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画谈微信公众号YSHT131
1. 成熟期:1944年——1957年玉垒浮云2 局部 陈滞冬
1949年,张大千到香港之后,何去何从,颇费斟酌。恰在此时,印度美术协会邀他去新德里办画展,他的老朋友罗家伦其时正任国民党政府派驻印度大使,于是他举家赴印,在大吉岭安居下来。说是安居,其实前后也不过在此地住了不到两年时间,二战过后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迫使张大千要作出更为长远的打算。华岳春晓 局部 陈滞冬
1944年以后,张大千的居住地由成都到上海,由香港到印度,由印度再到阿根廷、巴西,这十来年时间里,张大千不得不分出大量时间与精力来应付家事,但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尤其是山水画却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笔墨技法上,他不仅将明、清文人山水画水墨浅绛的作风发展成变化多端的水墨淡彩,更从宋、元人山水画中借来重彩画法,并与水墨淡彩结合在一起使用,令他这一时期的山水画面貌尤显丰富多彩;在构图原则上,他在明、清文人水墨山水画一丘一壑以少驭多的基础上,更吸取宋、元人全景山水千岩万壑气势宏阔的方法,使其山水画平添了一种气宇轩昂的气象。玉垒浮云1 局部 陈滞冬
这一时期张大千的重要作品多题云“仿某某人”或“拟某某人”,但若细加对照,则会发现与原作大相径庭,有许多是以宋、元时代某人的画法加以推衍、编排、想象而成为一种新的画法,甚至表现出一种与原作完全不同的意境与趣味。这一类的代表作有:1948年秋作《秋壑鸣泉》,题云仿北宋高克明;1949年作《江雨泊舟》,题云仿巨然;1949年作《夏山图》,题云仿巨然;1949年作《华阳仙馆图》,题云仿董源;1950年作《湖山清晓图》,题云仿刘道士;1950年作《江堤晚景》,题云仿董源等。华岳春晓 局部 陈滞冬
说到有张大千个人风格的水墨山水,其实很早就已经初露端倪。在张氏四十岁左右时,他就已经开始努力地寻找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山水画艺术语言。不过,这种努力常常被他大量的临仿之作所掩盖,以至于不少人往往认为他晚年以前都是从事临仿而完全没有创造。这一类山水画的代表作品,首推《蜀山秦树》,1939年张大千居青城山上清宫时,与黄君璧、张目寒同游剑门,途中张目寒过四十岁生日,归青城后,张大千画《蜀山秦树》图卷为贺。此卷前后分为六段,每段各有题跋,且长短不等,很可能是实地写生,如其“青龙寨”一段有跋语云:“廿八年四月初七日,从宁羌南还过此。目寒指诸峰谓予曰:剑锷指天,颇似黄山九龙潭上也。予与君璧各作草稿数幅。于此东南行,登山即西秦第一关。”玉垒春晓5 局部 陈滞冬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张大千从青城山移居成都昭觉寺,其间他曾往当时的西康省(现四川雅安地区)游历写生,深入到藏区。四川雅安地区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地形变化复杂,山势雄伟苍莽,自古以来,中国画家很少涉足这一带。张大千这次不避艰险的西游,很有可能暗藏着他想在山水画创作上有所作为的雄心。华岳春晓 局部 陈滞冬
不过,在他在国外生活稍定时候的山水画中,这一类具有他自己个人风格的水墨淡彩山水,仍不时可见,如1956年所作《资中八胜图》册,同年所作团扇六幅(剑门、瞿塘峡、青城天师洞、峨眉洗象池、嘉陵江明月峡、黄山始信峰)等,都堪为代表作。这些虽非写生所得但都是张大千非常熟悉的故国山川景物,在他的记忆中以更加鲜活的面目出现,令他的笔墨意境平添了一段幽幽的思绪,也令他的水墨淡彩山水画创作增加了简洁与优美。这一类型的山水画风格,一直保持到张大千晚年,乃至到后期泼墨泼彩山水画创作极其活跃的时期中,仍时时有水墨淡彩之作,不过愈到晚期,这类作品柔美幽婉的意味愈益淡化,渐渐增加的是苍莽浑茫与粗放疏狂。玉垒春晓 3 局部 陈滞冬
命运之神又一次将张大千推向了绝境。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