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聊聊素食的前世今生 2017-06-18 15:53 [打印本页]

作者: 如云    时间: 2017-6-18 18:15:31     标题: 聊聊素食的前世今生 2017-06-18 15:53

远古时期 人类大都是吃素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因为钻木取火没有得到普及,生肉带有大量的寄生虫和病菌,吃肉对当时的人危害极大。《韩非子·五蠹》记载,“伤害腹胃,民多疾病”,墨子也说:“古之氏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他认为在人类学会加工食物之前,只吃素食。
夏商时期 下层人只能食素
随着火的使用以及烹饪调料的采集,肉成为公认的美食并成为阶级社会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美食。《礼记·王制》中说:“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牛羊作为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只有贵族才能吃到牛羊肉,而普通人和奴隶只能食野菜等素食。
对于吃素的一些人来说,吃肉的人是招人恨的。在《诗经》中的《魏风·伐檀》说:“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huán 小貉)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是对那些不劳而获者的责问,不劳动还天天大鱼大肉。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要去给鲁庄公出谋划策,隔壁邻居老王看不下去了,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那是人家吃肉的人想的事,你一个吃素的瞎掺合什么?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就说了,那些人粗俗只知道吃肉,懂得什么呀。
在那个时代吃肉与吃素只是奴隶社会身份区别的标志之一。吃素者不是不想吃肉,只是身份不够。所以知道当时人为什么那么嫉恨商纣王了吧,谁让他天天酒池肉林,这不就是深夜放毒拉仇恨呢。

▲ 武王伐纣:因不满吃不上肉商军奴隶临阵倒戈▲
春秋战国 食素是斋戒需要
武王灭商纣之后为避免重蹈覆辙,便在一些日子斋戒,修养心性,初一到十五吃素遂成为习俗。《礼记·坊记》:“齐(斋)戒以事鬼神。”当时祭祀鬼神、祖先要先数日要沐浴、更衣、独寝、戒酒、素食。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素食观念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那种认为中国素食起源于佛教的说法是不对的。

▲ 周人斋戒前要食素 ▲
食素 与宗教纵横交织
素食 佛教
其实早先的佛教也并不要求一定食素,昔释迦牟尼与他的弟子都是每天早晨沿门托钵,接受其信徒们的供奉,寺院内并不开伙,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遇荤吃荤,遇素吃素。
使食素成为一项国民运动,让佛教食素要推历史上有名的佛教徒--南朝梁武帝萧衍了。作为一名笃信佛教的皇帝他在位时数次出家,每次都要群臣捐钱将其赎回。而且他还下诏令《断酒肉文》,引诸经,申明饮酒食肉诸恶,最终以皇权强制僧人禁断了酒肉。
虽说中国的素食和佛教没有本质上的关联,不过,佛教在推广素食和创造素食菜肴方面的成就,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 虔诚佛教徒、严格的素食主义者--梁武帝 ▲
佛教对中国素食文化影响巨大,但还有一种本土文化比佛教更早就以身作则践行素食理念了,那就是起源于本土的道教。
素食 道教
素食清淡的风格与道教清净淡泊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道教讲究修身养性,最高境界是长生不老、化羽成仙。传说中的那些神仙基本上都是食素的,比如活了七百岁的彭祖,“常食桂芝”。还有个叫赤将子轝的,专吃百花,每天嘴里百花齐放,嚼完了怕噎着,就着点露水喝。明清时期出版的《西游记》描写延年益寿的补品也都是素食。比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和镇元大仙的人参果。

▲ 素食盛宴:蟠桃大会 ▲
素食 基督
说起素食与宗教,其实在西方的宗教中起先也是食素的。在《圣经》创世纪篇中上帝将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树上有结核的果子全赐给亚当夏娃当作肉吃。这说明当时人只食蔬菜和水果,而在大洪水之后,上帝将地上走兽、空中飞鸟、海里一切的鱼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亚当夏娃的食物。西方人认为大洪水之后人类开始食肉,现在重新吃素是重获伊甸园时代。

▲ 伊甸园 ▲
近现代 素食基于环保与健康
在清代中国传统素食主义达到登峰造极地位,而之后在现代受过良好教育的新素食者们不为了单一的宗教信仰而食素,他们更关心动物的权利、在意自身的健康,为全球暖化而担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唤起公众意识的觉醒。

在素食的历史长河中,从远古时期的被动食素,奴隶时期的贫民食素,汉代素食食材的增加,到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素食与佛教、道教的交织发展,宋代专业化素食产品出现,再到清朝素食主义形成各种流派和理论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素食也已经从沧海变成桑田。
在这里不对食素者与食肉者进行评价,素食没有什么不好食肉也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应该理解食物的本质,懂得感恩食物食之有道,食之有节,食之有心


