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红杏出墙来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因访友不遇而扫兴,又因一园春色而得兴,短短的28字,却写得如此荡气回肠、跌宕起伏,所以才会成为一首被千古吟唱的传世佳作。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秋夜无声
叶绍翁干过南宋和几任小官后,一直隐居在钱塘西湖边,写首以自娱。除了上面的那首《游园不值》,还有一首诗也入选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第9课以及人教版初中语文,诗名《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首虽明写儿童夜挑促织,其实是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叶绍翁本姓李,祖籍浦城,只是由于家境原因,后来才过继给龙泉叶家的。往上捣几代,他们也是官宦之家,他的爷爷李颖士是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来因为站错队被贬这民。从此,老李家就家业中衰,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龙泉叶姓为子的,所以,内心的苦寂,是一辈子也抒发不完的。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谁是谁的知己,谁是谁的红颜
上面是把好诗用邪用歪了的,还有把黄诗色诗当成无边风景来引用的尴尬,比如这句“一树梨花压海棠”,看着是美美的景色,其实描写的是一对老夫少妻的新婚之夜的床弟之欢的。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苏东坡知道此事后,就写了一首来调侃他的老朋友: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看看,这么美的“一树梨花压海棠”,竟是白发老翁戏红颜,这让单身狗们情何堪啊?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人生何处不海棠
其实,能做苏东坡的朋友,也不是一般人,张先当然也不是。别看张老师都八十八岁了,还有如此战斗力,这与他的职业演练是分不开的——张老先生也是中国文史上有名的“骚客”。云破月来花弄影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一丛花·伤高怀远几时穷】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千秋岁·数声鶗鴂】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一个“心有千千结”的小老头,能干出“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好事,是不足为奇的。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凝残月。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