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老镜头:七十年代的农村供销社,买东西要有票,售货员都是正式工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06:00     标题: 老镜头:七十年代的农村供销社,买东西要有票,售货员都是正式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前,农村没有超市,但是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供销合作社。这是完完全全计划经济的产物,供销社的门头上,都有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06:21

当时的供销社,主要经销日用百货、服装鞋帽、毛巾手帕、书本文具、搪瓷铝制品、糕点烟酒、副食杂货等等。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07:22

几乎所有供销社的门头,都会有“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其实,那个年代很难保障。供销社的里面,都是青砖铺地,打扫的干干净净。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08:28

供销社里的广告牌,都是这种风格,好像全国统一制作的。没有花花绿绿,都是简单实用。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09:23

那个年代,没有计算机,更没有手机。算账,完全靠算盘。在供销社上班,练习算盘子是基本功,算盘拨拉的又快又准。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10:09

那个年代,供销社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不过,逛供销社,就像现在逛超市一样,很多时候,就是去过过眼瘾,聊聊天。看到喜欢的东西,兜里没钱,只能咽着口水离去。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11:15

那时候买东西,不是你想买多少就能买的。很多东西,买的时候不是花钱,而是要有票:粮票、布票、烟票、酒票、火柴票、肉票、点心票、糖票,诸如此类等等。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12:23

当年的售货员,不是一般人能当的。一般都是关系户,还有一些上上下下的知识青年。那时候的售货员,都是正式工,个个都很牛。虽然门头上写着为人民服务,但是有的售货员的态度一点都不好。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13:35

别问人家凭什么牛,因为她们收入高。风不着、雨不着、晒不着,每月拿24元的工资。当时,一般工人一个月也就几块十几块钱。


作者: 清梦    时间: 2017-5-20 10:14:41

当时,民间有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这些,都是人们羡慕的好工作。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