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仙即筱凤仙,本籍河南,原姓张,十六岁入京师乐部,工皮簧,善酬应,丰肌玉貌,笑颊生涡。但也有更可靠的资料显示,小凤仙本名张凤云,原藉湖北黄陂(历史小说家高阳即持此说),其父经商,家境富裕,但因交友不慎,受到拖累而破产。光绪年间,张家流寓湘地,小凤仙被卖为奴婢,不久又沦落风尘,辗转至上海加入乐籍,后北上淘金而住京都。也有人说她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是清末的武官,落职后生活潦倒不堪,居然将女儿卖到青楼。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小凤仙(1900年8月-1954年),小凤仙的幼年,生活在一个日趋贫困,后母对她很冷漠的家庭中。
梅同志:我现在东北统计局出收部张建中处做保姆工作,如不弃时,赐晤一谈,是为至盼。梅兰芳当然记得小凤仙的芳名,后者曾捧过他的场,当时跟她在一起的就是那位玉树临风的蔡锷将军。看罢纸条,梅兰芳立刻让秘书许姬传出面约见小凤仙。
“你的生活问题,我跟交际处商量一下,人民政府一定会照顾你的。”梅兰芳宴请了小凤仙,离别时还送给她一笔钱。梅兰芳回北京后,又收到小凤仙来信,感激他古道热肠,慷慨援手,并告知她的近况:
“我觉得靠劳动吃饭最光荣。东北解放时,我进被服厂工作,以后一直在做保姆。”
蒙交际处李处长介绍,在东北人民政府机关学校当保健员。……我的前途光明,是经梅同志之援助,始有今天。有道是“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小凤仙若非沦落到如此地步,又怎会现身人前,求取援助?俱往矣,那一段英雄美女情,那一场风花雪月事,留给后人许多谈资,也留下不少感慨:“只有悲剧才能给爱情镀金。”这条人间法则从未失效,蔡锷和小凤仙又何能例外!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