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这20种中国老手艺,也许快消失了 2017-03-30 23:58 [打印本页]

作者: 志和    时间: 2017-3-31 22:13:18     标题: 这20种中国老手艺,也许快消失了 2017-03-30 23:58

小时候,爷爷会编竹篮、酿白酒,奶奶会磨豆腐、绣布鞋……   今天的我们,双手除了拿筷子和打字,还有啥技能不?
  《手艺与禅心:寻找中国匠人之旅》的作者,正是抱着这样的念头,走访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镇和乡村,寻找那些所剩无几的手艺人。
  她听他们讲故事,看他们用手做出一件件精美的器物,然后被深深打动。
  
  想要了解中国有哪些最好的匠人和最美的手艺,这本书不可错过。
  收录了20种传统手工艺,建水陶、越窑瓷、核雕、旗袍、缂丝、玉雕、瓷胎竹编、团扇、紫砂……
  听22位地道的手工匠人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其中既有年轻的继承者,也有干了一辈子的老师傅。
  正是因为有这些手艺人,那些珍贵而美好的技艺,才能在这个飞奔向前的时代里继续流传。
  下面,是我们从书中选出来的一些手艺。
  手艺:旗袍制作
  手艺人:褚宏生
  
  褚宏生是上海年纪最大、资历最深的裁缝,人称“海派旗袍的活字典”。他曾给民国时期的名媛们做旗袍,如影星胡蝶、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记者陈香梅等。
  

男装也考究地绣上金龙

  旗袍是目前最能代表中国特色的传统女性服装。制作一件旗袍,需要测量36个数据。更会用上各种传统的刺绣手法,绣金、绣银、滚边,一道工序花上一两天都很常见。仅是缝制一件普通的旗袍,也需要花上一周的时间。
  
  褚老先生说:“机器踩出来的衣服硬梆梆的,体现不出女性柔美的气质,人手才能缝出圆润的感觉。”
  手艺:核雕
  手艺人:谢才元、钟秀琴夫妇
  
  舟山核雕是汉族微型雕刻工艺之一。在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上雕刻,有辟邪之用,或作文人清玩。明朝人《核舟记》一文,生动活泼地描写了明代巧匠的核雕工艺。
  
  谢才元和钟秀琴从事核雕已经40余年,一路走来颇似拿着刻刀的“神雕侠侣”。
  
  雕刻时需将果核抵在一块木板上操作,最细的刀,直径还不到1豪米。
  一颗成品的微雕需要雕刻数万刀,一刀不对,就功亏一篑。
  手艺:瓷胎竹编
  手艺人:谭代明 张德明
  
  竹编,是中国传统手艺中最为古老的一种。但瓷胎竹编的竹子,细如发丝,工艺非常复杂,也曾是皇族专享。随着市场的变化,这门工艺曾一度衰落得厉害。
  
  谭代明是瓷胎竹编的非遗继承人,她一直耐住寂寞,坚持钻研,可惜十年都没有找到传承人。
  故事中的另一位手艺人张德明,则积极与国际品牌合作,将这门手艺推向大众。
  
  以往编竹人追求的是花纹精巧和全部覆盖瓷器,而今则迎合现代设计的需求,讲究留有存在空间,突出竹与瓷本身的质感。
  手艺:乌铜走银
  手艺人:袁昆林
  
  “走”字是乌铜走银的精髓。白亮的银流动在乌黑的铜之上,似生命的流动。这个工艺最早出现在清代雍正年间的云南。民国时期,乌铜走银的墨盒特别受追捧,一个月的定量就有3000-5000件。
  
  袁昆林的祖父曾在昆明的银铺里当学徒,后来就把这门手艺带回了他所在的天城门村。
  
  在凿刻好的铜片上,将熔化的白银填充纹路,形成银色的图案
  乌铜走银的工艺比一般铜银工艺复杂得多,除了独门的冶炼乌铜配方和走银技术,更需要全面掌握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和微雕等技术。
  手艺:团扇制作
  手艺人:李晶
  
  团扇,就是圆月形的扇子,又称宫扇、合欢扇等等。
  扇子有长圆、梅花、六角等形状;扇面有丝绸、绢等,工艺有苏绣、缂丝、金银镶嵌等;扇柄有木、竹、骨等。一把团扇,太多学问。
  


作者: 志和    时间: 2017-3-31 22:14:35

 “85后”男生李晶,本是对戏曲感兴趣,后来发现旦角用到的各种饰品、团扇都超级惊艳,就开始走上制扇之路。   
  从一开始修补旧扇,到后来慢慢尝试自己的设计,到现在,他已经江湖人称“团扇男神”了。
  手艺:建水陶器
  手艺人:吴白雨
  
  建水陶与宜兴陶、钦州陶、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关于建水陶的精美,季羡林曾写过:“(锅)外表看上去像宜兴紫砂,上面雕刻着花卉书法,古香古色……简直可以成为案头清供,与商鼎周彝斗艳争辉。”
  
  先雕镂图案,然后再填色泥
  建水陶取材于建水的陶土,天然有红、白、黄、青、褐五色,经过比配烧制,成品也有多种颜色。最有趣的是在无釉半成品上进行书画、雕刻,然后填入各色泥土,反复填压,使泥土与原胚上充分粘合后再烧制,最后就形成了各种花纹。
  
  吴白雨是云南大学的教授,研究和烧造建水陶器多年。他希望能恢复云南地方的青花烧造技艺,同时对年轻人报以厚望:要亲手做陶,走向民间,在生活中体会到制陶的快乐。
  手艺:缂丝
  手艺人:王玉祥
  

销往日本的缂丝作品

  “缂(kè)丝”是一种非常精美的丝织工艺,被称作“丝中圣品”,一度只是王宫贵族专享。最早的缂丝实物,可以追溯到汉魏时期,因为工艺繁复,主要用于装饰品。到清代时,多用于服饰,以龙袍为主。
  
  王玉祥是南通“本缂丝”的传承人,祖上曾经担任过扬州织造。他和苏州的王金山被日本手工业界称作中国当代缂丝界的“二王”。
  
  他要求家里的子女都参与到缂丝工艺的学习中来,因为这是“家里的事”。他也相信,在这些作品中沉淀的中国传统审美永不会过时。
  
  看完本书将最终明白,手艺人追求的,是专心致志,是自得其乐,是甘于寂寞,最终沉淀而超然物外。
  如果不是他们,有些技艺可能早已消失不见。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