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毛主席最早的一首爱情诗是哪首?毛主席在战争中失去几位亲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华忠    时间: 2017-3-23 20:09:28     标题: 毛主席最早的一首爱情诗是哪首?毛主席在战争中失去几位亲人?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17-3-23 20:11 编辑

北京卫视                        
2017-03-23 17:46

      
1950年由长春市文工团集体创作的舞蹈《红绸舞》,从解放战争捷报频传到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当这种蓄积已久的喜悦心情通过《红绸舞》的形式释放出来后。一下就成为了那一代中国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但您或许不知道,通过这红绸舞,还引出了另外一段令人回味的故事。
在1958年1月的时候,毛主席在南宁会议上正式提出创办中央理论刊物的问题。后来,在中央酝酿创办刊物时,有关单位就发动大家一起起名,汇集上报。毛泽东主席从这些名字当中,圈定了《红旗》这一名字。
1983年的第13期的开头,有这么一个板块,就包含了毛泽东同志1958年为《红旗》书写的刊头的手稿。
毛主席当时为《红旗》题写刊头二十余幅,他给 《红旗》总编的信中说:“报头写了几张,请审核,如不能用,再试写。”他在题字旁还注有说明:“拟可用”“这种写法是从红绸舞来的,画红旗”。编辑部从中选了两字作为正式刊头,这就是至今仍为大家广为认知、众口称赞的“红旗”二字。
将“红旗”作为党中央机关刊物的名字,又在书写“红旗”二字的过程中,借鉴舞蹈元素。如此下足心思,可见毛泽东对红旗这个元素情有独钟。
红旗,对毛泽东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不妨试着从毛泽东的诗词中去寻找答案。
细检毛泽东诗词,令人惊喜地发现,“红旗”一词成为他诗词中最活跃、最富诗意的形象。在毛泽东诗词中,“旗”字出现了12 次,“红旗”出现了 9 次。
毛泽东如此对红旗情有独钟,显然,一定与中国革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追溯毛泽东和红旗的故事,还是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那个风云突变的1927年。
1927年,南昌起义时,当时起义部队仍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同时沿用了北伐时所用国民党陆军军旗。在南昌起义后不久,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但同时认为,共产党现在打的是“国民党左派”的旗子。于是,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依然高举着国民革命军旗帜。
此时,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毛泽东出于对革命形势的清醒认识,在八七会议召开之后不久,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给中共中央的信中郑重提出:“国民党的旗帜已是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帜才是人民的旗子。”
同年9月,中央政治局决定使用苏维埃的旗帜。而红旗,也由此第一次出现在了毛泽东的诗词当中。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部队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毛泽东提出秋收起义应该打出一面自己的旗帜,并责成工农革命军参谋长何长工具体负责。
根据何长工的回忆,他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见过苏联红军军旗的式样,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画出草图。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最后设计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图样。
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是颗黄灿灿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镶着镰刀和斧头,代表农民和工人;旗左边白色涵管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整个旗帜的含义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
就这样,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旗,成为中国共产党真正亮出的第一面正式旗帜。

