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霞——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
新凤霞(1927.1.26~1998.4.12):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生于苏州,人贩入津。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她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另一方面,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徒弟和义女,也深得老人真传。新凤霞曾这样说—— 小时候,人们都叫我小女儿,高兴了叫大女儿,反正是个不值钱的女儿……有一天早晨,突然从外面飞进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地满屋飞,最后落在窗台上不走了。我的大伯父便对我父亲说:“这可是只喜鸟、福鸟哇!常言说:出门见喜飞来凤,凤是鸟中王。”接着便说,“给小女儿起个名,就叫‘凤’吧。”就这样随便一说,全家人都管我叫“凤”了。里里外外也便都这么叫,我总算有了个名字。这也是后来取名时抱定不能少“凤”的缘故吧。
新凤霞
13岁时,小凤开始拜师学评剧。因为跟姐姐学过京剧,有基础,学戏快。很快上台演习了。这回师父认真地说:“你应该起个艺名了。”师姐师妹中叫霞的名字最多,什么新红霞、新艳霞、新翠霞……师傅讲到,天上的光就是霞,于是小凤决定叫霞字了。后来小凤把自己小名“凤”的来历给师傅讲了。师傅脱口而出:“新凤霞!对了,这个名字好!新凤霞。”从此,新凤霞这个艺名代替了我的本名、学名。并曾张榜在“评剧皇后”的位置上。——新凤霞姐妹情小白玉霜—情谊笃厚
新凤霞和小白玉霜
1943年3月,新凤霞在河东天宝戏院首演白派代表剧目《潇湘夜雨》,小白玉霜与她并不在一个戏班,唯恐新凤霞演出不熟练,便专程从南市庆云戏院赶往河东给新凤霞把场,使新凤霞的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新凤霞和小白玉霜
1957年,新凤霞的爱人吴祖光受到了错误处理,并被流放外地改造。新凤霞被迫搬到了单位去住,单位给她安排了一间阴冷的小屋。后来新凤霞因居室潮湿患了关节炎,当时新凤霞属于监管批判对象,谁也不敢接近她。小白玉霜发现新凤霞经常在院子里晒被子,便到她的居室看了看,既震惊又难过,便不顾众人非议,找到单位领导据理力争,终于给新凤霞调换了一处条件较好的住处。严凤英
我俩睡在一张床上。共同从旧社会过来的女艺人有共同的苦难经历,话一开头,就像流不完的小溪。我们俩抢着话说,不让“盖口”。她讲从小流浪卖艺在南京受侮辱、受迫害的艰苦岁月。我讲从小被卖、挨打,为了吃饱闯荡江湖。《天仙配》——严凤英
《刘巧儿》——新凤霞
那时,上海一位评论家把我们称为“南北双凤”——南凤就是凤英,北凤指我。我们俩的名字都正好有个凤字。我开玩笑说:“凤英,咱俩也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呀!”她笑得开心极了。三八妇女节那天,我被邀去看电视连续剧《严凤英》。当我看到严凤英死去盖上那块白被罩,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失声痛哭不止。一辈子
我想念你啊,凤英!——新凤霞
吴祖光
老舍先生介绍两人相识,进而交谈。“他跟我有缘。”新凤霞认定。果不其然,因为《刘巧儿》,新凤霞成了名角。而吴祖光应约,为《新观察》杂志采访于她。两人相谈甚欢,吴祖光称赞新凤霞的直爽,并称稿写出后,请她看看,以作修改。此时的新凤霞,却非常难为情——“我不认字,看不下来……”新凤霞与吴祖光
全国青联代表大会召开,指定新凤霞发言。新凤霞实在为难,第一时间想到吴祖光。电话中,她请吴祖光来家细谈。一个说,一个记,口传心授,吴祖光指导着新凤霞……新凤霞鼓足勇气,面对吴祖光说道吴祖光在运动中被打成右派,他去了北大荒之后,新凤霞就搬进了集体宿舍。文化部的一位领导把她招去时,说只要她同丈夫离婚,就可继续她正值巅峰的演艺事业。她却说:“王宝钏等薛平贵等了十八载,那么我可以等祖光二十八载。祖光是好人,我等他。”就是这样一句话,新凤霞成了评剧院内定的右派。她白天挨批斗,晚上唱戏,从舞台上下来,就要去刷马桶。她心里委屈,对吴祖光无比思念。老舍就劝她多给祖光写信。她给吴祖光寄东西,写了很多的信,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告诉他,他也写厚厚的信给她,书信成了他们唯一的安慰。
——我想跟你……说句心里话行吗?”
