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风格白玉龙形嵌宝佩
明代玉器继承了宋代和元代的艺术/工艺特点,造型粗犷,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明代社会的特点是国家始终处在内乱频频,内忧外患之中。但是承袭两宋特别是南宋以来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明代的商业非常发达,民间也因此变得富裕。明代玉器的发展变化也是与社会的变化相关联的,从总体上看,明代玉器渐趋脱离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精雕细琢装饰美的艺术风格。明代的皇家用玉都由御用监监制,而民间观玉、赏玉之风盛行,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中都开有玉肆,最著名的碾玉中心是苏州。同时,古玩商界为适应收藏、玩赏古玉器的社会风气,还大量制造了古色古香的伪赝古玉器。我们现今还能见到大量这一时期仿制的“古玉”,甚至连清代的乾隆皇帝也曾经被明代仿古玉欺骗。在现存古代玉器中,明代玉器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作品多为传世品,与唐至元代作品、清代作品混行于世,不易区别。本文据明代玉器的考古发掘、传世玉器的排比及明代工艺品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对明代玉器的分期、同材及制造工艺、品种、类别、纹饰、仿古情况及特点得出明确认识、总结出规律,对了解时代玉器的源起、制造和使用、识别传世作品是非常有益的。明代风格玉器
明代玉器有以下几个特点。明代风格玉地藏王菩萨像
从总体上看,明代装饰用线以宽而深的阴线为主,截面呈【v】字型,抛物线状,首尾均出峰。明代玉器的玉材主要使用质地细腻温润的和田玉。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了当时运玉材的盛况“凡玉由彼缠头面,或溯河舟,或驾驼,经浪入嘉峪,而至甘州与肃州,至则互市得兴,车入中华,卸萃燕京。玉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明代还通过海上贸易,得到了大量珍稀宝石,扩大了宝玉石制作的用料范围。明代玉器的纹饰和装饰手法,有丰富的动物图案龙、蟒、凤、狮、虎、鹿、羊、马、兔、猴、鹤、鹅、斗牛、飞鱼等;植物图案菊花、牡丹、荷花、葵花、兰花、石榴花、灵芝、山茶花等;盛行以图案为底纹或边饰万字、喜字、寿字、流云、朵云、波浪等。最具时代特色的有两种:一是深受文人画艺术的影响,在玉器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诗书画印艺术;二是符瑞吉祥的谐音题材大为流行,在玉器上比比皆是隐喻吉祥的纹饰。例如马背踞一猴寓意为“马上封侯”、 戟磬图案寓意为“吉庆”。明代玉器从器型上看,主要有玉礼器、装饰用玉、文房用品和日用器皿等。玉礼器主要有玉璧、玉圭;装饰用玉有玉带板、带钩、带扣、玉簪、鸡心佩、花片、方形玉牌等;文房用品有玉笔、笔架、玉砚、水洗等;日用器皿有玉盒、玉杯、玉壶、金托玉执壶等。明代宫廷用玉,多与金银宝石镶嵌工艺结合。这类器物金玉珠宝融为一体,有在玉饰件上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的;有金镶玉的带板;有金饰件上镶嵌红宝石、蓝宝石的;无不雍容华贵,珠光宝气,彰显了明代皇室贵族气派。明代风格白玉童子
明代玉器工艺的发展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明代风格龙形佩
明代玉器的主要分期特点明代风格龙形空心佩
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是一种阅读,收藏是一种财富,收藏是一种幸福。明朝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爱古玩者皆是有癖之人,对器物和器物背后的文化一往情深。艺术收藏品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栽体,它以数量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对古玩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不仅可以使人漫步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之中,而且还能使人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