军旗式样确定后,何长工立即组织缝制。当时,修水县城的数十名裁缝主动请缨,义务承担了军旗的缝制任务,布店老板无偿献出红布料。经过群众几天几夜的紧张赶制,100面崭新的军旗缝制完成,同时缝制了1000多块红领巾、红袖章,以备起义时用。
1927年9月9日凌晨,打出共产党旗帜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及所属第一、第四团在江西修水誓师起义,1927年9月9日,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在特务连的护卫下,在修水县城升起。紧随其后,第二、第三团分别在安源、铜鼓宣告起义。由毛泽东亲自组织和领导的秋收起义,自此在湘赣边界全面爆发。红色的军旗也成为秋收起义部队的重要标志。
眼见自己策划的这一从未有过的壮景,怎能不激起毛泽东的诗情呢?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写于起义开始之际。这期间,毛泽东很忙,却无比地兴奋;诚然,起义像“霹雳”那样惊世骇俗,那样暴烈,那样具有震撼力。而更令毛泽东兴奋的是,这次起义终于打出了共产党军队自己的旗帜,红旗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为了这支军队的化身。
在此后的戎马生涯中,毛泽东始终与红旗生死相依。远大的社会理想,九死一生的革命经历,使他对革命的红旗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在毛泽东诗词中,红旗不再是抽象意义上染成红色的旗帜,诗人赋予了红旗活的生命。
莎士比亚有一段名言:“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显出非常的气节。当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在险难面前,毛泽东又将用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去迎接挑战呢?
1927年的秋收起义像霹雳一样出现,也像霹雳一样从空中划过去了,几天时间,攻打长沙的三路秋收起义的队伍相继受挫。毛泽东说服大家,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指挥700多人马向山区转移,把红旗插到了井冈山上。
毛泽东后来曾多次对外国朋友谈到自己的亲身体会。他说:“1921年,中国成立了共产党,我就变成了共产党员了,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准备打仗。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武器,上山打游击”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建立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村根据地。正如毛泽的指出的:“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统帅,又是独领风骚的诗人。两者兼于一身,世所罕见。他常常一面指挥作战,一面作诗,也常常一面作诗,一面指挥作战。
1930年1月30日这天,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在毛泽东的感觉中,令人舒心的新春气息似乎已扑面而来。他忘不了由福建入江西赣南一路跋涉的情景,遂写成一首《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是典型的短歌小令,毛泽东这一时期写的小令,别具风采,别有神韵,也别开生面。在他的笔下,寒冬时节,一路是陡峭崎岖又窄又滑的山林小道。虽是艰苦异常,可走在前头的毛泽东,站在山顶极目一望,在竹木枝杈的掩映下,猎猎红旗若隐若现,旗下一队队官兵,伏身前行。好一幅壮美的行军图。
诗人的笔,与其是写行军,不如说是在展露作者良好而舒心的感觉。全词字韵清越铿锵,节奏朗朗上口,把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表现得如此轻松。
在赣南汇集在一起的红军第四、五、六军声势浩大起来。他们决定集中兵力攻打吉安,红四军奉命由藤田地区经水南,准备先夺取吉水,然后向吉安进军。行军途中,遭遇了南方罕见的风雪,毛泽东又作了这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写的依然是行军,又是一首小令,又是一幅壮美的行军图。一生喜欢白雪的毛泽东,第一次用诗笔写下了雪景,写下了与猎猎红旗交相辉映的雪景。“风卷红旗过大关”,更展现出一种开拓、舒展和从容的气度。透露出诗人那流动顺畅的感觉和此行必胜的豪情。
两首词,描绘出中国的光明前景。
毛泽东似乎有意要把自己的这种感觉,这种情绪,流播于军营,在1930年2月间把这两首词抄给了陈毅,还同朱德一起探讨过。两首词在红军里传开后,有的人还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如梦令·元旦》就是谢觉哉1956年在一篇题为《关于红军的几首词和歌》的文章中首先披露,发表在《中学生》杂志上面。红军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1930年6月,以朱德为军团长、毛泽东为政委的红一军团在福建汀州成立下辖四个军,近万名官兵。两个月后,以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的红一方面军在湖南浏阳成立,下辖林彪和彭德怀率领的两个军团,近4万名官兵。赣西南苏区连成了一片,扩展到几十个县境。从此转战赣南、闽西,逐步开辟了一大片根据地,即后来的中央苏区。中国革命,开始走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来的低谷。
1930年底,国民党军队集中10万兵力,由当时的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兼任海陆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开始对根据地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略。是红军在江西创建根据地以来遭受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大敌当前,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提出:“撒开两手,诱敌深入,待机歼敌”的作战方针,11月1日,红一方面军总部下达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敌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红军主力随即由袁水流域东渡赣江,接着又向根据地中部退却,以便依靠有利条件,寻找战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11月5日,国民党军队开始向袁水流域推进。12月6日,国民党部队向根据地中心地区进攻,但找不到红军主力决战。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小布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为大会写了一副反映当时战略思想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 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 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会上,毛泽东以这副对联为题,生动的向全体指战员及在场的人民群众解释红军的战略战术思想,分析了敌必败,我必胜的条件,大大增强了苏区军民反“围剿”的决心和取胜的信心。
12月28日,鲁涤平命令所属各师向红军发动总攻击,一向骄横的第一纵队司令兼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立即出动,向龙岗推进。龙岗群山环抱,中间是狭长的盆地,是红军设伏的好场所。12月29日晚8时,毛泽东、朱德乘张师刚进占龙岗,孤军深入,立足未稳之机,便下达攻击命令。1930年12月30日凌晨,龙岗一带下起了小雨,大雾弥漫。毛泽东对朱德说:“总司令你看,真是天助我也!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敌兵,今天,我们乘晨雾全歼顽敌啊!”张辉瓒部突然遭到预先在这里设伏的红军居高临下的猛烈袭击,激战8个小时,全歼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部)和两个旅,近一万人。活捉了张辉瓒。毛泽东后来回忆说:“一人一马也没让逃掉。”
第一次反“围剿”就这样快捷利索的胜利结束了。毛泽东以十分兴奋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词篇《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他的前半阙是: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不过,蒋介石很快就为这首词的下阕送来了素材。1931年2月,蒋介石派军政部长何应钦为海陆空军总司令兼任南昌行营主任指挥20万人马,布成从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构成东西800里的弧形阵线,他们吸取了上次“长驱直入”遭致失败的教训,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向中央苏区推进,气势汹汹。毛泽东便有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下阕: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词向来便于抒情,而不长于记事。这首《渔家傲》却是典型的用兵纪实,语言直白。最后这一句“不周山下红旗乱”,显然是毛泽东以从容的时间和心态来咀嚼这场战争时,改写出来的句子。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个叫共工的人,敢于挑战权威,同当时的颛顼zhuān xū争夺帝位,不惜以自己的头颅,去碰撞不周山,结果,折绝了天柱地维,使山河改变了形貌,日月星辰也换了位置,于是,旧的秩序被破坏了,新的秩序出现了。
在毛泽东看来,共工并没有死,他是胜利的英雄。眼前的手拿红旗的红军,不正是以“天兵怒气冲霄汉”的英雄气概,进行着一场针对强大旧秩序的伟大挑战吗?
此时,在毛泽东看来,红旗是革命的象征,是力量的象征,是胜利的象征;红旗在手就能增添无穷无尽的力量,红旗所指就能打败敌人,战胜困难,获得胜利。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现代的“共工”们打的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不但胜利了,而且胜利得依然是那样的干脆利索。毛泽东采用的依然是调动敌兵打伏击的老办法。红军在江西吉安东固一带,秘密埋伏了25天,在5月16日那天,出其不意地对来犯之敌发起攻击,歼灭敌人一个师。接着,转入反攻,由西向东横扫700里,16天中打了5个大胜仗,歼敌3万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
第二次大“围剿”失败后,蒋介石曾在南昌召开高级军事会议,气急败坏地大骂部属无能,以至痛哭失声。毛泽东满怀喜悦,吟写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词章《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蒋介石第二次大围剿的失败,为毛泽东的反第二次大“围剿”词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首词气势雄伟,又轻松愉悦,充满着胜利的豪情和喜悦,把景与情,点与面,局部与全面,战争与词章完美的结合在一次,具有史诗的特点,是以诗证史,以诗述史的典范。

