清名字的女的整天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哦,还有动不动就一大段看不懂的诗词。
如今读来,满是感怀而触动。开始明白了当年王立平老先生为红楼梦谱曲时几次三番感触悲痛的写不下去,开始明白了红楼梦想要告诉人们的那些人那些事。。。
当年王立平先生当年已经是著名的作曲家,他的《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牧羊曲》、《飞吧,鸽子》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传唱在大江南北,享誉全国;为了创作《红楼梦》他把自己的成就一切归零,用三年多的时间好尽心血创作87版《红楼梦》的音乐,成为不可逾越的音乐巅峰作品。
在为《红楼梦》谱曲创作时不采用任何现成的音乐素材,要写成“十三不靠”,即不靠戏曲、不靠民歌、不靠说唱、不靠流行歌也不靠艺术歌曲等,要创造出一种专门属于红楼梦的音乐“方言”,而能演唱这样歌曲的名家、大家和专业歌手中没有现成的,只有走冒险自己来培养这条路。
喜欢《晴雯歌》的最多,说活脱脱个晴雯,就是她。还喜欢《枉凝眉》和开头那段音乐。大家再来感受下~
王立平可以用音乐把你‘’折磨‘’得痛哭流涕,死去活来,然后又让你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音乐的魅力,更是音乐家的魅力!
王立平的《红楼梦》音乐使曹雪芹的《红楼梦》锦上添花,使这部不朽的名著更加丰富、饱满,他必将和原著一同载入史册!必将成为中国音乐史一座丰碑!
推荐大家听一听《红楼梦》里的全部插曲。
如今已历人世沧桑的我,再次翻看它,却分明看到了太多以前绝没有知晓的东西。在表象上一个豪门望族的盛极而衰所影响到的所有相关人事的天差地别的命运转折之外,有一些从书里感悟来的浅见,比如,它对于青春的极其真实极其细腻的几近残酷的陈述,对于贫穷与富有的对比性深度反思,对于人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层所面临的不同精彩与苦难,对于精神束缚与解放,对于生命的沉沦与救赎,对于世间万事以至于天道的循环与轮回,对于命运的挣扎,反抗与无奈,对于人生的悲悯与无奈,对于生命的无常。。。
有些很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比如被误读却其实很真实很痴情的贾瑞以及年少有心机却极具管理能力的凤辣子丫头,被世俗体制所埋没的叛逆而又活的真实的宝玉,柔弱敏感又多才情的自卑的小女孩黛玉,表面很滑稽其实让人很心酸的刘姥姥,命运多舛而柔善的香菱,由寒门入豪门过的战战兢兢被逼死的秦可卿,家教很好,平淡而善终的李纨。。。太多太多。
而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梦,诚如此书,入梦,归梦,直到梦醒之时,方知世间一切皆如梦,空幻一场,生命中最最至为重要的,还是生命本身。
也或许,只有在梦里,才能随心所欲的作回自己,才能真实的活着,才能见自己想见的人,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我终于开始明白,为什么现实中的人会活的很累!
但还有不解的是,我是个一直活在梦里的人,为什么有时候偶尔还会感觉活的累?
或许众人皆在醉梦里,而我独醒。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