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中国元素日本制:匠人之国如何相承一脉? [打印本页]
作者: 甲丁 时间: 2017-3-7 06:04:41 标题: 中国元素日本制:匠人之国如何相承一脉?
这是与中国有着两千年玉帛一百载干戈的国家,喜新而又顽固,保守而又求新。
当中国文化传入日本,看匠人之国如何相承一脉。
代代迭新的家族技艺,一生坚守的执着匠心。
王鲁湘东游京都、奈良,由发源看发扬,从创造看再造,寻中国元素,看日本基因。
《文化大观园》三月特献,一连四集《中国元素日本制》。
日本与中国隔海相邻,几乎没人会否认,日本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虚心学习、满怀热忱,却又寻求自我、突破发展。两国间两千多年的交汇,既有笙歌玉帛,也有殺戮干戈,我们对这个性格复杂,而又关系敏感的国家一直保持着一种审慎的眼光。
2017年,王鲁湘再次来到日本,寻找当年那些由中国发源创造,却在日本匠人手中生根重塑的文化。
第一站 京都六兵卫窑
竹篱茅舍、石径柴门,村家稻田、小桥流水,有人说,中国人对于京都的执着恐怕更多缘于思古的幽情,来京都是为了作湖山一日主人,历唐宋百年过客。
在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清水寺,许多人在参拜过后,会顺着阶梯回头走,拐弯走进一条小岔路,路两旁是五光十色的店铺,卖着各式各样的京都特产。这之中最常见的是一种瓷器,被称为清水烧,又叫京烧。一些卖文玩的店主介绍,京烧中有着一个古老而又知名的家族,至今已经传承八代了。
公元1771年也就是大清乾隆的三十六年,一位来自大阪的青年农民在京都学徒出师,在我现在站的这样一个地方,也就是京都著名的五条坂置了一片地,搭了一个土窑,开始烧制当时普通日本人家常用的茶炊陶器。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开炉,窑火一烧就是246年。
提及匠人,又或家族传承,人们总是抱有这样的概念,百年如一的自我修行,又或以不变去应对世事万变。
但清水六兵卫家族的作品,却是在实实在在的剖白说,传承并非不变,而我一直在改变。
第二站 京都曜变天目(节目待播出)
天目是一种原产于中国宋代(公元960-1279 年) 的铁釉器。 它得名于山脉(天目山)在那里它第一次的生产,用它当翻译,非常恰当地意味着"天堂的眼睛"。 早期在历史上最好的天目碗是大规模燃烧木材的窑炉(柴窑)和有光泽的黑色釉与溪流的锈红色相融汇。在13 世纪,遣唐使将它带回日本。很快,它受到了幕府将军和武士以及狂热的茶从业人员的推崇。
如今,在京都,陶瓷艺术家鐮田幸二保持着天目传统的手工技艺,他的作品充满着神秘、能源和微光。
日本有很多四字熟语,像“一期一会”“会者定离”。其中有一个词,叫做“一生悬命”,一旦开始就拼命去努力,不惜性命的去追求极致,一生一世的将自己寄托在一件事上,用一生的时间去磨练技艺。镰田幸二就是这样的匠人。
第三站 奈良古梅园制(节目待播出)
制墨业是奈良传统产业的代表。无论是从它的产生,发展,还是现今的制造规模上来说、都是日本独一无二的。
天正年间,松井道珍创办古梅园,使奈良墨的声誉大振,奈良的制墨业也在这个时候发展成为一项民间产业,制墨所相继诞生,全国各地优秀的技术和工人也集结于奈良,造成了奈良制墨业一支独秀的局面。时至今日,奈良墨仍占据着全国90%的市场。
第四站 奈良博文堂制笔(节目待播出)
日本使用的毛笔,虽然最早是从朝鲜传入的,但是长毫的唐式笔据说则是由僧人空海从中国引进了技术后,让大和国今井的酒井名清川进行制造,并献给了当时的嵯峨天皇和皇太子。如果之前看了《文化大观园》刚刚播完的守拙-中国文房四宝·二月特献,不妨也来看看,日本的笔墨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比如像在湖州要120到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不同人来操作的制笔,在奈良,由一位匠人完成全部工序。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