在毛泽东诗词中,红旗与战斗、战争、战场往往同时出现,红旗几乎飘扬在工农红军的每一步行程之中,作为一个文学意象,不但指天空飘扬的红旗,更是战场上挥舞的战旗。
不过,有这么一首词,他出现在工农红军的生死转折之时,但却在战斗之外,有一种云游诗人的游记一般,到底是什么呢?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红军陕甘支队跨越甘肃和宁夏交界的六盘山。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翻过这座山,就可以进入陕北了。可以想象,毛泽东伫立在六盘山山顶那一刻,有着多么复杂而强烈的感受。望着晴空下随风飘扬的红旗,毛泽东目穷千里,心潮澎湃,激情满怀,不禁吟道:“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正是这首气吞山河的《长征谣》,后来经毛泽东先后8次修改,成为他诗词中的得意之作——《清平乐·六盘山》。
红军翻越六盘山的当晚,红军总部机关和毛泽东就宿营在彭阳县河阳洼村。毛泽东住在村民张有仁家的窑洞里,在闪烁的油灯下,毛泽东趴在小炕桌前记下了山巅上吟颂的《长征谣》。此歌谣一出,即在红军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广为流传,并于1942年8月1日在《淮海报》副刊上全文刊登。
1949年8月1日,上海《解放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由毛泽东作过删改的诗词,使用的词牌便是《清平乐》,内容便是今天人们所读到的: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在词中,没有写长征途中的艰苦卓绝,没有写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没有写红军与国民党反动军队浴血奋战的悲壮,好像这首诗的主人公不是在进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远征,而是一个诗人的游记。
你看:天高云淡,征人北去,大雁南飞,六盘山直插云霄,眼前的红旗在西风里自由舒卷,战士们欢呼雀跃,分明就是一幅放马天山的画卷。在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毛泽东为什么要回头去“望断南飞雁”?也许,他在怀念那些倒在途中的烈士。也许,他还牵挂着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同志和战友,也许,他期待着依然在长征途中奋力前行的另外几支红军主力部队。也许,他是在回顾这一年中跋涉过的山山水水。也许,他只是掰着指头计算着行军的里程。
不管是哪种假设,“望断”二字都透露着太厚太重的情意。把往南追望的目光收回来,眼前却是一派令人振奋的情景。猎猎红旗在西风中漫卷飞舞。一种胸有成竹的胜利豪情油然而生。仿佛已经有万丈长缨在手,捆住那凶恶的敌人,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1928年秋到1936年春这段戎马倥偬的岁月里,“红旗”一词成为毛泽东诗中最活跃、最富诗意的形象,我们之前和您提到过,毛泽东的诗词中“旗”字共提到过12次,而在1928到1936年这段时间,旗出现的次数就有7次,除了我们刚才和您提到的那些诗句,此外还有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秋)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关于这些诗句,毛泽东生前曾经谈起,说他在战争年代的诗是在“马背上哼成”的。在马背上构思,在马背上吟唱,在马背上抒怀,作为率领千军万马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眼前出现的,或是行军途中的战旗猎猎,或是群众集会上的红旗飘飘,“红旗”更多的是偏写实风格,象征了工农红军,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但这,并不是毛泽东诗中“红旗”的全部意向。
1949,在中国大地上,一部曲折起伏、大气磅礴的史诗,顺理成章地演奏出它的动人高潮。