远古时期 人类大都是吃素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因为钻木取火没有得到普及,生肉带有大量的寄生虫和病菌,吃肉对当时的人危害极大。《韩非子·五蠹》记载,“伤害腹胃,民多疾病”,墨子也说:“古之氏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他认为在人类学会加工食物之前,只吃素食。
夏商时期 下层人只能食素
随着火的使用以及烹饪调料的采集,肉成为公认的美食并成为阶级社会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美食。《礼记·王制》中说:“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牛羊作为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只有贵族才能吃到牛羊肉,而普通人和奴隶只能食野菜等素食。
对于吃素的一些人来说,吃肉的人是招人恨的。在《诗经》中的《魏风·伐檀》说:“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huán 小貉)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是对那些不劳而获者的责问,不劳动还天天大鱼大肉。
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要去给鲁庄公出谋划策,隔壁邻居老王看不下去了,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那是人家吃肉的人想的事,你一个吃素的瞎掺合什么?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就说了,那些人粗俗只知道吃肉,懂得什么呀。
在那个时代吃肉与吃素只是奴隶社会身份区别的标志之一。吃素者不是不想吃肉,只是身份不够。所以知道当时人为什么那么嫉恨商纣王了吧,谁让他天天酒池肉林,这不就是深夜放毒拉仇恨呢。

▲ 武王伐纣:因不满吃不上肉商军奴隶临阵倒戈▲
春秋战国 食素是斋戒需要
武王灭商纣之后为避免重蹈覆辙,便在一些日子斋戒,修养心性,初一到十五吃素遂成为习俗。《礼记·坊记》:“齐(斋)戒以事鬼神。”当时祭祀鬼神、祖先要先数日要沐浴、更衣、独寝、戒酒、素食。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素食观念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那种认为中国素食起源于佛教的说法是不对的。

▲ 周人斋戒前要食素 ▲
食素 与宗教纵横交织
素食 佛教
其实早先的佛教也并不要求一定食素,昔释迦牟尼与他的弟子都是每天早晨沿门托钵,接受其信徒们的供奉,寺院内并不开伙,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遇荤吃荤,遇素吃素。
使食素成为一项国民运动,让佛教食素要推历史上有名的佛教徒--南朝梁武帝萧衍了。作为一名笃信佛教的皇帝他在位时数次出家,每次都要群臣捐钱将其赎回。而且他还下诏令《断酒肉文》,引诸经,申明饮酒食肉诸恶,最终以皇权强制僧人禁断了酒肉。
虽说中国的素食和佛教没有本质上的关联,不过,佛教在推广素食和创造素食菜肴方面的成就,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 虔诚佛教徒、严格的素食主义者--梁武帝 ▲
佛教对中国素食文化影响巨大,但还有一种本土文化比佛教更早就以身作则践行素食理念了,那就是起源于本土的道教。
素食 道教
素食清淡的风格与道教清净淡泊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道教讲究修身养性,最高境界是长生不老、化羽成仙。传说中的那些神仙基本上都是食素的,比如活了七百岁的彭祖,“常食桂芝”。还有个叫赤将子轝的,专吃百花,每天嘴里百花齐放,嚼完了怕噎着,就着点露水喝。明清时期出版的《西游记》描写延年益寿的补品也都是素食。比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和镇元大仙的人参果。

▲ 素食盛宴:蟠桃大会 ▲
素食 基督
说起素食与宗教,其实在西方的宗教中起先也是食素的。在《圣经》创世纪篇中上帝将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树上有结核的果子全赐给亚当夏娃当作肉吃。这说明当时人只食蔬菜和水果,而在大洪水之后,上帝将地上走兽、空中飞鸟、海里一切的鱼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亚当夏娃的食物。西方人认为大洪水之后人类开始食肉,现在重新吃素是重获伊甸园时代。

▲ 伊甸园 ▲
近现代 素食基于环保与健康
在清代中国传统素食主义达到登峰造极地位,而之后在现代受过良好教育的新素食者们不为了单一的宗教信仰而食素,他们更关心动物的权利、在意自身的健康,为全球暖化而担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唤起公众意识的觉醒。

在素食的历史长河中,从远古时期的被动食素,奴隶时期的贫民食素,汉代素食食材的增加,到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素食与佛教、道教的交织发展,宋代专业化素食产品出现,再到清朝素食主义形成各种流派和理论达到登峰造极地步,素食也已经从沧海变成桑田。
在这里不对食素者与食肉者进行评价,素食没有什么不好食肉也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们应该理解食物的本质,懂得感恩食物食之有道,食之有节,食之有心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