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驿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曾是京畿地区地位最为重要的驿站,因位于鸡鸣山下,故名鸡鸣驿。鸡鸣驿
鸡鸣驿所处的驿路,也就是它旁边110国道的前身,早在先秦时代就以“上谷干道”闻名于世,此后历代王朝都把它作为东经居庸去燕(现北京周边)、冀(河北一带),西到大同、新疆,南通飞狐(河北蔚县南)、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长城关隘之一),北达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俄罗斯的必经之路。鸡鸣驿
地处当时的鸡鸣驿,在担负军、民驿站的同时,也成为商家发聚之地。鸡鸣驿
据驿城里很多现存的碑刻记载,该驿在最繁华时仅当铺就有6家之多,同时还有商号9家、油铺4家及茶馆、车马店等等,然而年华流走,这里只剩下一些散落的民居。鸡鸣驿
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通车,邮传部增加怀来至张家口220里铁路邮程;1913年,北洋政府“裁汰驿站,开办邮政”,宣布撤销全国驿站,鸡鸣驿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鸡鸣驿
这座古城已经被人们遗忘整整一百多年了,几乎没人知道这座古驿城当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何等重要。鸡鸣驿
鸡鸣驿古城呈正方形,东西长约467米,南北宽达463米,周长2330米。城墙表层是砖砌的,里层是夯土。墙体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四周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鸡鸣驿
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外有烟墩。鸡鸣驿
城内的儒释道庙宇和驿站其他建筑,不少仍保存完好。鸡鸣驿
如今城里有300户人家,多为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则住在城外的新村。鸡鸣驿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农历七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及光绪皇帝在御林军护卫下仓惶西逃,曾在鸡鸣驿贺二少家的贺家大院下榻留宿。鸡鸣驿
贺家大院原为明代指挥署大院,被鸡鸣驿城里有名的财主贺家兄弟买下后改名为贺家大院。鸡鸣驿
贺家大院共有连环院五进,全都是雕龙画凤的砖瓦房。是夜,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住宿在第二进院内,慈禧住在正庭北屋东间,光绪皇帝住在东厢房,随从文武官员和妃子各有住宿地点。鸡鸣驿
至今院中的山墙上还留有刻砖“鸿禧接福”4个楷书大字,据说是慈禧太后赐下的。鸡鸣驿
走近鸡鸣驿城墙,一种厚重的沧桑悄悄袭来,古老的城墙任几百年风雨冲刷留下斑驳印迹,备受风雨侵蚀的青砖追忆着前朝的繁荣,古老的驿道诉说着昨天的往事。鸡鸣驿
各家院内的猪圈鸡栏、成堆的玉米棒子,让我们看到鸡鸣驿的大部分村民依然从事着种植、畜养的劳作生活。鸡鸣驿
近年来这里独特的风貌受到电影界的青睐《血战台儿庄》、《血战长城》、《大决战》、《国土无双》、《蓝色的花》、《超级女谍》、《大潮600天》等影片先后在古城拍摄,鸡鸣驿成了一座电影城。鸡鸣驿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