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等协商座谈会。会上,毛泽东拿着一幅五星红旗的图案说道:这个图案表现我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红旗,似满天红霞,五星,金光灿灿,这些当年出现在秋收起义红旗上的元素,此时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革命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后,在经过“风卷红旗过大关”“壁上红旗飘落照”“万水千山只等闲”“百万雄师过大江”后,毛泽东终于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
从秋收起义的军旗,到中国天安门前的国旗,仿佛再一次诉说着人间正道的真理,诉说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气象、任人宰割的历史,在中国,永远结束了。
但诗人毛泽东和红旗之间的故事,还在继续。
1959年6月25日黄昏,一辆灰色苏制吉姆车徐徐开进韶山冲。毛泽东,这位韶山人民的儿子,在共和国成立的第10个年头,回到了他的故里,湖南韶山冲。这是他自1927年走上井冈山之后,第一次返乡,已经整整三十二年了。韶山这片土地和整个中国一样,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人民的追求和奋斗,才使山河旧貌换了新颜。

回乡的第二天早晨,韶山还没有醒来,他就踏着小路,来到了父母的坟前,献上一束苍翠的松枝,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虔诚地说了一句: “前人辛苦,后人享福。”当毛泽东上山扫墓归来时,“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了这宁静的山村。毛泽东不停地招手,并不断高喊“人民万岁”,人民簇拥着他走到学校大门口,一名少先队员从自己脖子上解下红领巾,踮起脚要给毛泽东系上。
毛泽东一边微微弯下腰,一边说:“你真把红领巾送给我啦。那我就把红领巾带回北京去了。”说完,他直起身,对大家说:“你们看,我现在又年轻了,又变成少先队员了。”风趣的语言引得大家开怀大笑。
刹那间,著名摄影师侯波按下了快门。于是,一张被诗人臧克家称之为“仿佛能听见笑声”的照片,诞生了。
夜深了,经过两天的紧张活动,送走最后一拨客人的毛泽东,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可是,深夜时分的毛泽东,依然沉浸在陶醉之中。他在房里踱步,在室外凝思。
三十二年的风烟岁月,三十二年的故园情思,三十二年的乡亲面容,三十二年的家乡巨变,如何不让毛泽东思绪联翩。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七律·到韶山》,毛泽东最早起的题目叫《归故里》。当年,怀着“改造中国和世界”这一理想离开家乡的毛泽东,有着鲜明的爱憎。“黑手”代表着恶势力压迫,“红旗”昭示着反压迫斗争、前赴后继的人民牺牲精神和今天的光明新天。
哪里有“霸主鞭”,哪里就会有“农奴戟”,哪里有“黑手”,哪里就会有“红旗。