——说吧!
——我想跟你结婚,你愿意不愿意?
新凤霞与吴祖光
好容易等了三年,把吴祖光从北大荒等回来,还没有喘息的机会,接着的“文革”,又扰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吴祖光再次被揪了出来,新凤霞也一起受到牵连。在被痛打批斗中,新凤霞半身瘫痪,再也不能登台唱戏了。当所有风云散尽,迎接他们的是已衰老的容颜,和她残疾的身体。吴祖光鼓励她绘画,并在他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上题字。新凤霞在他的帮助下,终于重拾生活的乐趣。在丈夫给她的书房里,二十多年,她完成了几千幅花鸟画和十几本回忆录。可有一天,新凤霞突然病故。她的离去,让吴祖光无法相信,此后,他一直住在她的书房里,到死也没有离开。新凤霞与吴祖光
挚爱的舞台新凤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新派艺术在众多的评剧流派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成为了评剧革新的代表。这得益于她在戏曲艺术上的天分和颖悟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更得益于她对新社会的热爱而焕发出的艺术创作力。评剧电影《花为媒》新凤霞饰张五可
推陈出新的传统评剧《花为媒》是新派艺术的经典之作。新凤霞以纯熟的演唱技巧,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塑造了青春美丽富有个性的少女——张五可的艺术形象,从而将新派艺术推向了高峰。这出剧目拍成电影在全国包括香港地区、东南亚各国放映后,新派艺术又一次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全国各地的评剧女演员纷纷向新凤霞拜师学艺,评剧新派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扬与传播。评剧《刘巧儿》新凤霞饰刘巧儿
《刘巧儿》是新凤霞青年时代主演的一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剧目。在这出戏中,新凤霞成功地塑造了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并创造了有其自己特点的评剧疙瘩腔唱法。《刘巧儿》公演及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在全国掀起了学唱刘巧儿的热潮,人们通过《刘巧儿》了解了评剧,通过《刘巧儿》知道了新凤霞,新凤霞的名字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新凤霞演唱艺术从此确立并得到广大评剧观众的喜爱。在《刘巧儿》的创作过程中,新凤霞得到了许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帮助,新凤霞和这些同志愉快合作,首开了戏曲工作者与新文艺工作者联手创作的先河,为戏曲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做出了示范。评剧《杨三姐告状》新凤霞饰杨三姐
《杨三姐告状》是评剧的代表剧目。这出诞生于上世纪初,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好戏,历经近百年而魅力不减,盛演不衰,至今仍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杨三姐告状》是评剧奠基人成兆才根据1918年发生在河北唐山滦县的一件真实案件创作的。滦县冯家狗庄的富家子弟高占英与其嫂通奸,谋害了妻子杨二姐。年仅16岁的杨三姐为替姐姐报仇,经过上县赴省艰难曲折地告状,最终打赢了官司。1919年,成兆才创作了《杨三姐告状》后,很快被各戏班演出,成为评剧的看家戏。新凤霞从14岁挑班唱戏,就演过这出戏。成兆才原作是60多场次的连台本,有些情节带有迷信色彩,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停演。新凤霞与齐白石
齐白石送给新凤霞和吴祖光一枚印章,上面刻着“霞光万道锐气千条”,其中“霞”和“光”就是指新凤霞和吴祖光两人的名字。《红叶秋蝉》
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因病逝世。近于当年国内形势,新凤霞和吴祖光都没能去与齐白石告别,更没能去给齐白石送葬。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