回首毛泽东的革命历程,他先后有六位亲人,堂妹毛泽建,妻子杨开慧,小弟毛泽覃,大弟毛泽民,侄儿毛楚雄,儿子毛岸英,均为革命事业身死刑场或血洒疆场。





妻子杨开慧就义时,曾留下了两句遗言,一句是“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一句是“我死后,不作俗人之举。”就是说她不需要一般人那样,办任何葬礼仪式。令人惋惜的是,毛泽东和杨开慧从相识相恋,到共同生活在一起,长达十多个年头,充满传奇色彩,但却连一张夫妻的生前合影,都未能保存到今天。
1957年春节,毛泽东收到了杨开慧好友李淑一的来信。李淑一些信向毛泽东祝贺生日,并把她1933年听说丈夫柳直荀牺牲的消息后,和泪填写的《菩萨蛮·惊梦》词,送请毛泽东指正。
1957年春节,毛泽东收到了杨开慧好友李淑一的来信,并请求毛泽东抄写曾赠给杨开慧的诗词——《虞美人·枕上》。读完这饱含忧伤的来信,记忆的闸门徐徐打开,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又浮现在毛泽东的眼前。
1920年冬,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1921年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毛泽东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工作,同年春夏之间,毛泽东到洞庭湖沿岸开展社会调查,写下了这首《虞美人·枕上》赠给留在长沙的杨开慧: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首爱情诗。杨开慧曾向在长沙福湘女中读书时的同学和密友李淑一谈起毛泽东的人品和他们爱情的秘密,还让李淑一看了毛泽东题赠的《虞美人·枕上》的手稿。

毛泽东给李淑一复信说:“大作读毕感慨不已。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后来,毛泽东将《游仙》词改题为《蝶恋花·答李淑一》。
想必是斟酌了许久,1957年1月收到来信,4个多月后的5月11日,毛泽东终于大笔挥就那首经典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和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诗词中的“柳”是指李淑一的丈夫——革命烈士柳直荀,而“骄杨”正是指“杨开慧”。毛泽东遥想亡妻杨开慧的忠魂飞向九重天的月宫,吴刚奉上美酒,嫦娥为其献舞。如此浪漫的月宫情景正是毛泽东对杨开慧爱的咏叹。
在这里,毛泽东将“杨”字圈掉,特意在前面加了一个“骄”,正是赞美杨开慧“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随着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怀念之情越来越浓,1961年,他终于手书了李淑一求赠的这首《虞美人·枕上》,这就是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唯一的毛泽东的手书《虞美人·枕上》的手迹,上面留下的几处墨点,恰似诗人洒下的点点泪痕。

在毛泽东的心里,红旗象征革命,他更明白,革命就意味着流血牺牲,毛泽东对于“红旗”,总是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许,是因为这被英雄鲜血染红的旗帜,能表达他对这些亲人的思念吧。
在毛泽东诗词中,红旗是引导革命的旗帜,是革命激情 与英雄主义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在井冈山的艰苦岁月里,还是在长征的艰难险阻中,毛泽东对革命前途始终没有丧失信心。
在诗人笔下没有倒下的红旗,即使西风肆意“,霸主鞭”挥来,红旗始终高扬,不断向前。
“风卷红旗过大关”中的红旗是一面披坚执锐、战无不胜的红旗,“红旗漫卷西风”中的红旗是一面历尽艰险、傲然挺立的红旗,“风展红旗如画”中的红旗是一面迎风招展、欢呼胜利的红旗。红旗飘过巍巍井冈,茫茫乌蒙,绵绵六盘,浩浩中国,一曲曲艰难困苦与诗意盎然的“红旗颂”,注入了诗人缔造红旗、护卫红旗的生死之情。
所以,在革命成败的生死关头,他提议打出第一面红旗,在国家成立的辉煌时刻,他升起第一面红旗,在国家机关杂志创刊的时候,他用红旗为他命名,在新中国接待外宾的重要场合,他用红旗轿车迎来送往。
红旗二字,不仅在战争年代体现出一种士气、一种感召力、一种战斗精神,在今天,它同样传达出一种情怀、一种信念、一种气贯长虹的力量。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